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破局“不可能三角”,政策驅動下AI教育產業迎快速發展

破局“不可能三角”,政策驅動下AI教育產業迎快速發展

新火種    2024-12-11

現階段我國教育體系在規模化與公平化上已取得顯著成就,但在實現個性化教育的道路上仍有待提升。傳統的教育面臨“不可能三角”的挑戰,即無法同時做到個性化、高質量和大規模。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AI)教育產品憑借模擬人類智能、輔助決策并具備部分替代人力、拓寬人力邊界的數字化工具,為這一挑戰帶來了轉機。通過深度融合AI技術于教育教學之中,賦能教學主體、教學載體、學習主體,從而提升普惠教育下的基本教學質量,并實現教育過程中對個性化的追求,逐步打破傳統教育領域的“不可能三角”。

隨著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發展,我國政策層面已經明確表示支持中小學生加強AI教育。政策的推動不僅為學校提供了指導和資源,也為AI教育產品的研發和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政策繼續加碼,AI教育普及速度加快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自2017年國家出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以來,人工智能教育得到了快速推進,促進了教學模式和管理方式的革新。在這一系列政策的指導下,不少地區和學校已經開始嘗試將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學之中。人工智能教育聯盟旨在通過加強產業、學術研究和教育之間的合作,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教育行業的發展。作為倡議的一部分,青島市計劃從2020年下半年起,在小學至高中的各個年級開展人工智能課程試點,以實現人工智能教育的全面推廣。

從國家戰略的角度來看,我國早就對AI+教育領域進行了政策布局,為中小學校乃至高等教育機構的教學、管理、評估以及教師培訓等方面提供了明確的指導方針。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并要求加強高質量駕馭體系建設,其中包含要求搭理發揮在那數字教育。

此外,教育部在今年也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鼓勵和支持AI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深度應用和融合。

image.png

11月27日,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通知強調了人工智能教育的總體要求,包括立德樹人、全面發展、激發興趣和鼓勵探索以及統籌謀劃和穩步推進等方面。同時,提出了六大主要任務和舉措,包括構建系統化課程體系、實施常態化教學與評價、開發普適化教學資源、建設泛在化教學環境、推動規模化教師供給和組織多樣化交流活動。

image.png

通知還強調,2030年前在中小學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政策的支持無疑將極大地促進我國AI+教育領域的進步和發展。

AI+教育市場規模擴容,學習機等產品銷量大增

除了政策推動以外,AI+教育相關投融資情況也開始緩慢回暖。在2020年,國內AI教育公司融資總額達308.92億元,即便除去猿輔導當年的巨額融資,其余AI教育公司融資總額達85億元,仍是10年來最高水平。雖然2021年后AI+教育投融資有所下降,但AI大模型的出現燒了一把火,一定程度上重燃了資本市場對于AI+教育行業的信心,近三年間AI+教育相關投融資事件數呈上升趨勢。

除此之外,多個互聯網巨頭均在AI教育行業注資并收獲一批AI+教育獨角獸企業,例如騰訊投資了猿輔導、VIPKID、火花思維、美術寶等公司,字節跳動戰略控股/并購開言英語、極課大數據,百度孵化出獨角獸企業“作業幫”。互聯網企業的資金與技術雙重支持,將推進AI教育行業的快速演進。

image.png

隨著技術人才與研發資金的大量涌入以及人工智能技術迅速迭代,AI+教育應用有望加速落地,市場規模正在大幅增長。

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我國AI+教育B端市場規模約為213億元。未來3年內,隨著AI大模型等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學校、企業等B端用戶的相關教育需求將得到進一步滿足,市場規模預計將保持超過20%的復合增長率,應用范圍也逐漸從基礎教育更多的拓展至幼兒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社會企業培訓等領域。

