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原院長黃世忠:強化融資排放信息披露,推動金融機構綠色轉型

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原院長黃世忠:強化融資排放信息披露,推動金融機構綠色轉型

新火種    2024-12-26

12月6日,由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支持、綠色金融60人論壇(GF60)主辦、上海金司南金融研究院承辦,以“探索綠色可持續發展新機遇 助力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建設”為主題的2024第三屆綠色金融北外灘論壇在上海虹口舉行。

全國人大代表、GF60專家委員、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原院長黃世忠以“強化融資排放信息披露,推動金融機構綠色轉型”為題發表主題演講,闡釋了融資排放信息披露對于推動金融機構綠色轉型的戰略意義。

全國人大代表、GF60專家委員、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原院長 黃世忠

黃世忠認為,當前全球向近零排放型經濟轉型已成共識,這一背景下,企業、金融機構信息披露正進入“雙報告時代”:傳統的財務報告(FR)在投資信貸決策、受托責任評價、經濟利益分配方面仍發揮著其不能替代的作用,但存在忽略外部性的重大缺陷;能夠更好反映外部性,旨在反映企業的可持續風險和機遇及經濟、社會和環境影響的可持續發展報告(SR),正成為全球經濟體對公眾企業信披的新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企業在境內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類報告的比例不高,統計顯示,A股上市公司ESG報告發布比例過去幾年穩步提升,但最新的2023年這一比例僅41.14%,遠低于香港上市內資股的94.86%。近年我國對此亦加大重視程度,包括中國證監會、財政部等監管部門,正抓緊研究制定氣候相關披露準則。

在黃世忠看來,“雙報告時代”的碳信息披露任重道遠,他以上市銀行為例,主要存在四個突出問題:一是選擇性披露,報喜不報憂現象比較普遍;二是范圍1的核算范圍和范圍2排放因子差異巨大,可比性低,范圍4披露可信度不高;三是溫室氣體的核算和報告標準差異較大;四是大部分銀行未說明如何根據氣候風險調整信貸資產組合。

黃世忠認為,當前融資排放信息披露在數據可獲得性、數據可靠性、數據及時性、數據透明性和數據相關性等方面存在挑戰,很多金融機構在等待碳核算金融聯盟(PCAF)等第三方機構對融資排放不同信息來源的質量分類。對此,黃世忠提出六點建議:

一是盡快制定適合我國實際的融資排放核算和報告標準,且在方法論方面盡可能與PCAF等保持一致;二是借鑒碳信息披露(CDP)環境信息平臺做法建立跨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庫,方便金融機構推算貸款或投資客戶的融資排放;三是借鑒PCAF經驗對融資排放標注數據來源,并對數據質量分類;四是鼓勵金融機構提供融資排放信息披露獨立鑒證報告,增強可信度防止“漂綠”行為;五是強化對金融機構董監高以及其他管理人員的能力建設;六是降低已披露融資排放信息金融機構的資本金要求。

本次論壇由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碳核算金融聯盟(PCAF)提供專業支持,中外企業家聯合會、亞洲金融合作聯盟、上海氣候周、堅持企業家俱樂部作為合作伙伴。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