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金融創新實踐!這家國有大行官宣發布
AI大模型的應用在產業端加快落地,已有商業銀行通過自有大模型賦能金融業務創新。
近日,郵儲銀行召開數字金融大會,發布了包括大模型、手機銀行10.0、企業架構白皮書、數據資產白皮書四項數字金融成果,全面展示了其在數字化轉型的最新進展,為業界提供了一個具有參考價值的樣本。
頗具亮點的是,此次大會上郵儲銀行首次公布了其自有大模型——“郵智”,作為一款具有“全面能力構建、全棧自主可控、全域場景賦能”三大特色的大模型,“郵智”具有靈活高效的架構體系,實現了算力、數據和算法的自主可控。這也標志著銀行業AI應用邁入了新的階段。
銀行落地大模型,賦能全場景業務提升
隨著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快速迭代和應用,AI大模型與處于數字化轉型階段的金融行業具有高度契合。一些具有敏銳嗅覺的商業銀行已在率先布局AI大模型,并用于自身業務的提質增效。
在此次數字金融大會上,郵儲銀行發布的“郵智”大模型,標志著該行在人工智能領域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不同于金融業傳統IT建設和應用,“郵智”構建了一個面向業務場景的全面智能解決方案,體現了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的深層價值。
從技術架構來看,郵儲銀行發布的“郵智”大模型展現出業內少有的“自主可控”特征。據該行有關人員介紹,“郵智”大模型具有靈活高效的架構體系,實現了算力、數據和算法的自主可控;千卡規模的信創算力集群還具備"大規模、高性能、高穩定、高集成"等特性,萬億tokens高質量數據集為模型訓練、微調和推理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基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提供開箱即用的大小模型服務,實現從感知到認知再到創作生成,支撐場景建設。這也意味著該行已經建立起強大的自主技術底座。
技術驅動業務革新,郵儲銀行率先提出的銀行業大模型九大業務閉環,是這一技術突破的重要體現。這一創新框架以價值創造為導向,以業務場景為驅動,旨在構建一個豐富的金融生態系統。
四個依托于“郵智”大模型的典型應用場景尤其引人關注:小郵助手、云柜數字員工、信貸大模型和信息科技大模型。其中,小郵助手作為企業級多模態智能問答助手,實現了信息聚合、圖表展示、內容可溯源、多風格話術和智能推薦等復雜功能,顯著提升了服務效率和質量。
“我們將持續探索大模型技術的創新應用場景,不斷拓寬智能化服務邊界?!睋]儲銀行行長劉建軍介紹,以運營管理場景為例,小郵助手以圖文并茂的大模型問答范式,累計回復問題超58萬次。目前郵儲銀行大模型能力已支持零售、公司、資管、風險、信息科技、綜合支撐6大板塊應用。
手機銀行迭代:用戶體驗的全方位智能升級
實際上,手機銀行APP是銀行服務客戶的主要平臺之一,也是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載體。此次數字金融大會的另一亮點是郵儲銀行最新發布的手機銀行10.0版本。
郵儲銀行手機銀行10.0版本被該行內部定義為“管家式”綜合化服務平臺。其核心價值在于讓金融服務變得“有用、有效、有情、有趣、有底”。
具體來看,該行手機銀行10.0版本升級個性匹配策略,實現金融業務按需推薦。在財富管理領域,財富首頁根據客戶特征展示不同的產品:理財首頁推出理財策略專區,基金首頁增設“指數專區”,存款專區推出智能AI定制卡。在信貸服務方面,通過統一入口整合現有貸款產品申請流程,提供一體化線上貸款申請流程。此外,還新增個人信用綜合評分指標——郵享分,綜合評估用戶資質量身定制個人信用綜合評分。
在專屬服務和暖心互動方面,手機銀行10.0版本推出了“我的金融時光”“我的金融畫像”,升級了“年度賬單”,將客戶點滴的金融足跡描繪成一幅溫情的時光畫卷。強化普惠金融服務,新增鴻蒙版手機銀行,推出英文版、藏語服務。同時,還優化了客群專區,在工資客戶專區提供六大專屬服務,幫助客戶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工資。此外,還打造了房主專區,通過整合產品、在線看房等功能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業務辦理。
為了打造更加貼心相伴、全程相隨的服務體驗,郵儲銀行將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術與客戶旅程深度融合。在手機銀行10.0版本中,客戶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到高效、即時的金融管家服務。例如,陪伴式數字員工能夠支持多模態交互、服務跟隨、業務咨詢、業務辦理、營銷推薦等多種場景,為客戶提供無需搜尋、語音直達辦理的用戶體驗。
