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華為騰訊比亞迪等龍頭企業重金投入史上最強深圳出品

華為騰訊比亞迪等龍頭企業重金投入史上最強深圳出品

深圳商報    2024-12-05

  12月4日早上,華為位于深圳萬象天地的旗艦地店外早早地排起長隊,“花粉”們等待著最新的旗艦手機Mate 70系列正式開賣。Mate 70系列被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稱為“史上最強大的Mate”,同時,它也是首款搭載“純血”鴻蒙的手機。從2012年開始規劃研發,到今年10月底正式推出鴻蒙HarmonyOS NEXT,華為終于實現了國產操作系統的自主可控。據Counterpoint數據,今年第一季度,鴻蒙在中國市場首次超越蘋果的iOS,成為市場第二大操作系統。創新背后是對研發的持續投入,華為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11萬億元,這才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史上最強大”。

  近日,《2023年廣東省科技經費投入公報》數據顯示,深圳企業R&D經費投入2085.78億元,占全社會研發投入的93.3%,企業研發投入總量居全國城市第一。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騰訊、比亞迪、榮耀等各行業龍頭領銜搞創新,帶動著大批企業持續不斷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支撐深圳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深圳創新服務于深圳

  此前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顯示,華為、騰訊占據研發投入榜前兩名;歐盟執委會發布的《2023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記分牌》也顯示,華為、騰訊是唯二進入前20強的中國企業——分別位列榜單第5位、第19位。

  華為年報顯示,2023年研發投入達到1647億元人民幣,占全年收入的23.4%,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11萬億元人民幣。根據公開數據,華為是目前累計獲得中國授權專利最多的企業,截至2023年底,華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超過14萬件,累計公開專利已經超過33.6萬件,在全球ICT領域尤其是5G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創新成果。

  “不僅要硬件突破,也要軟件登頂”,騰訊不僅在社交、游戲領域有著領先的占有率,也在加速打造更“好用”的國產軟件體系。過去6年來,騰訊已累計投入超過3000億元用于技術研發。在人工智能、云原生、區塊鏈、網絡安全等領域,騰訊在全球獲得專利授權3.3萬件,申請總數超過8萬件,位列全球第二。

  作為在深圳成長起來的企業,華為和騰訊也積極將研發成果用于深圳城市建設。今年11月,深圳在“2024年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獲頒“城市大獎”,背后是深圳7家關鍵企業的共同努力,其中就包括華為、騰訊。

  研發投入大出海底氣足

  創新不是登頂游戲,而是“長征”。得益于持續不斷地投入研發,打磨技術,才能在競爭中贏得市場。

  在日新月異的AI科技時代,智能終端的體系進化必須依靠品牌強大的研發能力支撐,才能實現產品與技術路線的“多點開花、齊頭并進”。12月2日,新一代榮耀300系列正式發布,憑借AI能力及對底層科技創新的驅動,全新榮耀300系列在影像功能、護眼屏幕、性能表現、操作系統、外觀設計等方面實現突破,堪稱榮耀數字系列的“史上最強”。2023年,榮耀整體研發投入已占到總營收的11.5%,研發團隊增長至9000人,全球專利申請數超2萬件,并以每天10件的速度上升。在AI領域,研發費用累計達100億元,AI專利成果達2100篇,從源頭上保證創新動力的持續輸出。

  高額且持續地投入研發,也是比亞迪征戰全球市場的底氣。今年11月,比亞迪汽車銷量突破50萬輛。2023年,比亞迪以302萬輛的成績首次進入全球銷量前十。第三方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銷量排名提升至全球第六。財報顯示,前三季度,比亞迪研發費用達333億元,同比增長34%,這意味著比亞迪每天都要在技術研發上花費1.2億元,相較研發費用為232.4億元的特斯拉,比亞迪已拉開超百億的差距。

  今年9月,廣東省企業聯合會、廣東省企業家協會發布的2024廣東500強企業榜單及發展報告顯示,500強企業研發費用達6365.27億元,其中深圳企業研發費用達3863.79億元,占500強企業總研發費用的60.7%;平均研發費用超18億元,是500強企業平均研發費用的1.42倍;深圳地區總研發強度達3.72%,比500強整體水平高出0.32個百分點。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