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賽道繼續上演資本繁榮:面壁智能獲新一輪數億元融資取道“端側”走差異化路線
資本對AI還沒有失去耐心。12月11日,面壁智能宣布完成新一輪數億元融資,這是繼去年4月和今年4月后,該公司公布的第三次融資信息。今年下半年,大模型投融資市場仍然活躍,業內人士指出,資本的關注重點更多轉向大模型應用落地及商業化前景。
在商業化落地方面,面壁智能和其他AI廠商一樣做垂直領域的模型,不過其更重要的一個標簽是“端側AI”,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在機器人、汽車、AI PC等終端市場推進端側模型的應用。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技術方向目前仍面臨著計算資源和存儲限制、能耗效率、硬件適配和軟件生態等挑戰。
熱錢仍在涌入大模型圈
此次融資由龍芯創投、鼎暉百孚、中關村科學城基金和賽富投資基金聯合領投,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與清科創投跟投,萬甲資本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
面壁智能表示,此輪融資完成后,公司將進一步提速以端側 AI 為代表的高效大模型商業化布局,以同等參數、更高性能、更低能耗、更快速度的高效大模型深度服務行業,為用戶創造具體可感知的價值。
自2022年8月成立以來,面壁智能共公開過三次融資信息,除了這一次,2023年4月,面壁智能公開了一輪天使輪融資,由知乎領投,智譜AI為跟投方;今年4月,面壁智能完成新一輪數億元融資,由春華創投領投,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等跟投,知乎作為戰略股東持續跟投支持。
對于新一輪融資,面壁智能CEO李大海表示,大模型正在開始進入真刀真槍的比拼階段,從大躍進轉向持久戰。
從今年下半年大模型領域的融資情況來看,AI仍然是資本的寵兒。7月,百川智能確認完成A輪融資,總融資金額達50億元,并且將以200億元的估值開啟B輪融資;同樣在7月,華策影視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與海南智橋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同設立鹽城智華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鹽城智華將直接或間接投資于智譜AI股權;8月,月之暗面被曝完成了超3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這輪融資將這家公司的估值推到了33億美元的高位;同樣在8月,零一萬物也被曝完成新一輪融資,金額達數億美元,此輪融資參與方包括某國際戰投、東南亞財團等多家機構。
據IT桔子統計數據,截至12月12日,2024年國內AIGC領域共發生111條投資事件。
“2024年下半年以來,大模型投融資市場仍然保持活躍度,但態度日趨理性,關注重點更多轉向大模型應用落地及商業化前景。” 易觀分析研究合伙人陳晨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相較而言,海外廠商更注重大模型前沿技術突破與全球市場的布局拓展,國內廠商更側重于本土市場的需求和特點,通過技術賦能推動產品和商業模式的創新與持續增長,因此這一階段的重點在于驗證PMF,通過大模型能力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商業回報。
值得一提的是,面壁智能的股東名單中有一家同樣在AI領域非常知名的企業——智譜AI。面壁智能曾在去年公開天使輪融資信息時提到過,智譜AI不僅跟投了天使輪,還是該公司的種子輪股東。
業務重點聚焦于端側AI
與智譜AI一樣,面壁智能同樣出身清華系,其創始團隊來自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自然語言處理與社會人文計算實驗室(TsinghuaNLP)。
然而,與其他大模型企業不同的是,面壁智能的發力重點不是通用基座大模型,而是端側模型。今年2月,面壁智能發布了第一代旗艦端側的模型面壁小鋼炮 MiniCPM,之后又陸續推出了2.0版本和3.0版本。
在這方面,面壁智能的業務已經覆蓋 AI Phone、AI PC、智能座艙、智能家居與具身機器人等領域。今年以來,面壁智能公布了端側AI的多個合作案例,包括在AI PC領域與英特爾的合作,在汽車領域與長城汽車達成合作協議,在網絡存儲領域與極空間共同推動產品落地,在機器人領域與加速進化、大象機器人達成合作。至于目前的訂單規模,《華夏時報》記者采訪了面壁智能方面,截至發稿,對方未給出回復。
除了在主流消費電子硬件和新興硬件融入端側 AI,面壁智能還與華為云、百度智能云等達成戰略合作,布局端云協同的未來范式。
李大海今年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端側模型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有更早更快落地的可能性。“端側模型有獨特的生態位,它離用戶更近、更能匹配個體和企業單位數據隱私的需求,是大模型走進千家萬戶、千行百業的關鍵。”
其實更早之前,行業內并不是沒有關注到端側模型,而是提出這一技術的普遍為終端企業,比如榮耀。榮耀CEO趙明去年在談到大模型領域的發展趨勢時就表示,未來大模型技術應該是云側和端側相結合,端側大模型可以幫用戶更好地與云側大模型進行溝通,提升后者的使用效率。“端側大模型對用戶理解最深,可以把一些基本的信息交互到云側,幫助用戶在保護個人數據隱私的同時,把背后的潛藏意識跟云側大模型溝通,從而平衡端側和云側提供的服務。”
不過,理論上更容易落地,不代表實施起來容易。陳晨認為,端側技術可以使智能設備實現模型的輕量化部署,但仍然面臨著計算資源和存儲限制、能耗效率、硬件適配和軟件生態等挑戰,目前端云混合模型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資源與效率問題,支持更大規模和復雜場景的AI應用,是端側部署的主要模式之一,未來仍然需要進一步通過完善工具鏈、推進軟硬件協同優化、加強生態建設等手段,加快端側應用的落地普及。
除了布局端側模型,面壁智能也在做一些垂直領域的大模型。今年 7 月,面壁智能、人民法院出版社、深圳迪博共同助力深圳中院,正式啟用全國首個司法審判垂直領域大模型, 應用范圍已覆蓋所有常見民商事案件、行政案件;11 月,面壁智能作為聯合研發團隊參與的“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在最高法發布,“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定位為國家級法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