人形機器人爆火巨頭涌入千億賽道
【深圳商報訊】(記者邱清月)2024年確立為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元年”。近日,以Figure、Agility、智元、宇樹、樂聚、優必選等為代表的全球優秀機器人主機廠商已陸續開始出貨或加速出貨。
12月26日,廣汽集團在2024年中國機器人網年會現場發布其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新品——GoMate。也有消息稱人工智能巨頭OpenAI正考慮打造自己的人形機器人。從9月下旬至今,人形機器人概念指數累計上漲近80%。南京化纖累計暴漲373%,埃夫特、三豐智能漲超200%,板塊內20余只個股期間股價已翻倍。12月26日,人形機器人概念大漲,天奇股份、瑞芯微等多只個股漲停。
近日,Figure機器人CEO在X平臺宣布,Figur02機器人正式交付客戶并創收;智元機器人官方微信視頻號發布更新視頻,宣布其多款人形機器人已實現客戶工廠部署,今年累計出貨將達到962臺。
Agility、宇樹、樂聚、優必選等國內外主要整機廠商均通過其官方外宣渠道宣布了其產品出貨情況,紛紛迎來商業化。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數量將達到2000臺以上,正式迎來商業化元年,目前主流廠商在手訂單累計已超過1萬臺,預計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將達到1萬-2萬臺,2025年成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
近年來,機器人產業迎來密集發展期。特斯拉率先宣布研發人形機器人,隨后英偉達、谷歌等廠商紛紛跟進。國內廠商中,華為于2024年11月在深圳與16家合作伙伴簽約,推動具身智能應用落地;近期字節、美團、小米、螞蟻、百度等也紛紛在不同公開渠道表示推動具身大模型的場景落地或直接從事機器人的研發。車企方面,比亞迪近日公開招聘機器人工程師,長安、小鵬、江淮等車企以及寧德時代、匯川技術、恒立液壓、三花智控、拓普集團等龍頭制造業企業均在不同渠道公開表示布局機器人產業。
據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布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到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7.6億元;到2029年,該市場規模有望擴大至750億元,占據全球市場的32.7%;到2035年,這一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至3000億元。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空間廣闊,未來或達到萬億市場空間。業內預計當人形機器人年產量達到1000萬臺時,售價2萬美元,對應市場空間可以達到2000億美元,擁有超萬億人民幣的市場空間。
華安證券分析師張志邦認為,可投資價值量高且有技術壁壘的人形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環節。2025年人形機器人行業進入量產階段,獲得頭部廠商定點和技術認可的企業有望取得超額表現。可結合產業鏈進度投資價值量高且有技術壁壘的關鍵零部件,如執行器、靈巧手、行星滾柱絲杠、六維力傳感器等。此外可前瞻布局靈巧手、觸覺皮膚和peek輕量化材料有技術進步可能性的環節。同時,也有機構認為,整機方面可以關注優必選、景業智能等;靈巧手代表標的兆威機電、鳴志電器等;傳感器可選安培龍、柯力傳感、華依科技、東華測試等。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