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小孩騎40萬元機器狗”背后:其父曾做機器人研發,未來想體驗人形機器人
近日,武漢一機器狗背著小孩逛街的視頻引發廣泛關注。
11月27日,九派新聞記者聯系到當事人李海成。他說,這只機器狗是公司從杭州一家科技公司購入的“裸機”,正在進行研發測試,擬改造為工業級消防巡檢機器狗。
李海成早年間也做過機器人,目前管理一家主營智慧消防的科技公司。在他看來,無人機、機器狗、人形機器人都只是移動載體,需要不同的行業公司運用它,造福產業。未來,他的公司希望嘗試人形機器人。
用于消防的機器狗。 圖/受訪者提供
李海成說,網上熱議的機器狗具備雷達、相機、激光等組件,可進行多地形跨障礙移動、自主充電。
兩年前,當生產廠家推出第一代機器狗,他就在研究如何將其改造成消防巡檢機器狗。但那時技術不完善,機器狗不夠穩定。
不過,他沒有放棄。他一直認為“智慧消防”這個詞“差點意思”,所以在過去5年里,他的公司持續投入研發。但他認為,做研發很難,“丟進去幾百萬,連聲音都聽不見。”
去年,他與大疆簽訂合約,引進了消防巡檢無人機,用于高空巡檢。他發現,這對公司生產幫助很大。
最近,他關注到機器狗,并為其配備了消防巡檢所需的組件,包括設備采集、煙火識別、氣體檢測等傳感器,還配備了滅火設備。
在他看來,消防巡檢機器狗是消防智慧系統的“觸手”,當它與廠區的各類數據融合,可以實現全程聯網、自主巡檢、自動預警、應急處置、自動生成巡檢報告等,“值班人員只需要坐在電腦前等彈窗消息”。
如今,他的公司擁有了“兩大護法”。高空作業有巡邏無人機,地面作業有消防巡檢機器狗。
“現在這一款消防巡檢機器狗的穩定性還比較好,但是在負重上坡、濕滑路面移動、狹窄樓梯、過障礙物等場景下還存在問題,研發測試的周期還很長。”他說。
未來,他的公司計劃嘗試人形機器人。
當然,這樣的前沿設備并不便宜。他坦言,機器狗僅裸機就40萬元,經過研發升級,成本會增長至70多萬元。而且機器狗只是研發的一個環節,將算法、程序、硬件相融合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還需要企業有綜合能力。
李海成一直在關注人工智能的進展。但他認為現在對技術的傳播太“泛娛樂化”了,很少有人關心該怎么用技術。
他認為,無人機、機器狗、人形機器人都只是移動載體,需要不同的行業公司把技術運用到產業。
他深信,只有行業公司才能主導人工智能的智慧化運用。“做機器狗的公司沒辦法下沉到各個行業,缺少相關的行業積淀。”他說。
網上有人質疑,這樣的應用會導致很多人失業。李海成認為,網友的看法可以理解,但是有點片面。
“智慧應用看起來好像擠占了人力份額,實際上從全國范圍來看,是填補了巡檢和安保人員的缺口。”他說,巡檢和安保工作比較機械化,且繁雜,有了智慧應用,安保巡檢會變得更加高效,也能更有效地規避風險。除此之外,新應用的誕生同時也會誕生新的更有尊嚴感的職業。
“技術肯定是為人服務,為社會需求服務的。”他說。
九派新聞記者 陽丹
編輯 曾金秋
【來源:九派新聞】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