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中國科技金融學術年會在上海臨港舉行,大模型在金融創新中作用受關注

中國科技金融學術年會在上海臨港舉行,大模型在金融創新中作用受關注

上觀新聞    2024-12-10

  12月7日,由上海科創金融研究院與上海財經大學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聯合主辦的2024中國科技金融學術年會在臨港中心隆重舉行。本次年會是2024滴水湖新型金融大會的嘉年華活動,為國內外研究早期投資領域的學者提供高水平的交流平臺,并為學界和業界搭建對話溝通的橋梁,推動早期投資的研究與實踐。

  上海科創金融研究院發起人廖理介紹,本次年會共收到有效投稿193篇,其中英文84篇,中文109篇。經論文評審委員會評審,擇優入選48篇論文進入16個分論壇。為增進學界和業界的深入交流,年會專門設立了業界論壇,推動早期投資在國家科創發展中的研究與實踐。

  會上,不少專家關注人工智能發展對科技金融的影響。東南大學首席教授劉曉星在《大語言模型(LLM)在金融領域的科技應用》演講中強調,大語言模型(LLM)在金融領域有廣泛應用,如FinBERT和FinGPT等,能進行情感分析和市場預測。但應用中也存在挑戰,包括隱私保護、模型安全性、可解釋性和有害內容防控,在未來發展中應加以注意。

  本次大會首次設立最佳論文獎項,經由國內外知名學者組成的論文評審委員會及大會組委會嚴格評選、匿名投票,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篇、二等獎2篇、三等獎3篇。其中,康奈爾大學叢林、清華大學湯珂和謝丹夏、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趙魏一合作論文《FinTech Platforms and Asymmetric Network Effect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Marketplace Lending》榮獲最佳論文獎一等獎。該論文深入探討了大模型在智能風控中的應用、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中的創新實踐,以及數字人民幣的跨境使用等議題,展現了我國科技金融研究的學術深度與創新活力。

  主旨論壇之外,大會還設置了16場學術分論壇,將于今明兩天舉行。分論壇將圍繞風險投資、創新創業、企業創新、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金融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等主題展開深入討論。來自全國各高校及金融機構的專家學者將就48篇入選論文進行宣講和點評,深化產學研各界在科技金融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本次會議得到了上海黃浦科創集團和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以及《管理世界》雜志社和國家發改委《中國科技投資》期刊的支持。

  臨港新片區國際合作首席事務官鐘儒育表示,目前,臨港新片區科技型企業獲得貸款的便利度和可得性顯著提升。臨港新片區將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推動金融資源精準對接科創企業需求;健全科技金融風險防控機制,構建全生命周期風險管理體系;深化科技金融國際合作,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金融創新高地。

(文章來源:上觀新聞)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