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通股份打造電子材料領域“獨門絕技”:四十年創新引領下游產業升級帶動企業穩健成長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持續滲透以及消費電子產業迎來增長,新材料龍頭天通股份,憑借齊全的業務品類、深厚的技術積淀以及海外內市場布局,近期集中受到市場機構及熱點題材關注。
今年11月,天通股份接受多家機構調研表示,當前公司的產業環境已逐步從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向精細化運營的發展模式轉變。而天通股份也將因應市場變化,緊緊圍繞“材料+設備”雙輪驅動的戰略發展路徑,聚焦粉體材料和專用裝備、晶體材料和專用裝備兩條業務主線,堅持以材料為核心,裝備服務于材料發展,并延展能力把握新能源等領域發展機會。
下游產業升級帶動業績穩健成長
天通股份是一家專注于電子材料和高端專用裝備領域協同發展的公司。其中,公司電子材料產品主要包括磁性材料、藍寶石晶體材料、壓電晶體材料等,可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光伏發電和儲能、5G通信和數據中心、消費電子、工業電子以及航空航天等行業。
綜合市場應用前景及技術優勢來看,天通股份在材料開發和客戶優勢、材料與裝備產業協同優勢以及產業投資與生態圈建設方面,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
2024年前三季度,天通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5.61億元,歸母凈利潤1.24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1.01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10元。
受宏觀環境影響,天通股份業績仍面臨一定壓力,但總體仍具備長期發展的韌性,保持了穩健的成長。比如在今年第三季度,天通股份營收及凈利潤環比雙雙轉好。
第三季度天通股份營收為9.93億元,同比增長10.29%,環比增長37.15%;歸母凈利潤為4535萬元,環比增長31.35%。
華泰證券分析師李斌在其研報中稱,當前光伏行業景氣度較弱,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針對光伏行業,要求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隨著光伏及電子行業復蘇,天通股份業績或將逐步改善,并對公司維持“買入”評級。
光伏行業周期性波動以及制造端向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的發展趨勢明顯,新產品和新技術涌現對企業技術與運營提出更高要求。天通股份今年以來通過持續積極優化產能、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業績環比出現明顯改善,也為后續長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公司將通過開拓新的市場領域實現平穩成長,比如壓電晶體和藍寶石新的技術應用、儲能業務海外市場拓展等。
今年11月,天通股份旗下香港公司揭牌,標志著其國際化進程將再進一步,并為未來長期增長注入新動力。
天通股份表示,天通(香港)有限公司將借助香港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金融市場的獨特優勢以及開放包容的市場環境專注于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裝備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出海,進一步加強與全球各地合作伙伴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共同探尋新的市場機遇。與此同時,公司也希望通過天通(香港)有限公司吸收和借鑒國際上的成功經驗,積極引入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與技術,不斷優化和提升公司的運營效率和產品質量。
強化打造電子材料領域“獨門絕技”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11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在寧夏調研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和安全生產工作,此行來到天通股份子公司天通銀廈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深入實驗室和生產一線,詳細了解生產經營、科技成果轉化、數字化轉型等情況。
張國清指出,發展專精特新企業,是推進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的有力抓手。要引導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深耕細分領域,聚力科技創新,打造更多“獨門絕技”,勇當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生力軍。
天通股份今年在電子材料技術領域,陸續實現重要突破,不僅進一步強化其業務的新質生產力底色,也推動公司及產業實現技術升級并持續向新發展。
由天通股份全資子公司天通凱巨自主開發的8英寸摻鐵鉭酸鋰晶體,在今年成功產出,這是其繼6英寸鉭酸鋰晶體穩定量產后的又一大新突破,有效填補了大尺寸壓電材料領域應用的空白,為更大規模的國產光電集成芯片和移動終端射頻濾波器芯片的發展奠定了核心材料基礎。
在藍寶石生長及加工技術領域,天通股份已成功實現400kg級晶體的量產技術,并在大尺寸藍寶石的多線切割、雙面研磨、退火、拋光和清洗等加工技術方面取得了較好進展。2023年,天通股份成功開發出1000kg級合格藍寶石晶體,目前公司正在研發更大公斤級的高品質藍寶石晶體,以滿足智能穿戴和特殊窗口等應用市場的日益增長的需求。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車載照明及顯示市場,尤其是顯示市場的需求激增,加速了mini/micro-LED技術的突破和應用。據Mordor Intelligence的市場分析,Micro LED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3年的10.6億美元增長到2028年的212.9億美元,預測2023-2028年復合年增長率為82.19%。
天通股份表示,顯示市場需求增長,將為公司在6英寸以上晶片加工能力上的儲備提供巨大的市場機遇。截至2024年6月30日,天通股份藍寶石晶體制造與加工基地項目的建設進度為48%,包含土地購置、廠房建設及裝修,目前已有3個車間投產。
天通股份軟磁材料業務未來亦有增長空間。
華源證券今年12月發布的研報觀點稱,看好軟磁材料電子+電力賽道的雙重景氣度。電力方面,新能源和電網投資景氣度持續傳導,合金軟磁粉芯站穩光儲電車樁終端應用,非晶合金受益配電變壓器景氣度及海外出口需求;電子方面,AI算力產業推動高性能軟磁材料需求釋放,高功率低損耗的芯片電感在算力顯卡得到應用拓展。
天通股份表示,目前公司磁性材料的新能源領域新產品開發較多,新產線按計劃進行中。
四十年創新引領 積極回饋投資者
天通股份創立于1984年,是國內首家自然人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在今年10月,天通股份迎來成立40周年的特殊節點。天通股份創始人、董事潘建清表示,四十年來,科技創新一直是天通股份突破困境、引領發展的核心動力和制勝法寶,同時公司的發展史是一部關于夢想、勇氣與堅持的史詩,更是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中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生動見證。
天通股份也即將在2025年1月,迎來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第24周年。二十四年來櫛風沐雨,天通股份始終重視投資者回報。
天通股份自上市以來,累計已實施共計4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16次現金分紅。其中,公司2023年度的現金分紅總額,占該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30.16%。
今年1月25日,天通股份發布新的回購方案,回購金額為1億-2億元。截至今年11月月底,天通股份已累計回購股份1615.26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31%,購買的最高價為7.13元/股、最低價為5.58元/股,已支付的總金額已超過1億元(不含交易費)。
天通股份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專注主營,努力提高經營業績水平,不斷提升公司內在價值,以更好的業績回報廣大投資者。
針對整體經營環境的變化,天通股份正在積極調整業務戰略和經營策略,更加聚焦于材料業務,加大研發投入,強化和客戶的協同開發能力,并對供應鏈管理流程等進行優化。天通股份還將加強內部管理、資源整合及人員優化,在控本降費措施始終緊抓不懈,持續推進落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