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賦能廣西AI產業發展

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賦能廣西AI產業發展

新火種    2023-10-08
近年來,隨著大模型的全面崛起,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產力,也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去年9月,在南寧市政府的指導下,由南寧產投集團全資子公司數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運營的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正式發布,助力廣西把握智能算力發展帶來的新機遇。作為支撐廣西人工智能產業和生態發展的算力基礎設施,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擁有42P訓練算力和1.4P推理算力,采用華為昇騰全棧人工智能技術,擁有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算力架構,配套全棧國產自主創新的開發和適配框架、多套開源算法模型,可用于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模型的開發、訓練和推理。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以“兩中心四平臺”為主要運營模式,通過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和適配中心,打造面向千行百業的公共算力服務平臺、應用創新孵化平臺、產業聚合發展平臺、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平臺,努力賦能全區乃至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點燃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9月19日上午,第四屆中國(廣西)—東盟人工智能大會在廣西南寧市召開,7個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算力合作項目進行了現場簽約;在9月19日下午舉辦的“2023廣西鯤鵬昇騰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大會暨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人工智能行業領域人才及創新技術成果交流會”上,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上線儀式成功舉辦,并發布了8個最具代表性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不僅涵蓋廣西本地的產業和需求,也有針對東盟市場的跨境服務,體現出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與各方伙伴的廣泛合作和深度融合。昇騰AI不僅持續探索人工智能產業前沿應用,也不斷加速高校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通過“智能基座”深化AI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在昇騰領域合作13門精品課程,促進高校人工智能學科建設;同時,圍繞教學實踐打造“昇騰AI人才加速發展計劃”、“昇騰科研創新使能計劃”及“昇騰AI創新大賽”,涵蓋了師資培訓、資源支持、以賽促學、實習實訓和開發者運營等多個方面,有效支持了高校的科研創新和教學實踐。當前廣西累計6所高校加入人才發展加速計劃、3所科研機構及院校加入科研創新使能計劃。2023年,共有來自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科技大學、梧州學院、賀州學院等5所高校8支參賽隊報名參加昇騰AI創新大賽,其中7支參賽隊進入區域賽決賽。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正在以“促生態、強根基”的措施持續提升高校人才在人工智能產業的實踐經驗,不斷豐富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承擔起培養廣西高端AI人才的重要職責。據悉,自2023年3月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投入試運營以來,共計為42家高校、企事業單位提供服務,其中區內本土企業34家、區外企業8家,平均算力使用率持續超過75%,算力合作內容涵蓋教育、科研、交通、制造業、互聯網、新聞媒體、新能源汽車、木業、衛星遙感、醫療等多個行業的AI應用場景創新。加速AI創新,打造聯合解決方案“孵化地”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自試運營以來,一直在以普惠算力,致力打造立足廣西、面向全國、輻射東盟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截至目前,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已經與40多位伙伴聯合打造了35個聯合解決方案,在此次大會上,則發布了其中8個最具代表性的解決方案。分別是:AI大模型一站式研發平臺、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虛擬數字人關鍵技術、智慧養老大模型、城市治理解決方案、智能裝備解決方案、漢東南亞語言機器翻譯系統解決方案和AI文明服務評價解決方案。從這些解決方案所覆蓋的領域可以看出,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憑借人工智能基礎平臺,已經聚集起一定規模的AI產業集群,并成為聯合解決方案的“轉化地”,正在為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注入新動能。依托計算中心普惠算力,在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AI大模型一站式研發平臺打造過程中,計算中心以云服務方式提供AI研發環境,支持大模型的分布式訓練,從而讓研發平臺獲得更高的運行性能,可支持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以及多模態等多種開源大模型;南寧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以聯合研發姿態、虛擬換衣等多模態AI算法,推出智慧養老大模型,大幅提高智慧養老產業化數智化水平。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AI大模型研發平臺依托計算中心普惠算力和一站式AI研發平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進行了大模型研發和迭代,有效加速了虛擬數字人關鍵技術研究;廣西智森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動作識別、形象識別、文明用語識別及微笑識別等關鍵算法研發,打造出AI文明服務評價解決方案。依托計算中心普惠算力和邊緣推理產品,中軟國際南京研發中心對機器視覺、路徑規劃和機械臂引導等關鍵算法進行研發和訓練,發布了AI機器視覺檢測及AGV智能搬運等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可進一步助力廣西傳統企業數智化升級;極視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城市治理中視覺類、NLP類以及OCR類等各類算法的開發效率和精度的有效提升,并打造出城市治理解決方案,從而賦能城市治理、智慧交通等領域,以“智治”不斷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廣西達譯科技有限公司則實現了語音識別算法和機器翻譯算法準確率的有效提升,打造出漢東南亞語言機器翻譯系統解決方案,從而在跨境貿易、會議交流以及電視直播等場景實現實時翻譯、雙語呈現。除此之外,計算中心提供的訓練和推理能力,也幫助深圳市聯拓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提升了算法在缺陷分類、缺陷分割等方面的準確率。從上述8個解決方案可以看出,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憑借自身的強大算力,已經成為面向不同行業和領域的聯合解決方案“孵化地”:一方面為大模型、訓練和邊緣推理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演進提供有力支撐,實現“自我進化”;另一方面也在助力城市治理、制造、養老等細分行業和領域的解決方案打造,為人工智能技術賦能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奠定基礎,實現“對外賦能”。激發生態活力,成就AI產業發展“新高地”近年來,我國算力產業規模快速增長,梯次優化的算力供給體系初步構建,有力支撐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2022—2023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顯示,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點,國家的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6‰和1.7‰。廣西高度重視鯤鵬產業生態的發展,并印發《加快鯤鵬產業生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文件提出加強鯤鵬軟硬件技術體系在政務領域、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行業、國有企業的融合應用。加快建設昇騰人工智能計算基礎設施,推進全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如今,依托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眾多聯合創新解決方案正在各行各業落地應用,已經成為推動廣西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據自治區信息中心編撰的《廣西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3年)》數據顯示,2022年,廣西數字經濟規模超9300億元,同比增速超10%,高于同期GDP增長率7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占GDP比重保持連年上升態勢,數字經濟成為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在這一趨勢下,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也將繼續提供普惠AI算力資源,持續對接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算力需求,并協同區域人工智能生態伙伴,推動解決方案需求對接,協助政府出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加速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據了解,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提供的算力服務,不僅為廣西人工智能產業的招商引資和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支撐,也吸引了更多高端人才和重點企業集聚廣西,加速高校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未來將繼續孵化出更多的創新解決方案,持續推動廣西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繁榮發展,助力廣西打造成為人工智能產業的“新高地”。(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 張莉)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