在創意生動和趣味性方面,手機銀行10.0版本也下足了功夫。通過元宇宙、3D建模、語音交互等技術,郵儲銀行賦能個人財富管家等場景功能,打造了元宇宙營業廳和元宇宙小家等趣味功能。同時,還通過發放獎勵勛章、新增節日和節氣類主題、豐富主題盲盒等方式,讓金融服務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在筑牢防線和安全可靠方面,郵儲銀行手機銀行10.0版本也做出了顯著的努力。通過數字化風控升級和智能化風險防控體系的建設,郵儲銀行進一步提升了客戶保障能力和風險對抗能力。同時,還創新客戶身份驗證方式,綜合運用多種認證方式和交易策略,搭建了7×24小時非柜面身份核驗體系,確??蛻糍Y金安全。
據了解,郵儲銀行滿足3.7億個人手機銀行客戶的綜合化、多樣化需求,用戶體驗連續兩年在CFCA發布的《中國數字銀行調查報告》中列行業第一,打開口徑下的APP月活躍數量突破8200萬戶。
夯實數字根基:科技賦能數字生態銀行建設
在本次數字金融大會上,企業架構和數據資產管理是另外兩大重要議題。郵儲銀行發布的《企業架構白皮書(2024版)》和《數據資產白皮書(2024版)》,展現了該行在數字化轉型中的系統性思考和戰略布局。
其中,《企業架構白皮書》以五大企業架構領域為重點,展現了郵儲銀行金融科技規劃能力、實施能力和整合能力,通過架構建設的全面總結和展望,進一步明確郵儲銀行“十四五”IT規劃收官階段建設方向。
例如,在業務架構領域,該行創新開展輕量化建模方法的研究與實踐,持續完善業務架構能力地圖,已推廣應用至新一代資金業務、財務核心系統及業務前端整合等重點項目,形成清晰、高效、可拓展的業務架構體系。
頗為重要的是,郵儲銀行在核心系統建設的過程中一直穩扎穩打,從而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據劉建軍介紹,自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統啟動以來,郵儲銀行經歷了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系統成功上線,獲得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一等獎第一名,支撐全行6.6億客戶、18億賬戶、近4萬網點高并發交易。并進一步在新一代公司業務核心、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統等系統建設中再實踐、再發展、再跨越,全面推進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基礎設施全面國產化。
今年10月23日,該行新一代公司業務核心系統實現全面上線,系統運行整體效率較之前提升10倍以上。今年12月,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統也全面投產上線,以全新架構體系實現全棧國產化自主可控,大幅提升系統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
《數據資產白皮書(2024年版)》的發布,全面總結了當前郵儲銀行數據資產管理的相關成果,是對全域數據高效管理和綜合應用能力的一次階段性盤點與展示,是郵儲銀行積極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的一次重要實踐。
郵儲銀行積極踐行國家戰略,聚焦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不斷強化數據資產管理,以智增效,提升金融服務水平。通過加強全域數據資源梳理,依托大數據自主研發道路模式和新一代數據治理體系,強化數據資產的高效供給;不斷擴寬數據應用廣度和深度,持續探索建立多樣化、可持續的數據要素價值釋放路徑,為推動郵儲銀行高質量發展、提升金融服務水平與抗風險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劉建軍表示,郵儲銀行構建“數據資產化”“數據產品化”“數據服務化”三大特色的數據資產管理體系,整合全域數據資產,涵蓋全行近200個重要業務系統數據,加工、沉淀高價值數據資產55萬余項,面向全行超16萬用戶和100余個系統輸出近2000項服務,支撐100余個業務場景。
令人矚目的是,基于全域數據資產驅動的主動授信和鄉村振興業務模式,郵儲銀行此前已獲得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一等獎。這不僅是對郵儲銀行數字化轉型成果的權威認可,也為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和創新性提供了重要范例。據介紹,實踐出數據資產管理支撐業務創新與發展的有效模式,郵儲銀行的主動授信貸款余額已超2700億元。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