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宇去職百度蘿卜快跑跑不快
12月10日,百度集團(09888)資深副總裁、CEO助理李震宇被傳去職。報道稱,百度內部系統中已無法查詢到其姓名。
這也表明,經過13個多月的“蟄伏”后,李震宇不再甘于“賦閑”,選擇了開啟新的冒險。
一年多前的2023年11月6日,百度內部郵件宣布新一輪干部晉升及輪崗:百度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云鵬晉升為集團副總裁,并擔任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負責人,向CEO匯報。集團資深副總裁李震宇不再擔任IDG負責人,輪崗CEO助理。
彼時,有報道援引百度內部評價稱,王云鵬的上位,或許是百度對李震宇工作成績的不滿,其新職位接近虛職,失勢意味明顯。市象報道更表示,從2023年底李震宇就未在公司出現,被內部視為“待離職高管”。
就此種種,《財中社》求證百度公關部,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對方回應。
熟悉百度IDG的資深人士則告訴《財中社》,李震宇按例輪崗,并不意味著Robin(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對其工作不滿,而是百度必須擢拔更富沖勁的新晉業務leader,以保持資本市場對百度智駕業務的想象空間。畢竟,百度智駕十多年千億元級別的投資,卻始終距離商業化落地“隔著層紙兒”。
公開資料顯示,李震宇2007年加入百度,歷任百度多個部門負責人;2017年8月,李赴任百度IDG總經理;2021年3月,又晉升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IDG總裁,全面負責百度IDG業務及管理工作。
百度IDG時隔六年“換帥”。
接替李震宇的王云鵬,百度百科介紹稱,2012年加入百度,2018年任百度自動駕駛技術部總監;2019年晉升為高級總監,負責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管理工作;2020年擔任國家科技部2030重大專項“自動駕駛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項目負責人。
2021年4月,王云鵬晉升為百度副總裁,全面負責百度自動駕駛業務,直至2023年11月接替李震宇就任百度IDG總裁。
“一方面,高管輪值已是百度制度和慣例;另一方面,引發輿情事故的百度前‘公關一號位’數日內就離職,相較于李震宇長達13個月的調整期,Robin對其兩人態度的差別,其實蠻能說明問題。”上述資深人士表示。
事實上,隨著百度各板塊業績不如意,“李廠長”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
百度2024年三季報顯示,總營收336億元,核心營收265億元,歸屬百度核心的凈利潤75.4億元,同比增長17%,似乎尚有亮點。
但具體來看,百度三季度總營收不僅同比下降3%,環比亦減少1%;凈利潤同比低雙位數增長,但非公認會計準則(Non-GAAP)下凈利潤同比下跌19%至58.9億元。
百度核心主營的在線營銷服務,三季度收入201億元,同比減少5.8%。statcounter發布的2024年4月中國搜索引擎市場份額報告(電腦端)更顯示,必應45.59%份額遠超百度的24.63%,Haosou則以20.78%在身后虎視眈眈。百度PC端搜索市場份額超70%雄踞第一的好日子一去不返。
在百度全力擁抱的AI領域,文小言1200萬出頭的月活用戶,不僅被抖音旗下的豆包5100多萬遠遠落在身后,與月之暗面的Kimi智能助手1000萬月活也差別不大。甚至不同機構的統計數字下,亦有Kimi反超文小言躍居第二的情況。
也正因此,市場對百度三季報反應冷淡,百度H股在財報發布后微跌0.18%,美股盤前交易也出現了2.67%的下跌。(詳見財中社《李彥宏醒醒》)
一份國內大廠2024年上半年營收的統計表顯示,阿里(09988)、華為均逾4000億元,騰訊(00700)是3200億元+,拼多多(PDD)、小米(01810)、美團(03690)均超1500億元但未到2000億元,百度654億元則被快手(01024)604億元、唯品會(VIPS)545億元迫近。
李廠長唯一可期待和選擇突圍的方向,似乎也只能是百度IDG的Robertaxi(無人駕駛)商業落地了。
就任百度IDG“帥”位半年后的2024年4月19日,王云鵬借百度Apollo七周年之機發布了上任后的首封全員信。
“‘電動化’發展趨勢已定,‘智能化’才剛剛開場。一方面,從Waymo的快速擴張,到近期特斯拉(TSLA)高調官宣入局robotaxi,獨行者快、眾行者遠,曙光已現。另一方面,L2+高階智能輔助駕駛已進入規模化應用的新發展階段,沖刺在即。”
王云鵬在信中指出他的“施政”綱領,百度Apollo將聚焦四場硬仗:
1)用大模型重構自動駕駛技術棧,完成百度自動駕駛基礎模型(AD-FM)的構建,重構技術和產品;
2)蘿卜快跑要加速毛利轉正,跑通商業模式,實現“三個‘小目標’”——在中國復雜城市道路測試和運營里程超過1億公里后,接下來要實現1億元收入、1億元利潤;
3)智駕和智艙產品要做到用戶體驗和性價比領先,堅定做車企智能化的“技術合伙人”,實現跨溝;
4)百度地圖要繼續壓強創新,尋找到差異化競爭路徑,市場份額跑贏大盤。
大半年過去,王云鵬的上述目標完成得如何?
百度三季報公布的數據顯示,蘿卜快跑三季度自動駕駛訂單達到了98.8萬單,同比增長20%。全無人駕駛單量占全國總單量70%以上,該比例在10月進一步增加至80%。
除此之外,AD-FM構建進度未被提及,百度發布了蘿卜快跑RT-6,單車成本降至約20萬元;
眾所周知的原因,蘿卜快跑投放最多的武漢業務遭遇“暫停”鍵,短期內無法更大規模投放更多車輛。而即便以全年400萬單計算,要完成1億元營收,客單均價需在25元左右,這對處于推廣優惠期的蘿卜快跑而言,估計達成不易。由此,除了早就達成的1億公里運營里程外,三個“小目標”中的另外兩個,一個大概率達成不易,一個完全沒可能達成;
未發布新拓的智駕合作伙伴“朋友圈”;
又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百度地圖會為特斯拉FSD(完全自動駕駛,純視覺路線并不需要地圖導航)落地國內提供資質合作,但在北斗導航落地的新情況下,兼之國內智駕的純視覺路線被更多企業認可,百度地圖如何差異化競爭,目前尚不明晰。
“蘿卜駕駛是‘熊廠’全村的希望,但陷入了又一次的方向選擇,估計短期內很難有動作了。”接近蘿卜快跑的另一位行業資深人士獨家告訴《財中社》,蘿卜駕駛要接入北斗衛星系統進行導航,這和之前的思路完全不同。
目前可以確認的是,蘿卜快跑在武漢投入的道路智能化改造和邊緣計算硬件,都已經被百度放棄不用;而AI模仿人類駕駛員和衛星系統的信號接入及傳輸,百度均需要重新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本著“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想法,百度蘿卜快跑12月2日官方證實,已獲批香港首個自動駕駛牌照,首階段測試將于2024年年底前正式啟動。
這既是百度首次在右舵左行地區獲得的自動駕駛測試牌照,也是百度首次在國內蘿卜快跑業務推廣遇阻后嘗試大陸外的“出海”業務。
而這些,都已經與李震宇無關,一如之前的百度智能硬件負責人、“小度之父”景鯤的去職。(詳見財中社《小度換帥一年,百度智能硬件去哪兒》)
(文章來源:財中社)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