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當“銀發(fā)知播”遇上AI科技的溫度再次具象化了

當“銀發(fā)知播”遇上AI科技的溫度再次具象化了

新火種    2024-12-07

原標題:當“銀發(fā)知播”遇上AI 科技的溫度再次具象化了

當AI技術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時,誰能想到,一群退休的老教師會成為這股潮流中的弄潮兒?最近,河南退休女教師劉寶菊用豆包AI輔助設計實驗,錄制科普物理實驗視頻的故事,在網上引起了廣泛關注,登上抖音微博熱搜榜單。這不僅是“銀發(fā)”與“AI”的奇妙碰撞,更是教育新生態(tài)的一次生動展示。

劉寶菊老師來自河南鄭州,1988年從河南師范大學畢業(yè),退休前是河南省實驗中學的物理高級教師,擁有30多年的教學經驗。她深知物理實驗的重要性,認為不做物理實驗的物理課堂是沒有靈魂的。然而,現實中的物理實驗課往往因為設備限制和教室空間問題,導致后排學生無法清晰地看到實驗細節(ji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劉寶菊老師開始利用AI輔助設計實驗,拍攝視頻,發(fā)布在抖音、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等平臺上,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實驗過程。

豆包AI在實驗設計方面為劉寶菊老師提供了極大的幫助。通過AI的智能分析,劉寶菊老師能夠更高效地梳理實驗難點,設計出更加科學合理的實驗方案。AI不僅能提供實驗步驟的建議,還能模擬實驗過程,幫助老師預判可能出現的問題,確保實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AI工具的智能化特點使得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進度進行學習。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觀看實驗視頻,反復學習和實踐,直到完全掌握。這種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自主性。

AI工具不僅幫助老師設計實驗,還能提供實時的互動和反饋。學生在觀看視頻時,如果遇到疑問,可以通過AI工具進行提問,獲得即時的解答。這種互動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體驗,也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相比于傳統(tǒng)的文字描述,視頻教學更生動、更易理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通過觀看實驗視頻,學生可以模仿老師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際操作。這種實踐操作的機會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以增強,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科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對于學生來說,劉寶菊的物理實驗視頻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無論是城市里的孩子,還是農村學校的孩子,都能通過視頻,清晰地看到實驗的每一個細節(jié),理解每一個原理。這種城鄉(xiāng)教育資源的共享,讓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劉寶菊的視頻激發(fā)了學生們對物理的興趣和熱愛。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學生們,學習不僅僅是在課堂上聽講,還可以通過觀察、實踐和思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這種探索精神,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

AI為何能成為教學好幫手?我想,這不僅僅是因為它能夠幫助老師梳理課程、設計實驗,更是因為它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知識傳播得更加廣泛和深入。AI的介入,讓教育變得更加靈活和多元,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享受到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

事實上,像劉寶菊這樣的老年知識傳播者并非個例。江蘇退休教師唐守平、同濟大學退休教授吳姥姥……這群頂流“銀發(fā)知播”早在2022年就集體登上了《感動中國》。 如今,AI工具正在讓知識傳播進入尋常百姓家。創(chuàng)建AI分身輔助教學的六旬老師王波、AI輔助設計實驗的劉寶菊,都是這波AI風潮下的“銀發(fā)知播2.0”。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未來的課堂可能會配備更多的AI教學助手,幫助老師進行課程設計、作業(yè)批改、學生評估等工作,減輕老師的負擔,提高教學效率。AI技術將推動教學環(huán)境的智能化,如智能教室、虛擬實驗室等。這些智能化的教學環(huán)境將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的學習體驗,使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和有效。

劉寶菊老師的故事不僅是“銀發(fā)”與“AI”碰撞的典范,更是教育現代化的一個縮影。AI技術的引入,為老師提供了強大的教學工具,更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學習條件。未來,讓AI與教育攜手共進,為每一個渴望知識的人提供最好的幫助和支持。我們有理由相信,教育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文/遠山)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