image.png

2023年中國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規模約為512億元,在頭部廠商的AI技術布局應用下,預計2023年硬件端AI技術的貢獻率約為11%。AI技術的嵌入帶來教育智能硬件可觀的銷量增長,艾瑞判斷,隨著技術應用的繼續深化,預計2027年教育智能硬件端的AI貢獻率或將上升至37%。

image.png

據艾瑞估算,2023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的規模達2628億元,AI貢獻率約在7%左右。AI技術對于在線教育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學習軟件的功能迭代及教師效率提升等方面。隨著AI技術的不斷突破與創新,行業內頭部廠商為進一步降本增效,將更積極地推動AI相關應用的落地實施。預計到2027年,AI在在線教育市場中的貢獻率將攀升至16%左右。

image.png

在政策、資本的推動下,AI+教育已在校內外多點落地應用。從學段維度來看,中小學階段在校內外場景中均為應用成熟度最高的階段。在校內場景中,考試測評應用成熟度最高,其次是教學應用;在校外場景中,居家學習已達到高成熟度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用戶對于AI產品需求也十分旺盛。在今年雙十一期間,科大訊飛學習機全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00%,硬件全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65%。作業幫硬件發布數據顯示,雙十一期間作業幫學習機銷量同比增長263%,全網銷量行業第一。

根據洛圖科技,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學習平板(學習機)線上全渠道(含拼抖快等新興電商)的銷量為122.6萬臺,同比增長38.0%;銷額達35.7億元,同比增長51.7%;均價為2907元,同比提高9.9%。

image.png

盡管目前AI教育應用普及率不高,但在技術迭代以及政策的推動下,AI教育產品的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AI教育滲透率的提升,硬件企業有望率先受益。

作為中國人工智能國家隊,科大訊飛(002230.SZ)承建有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首批標桿全國重點實驗室)、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通過中國政府采購網、中國招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等數據梳理,科大訊飛是上半年大模型中標數最多的市場化玩家,且8月份單月中標金額突破1.5個億,行業排名第一。基于大模型能力以及落地場景積累,公司的B端、C端重點業務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前三季度教育業務收入增長22%,學習機銷量增長超過100%;智能硬件收入同比增長41%;開放平臺收入同比增長50%;智能汽車業務同比增長49%。

有道(DAO.US)從在線知識工具起步,目前已發展成為提供全面、可靠、值得信賴的智能設備和學習服務的公司,為各年齡段的用戶提供學習應用、內容、設備和解決方案。聚焦“AI+教育”,有道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2.86億元,Q3實現營收15.73億元,首次實現A3單季度正向盈利。

根據有道官方公眾號,2024Q3 數字內容服務(即在線課程)實現凈收入5.14 億元,AI訂閱服務實現銷售額近7000萬元,同比增長超150%。有道領世推出AI自動整理錯題功能,有道博聞內置AI寫作功能,有道詞典華為鴻蒙原生版正式發布。智能設備業務實現營收3.15 億元,同比增長25.18%。有道詞典筆X7系列是首個實現離線AI大模型翻譯的學習硬件。網絡營銷服務業務實現營收4.89億元,同比增長 45.59%。RTA廣告得益于 AI 技術優化,同比增長超100%;海外游戲推廣帶動 KOL 廣告收入同比增長超 50%。

而在AI教育領域中,面向中國K-12年齡段的學生推出輔導服務,且在人工智能學習設備方面有突破的當屬好未來(TAL.US)。硬件方面,根據久謙數據,好未來FY2025Q2線上銷售額(天貓+京東+抖音)為12.42億元。其中學習機出貨量為19萬臺,較上季度的約10萬臺增長93%。2024年8月29日,好未來推出全新智能硬件產品學練機,集學練機+學習機+閱讀機功能于一體。根據久謙數據,8-9月學而思學練機線上銷售額已達到1.3億元,銷量約為3萬臺,有望成為公司收入增長的新驅動。

軟件方面,好未來九章大模型推出最新智慧教育產品,數學搜索答疑工具九章隨時問,并于6月起免費開放使用。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