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15億美元!騰訊投資的數據服務商“匯智控股”赴港上市
《科創板日報》12月3日訊(記者 陳美)近日,上海明略人工智能(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匯智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匯智控股”)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IPO上市。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匯智控股”的主體即為“明略科技”,這家公司背后投資人實力頗為強大:既有互聯網大廠騰訊,也有紅杉中國、淡馬錫等頭部機構。
招股書顯示,騰訊(00700.HK)通過意象架構等實體,持股比例高達26.96%;紅杉中國持股7.46%;淡馬錫Temasek,持股約4.14%。此外,創始人吳明輝單獨持股10.82%。
騰訊扶持,匯智控股營收快速增長匯智控股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數據智能應用軟件公司。但《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匯智控股旗下明略科技最早的業務為秒針系統,主要做互聯網廣告數據分析,后演變為線上智能營銷業務。
根據披露,騰訊并不是匯智控股最早的投資人,2018年時騰訊投資才入股該公司。
數據顯示,2018年4月,騰訊投資與華興新經濟經濟參與公司10億元C輪融資;之后,騰訊投資持續加碼,又于2019年領投20億元D輪融資;到2020年,騰訊投資再度聯手淡馬錫、快手戰投、以及弘卓資本等出手匯智控股E輪和E+輪融資,融資金額分別是3億美元和2億美元。
對于騰訊投資的出手,創始人吳明輝表示,之所以選擇騰訊,源于雙方理念契合。“騰訊有開放的文化,以及有云的能力,同時也有產業資源。”
而騰訊投資董事總經理姚磊文透露騰訊投資的邏輯時表示:“騰訊投資從來不是單一的財務投資,而是集產業投資、戰略投資和財務投資的綜合考慮。”
披露顯示,在騰訊C輪戰略投資匯智控股后,匯智控股與騰訊云達成云端協同,共建中臺生態體系。其中,基于“數據中臺” 和“AI中臺”的數據治理和知識圖譜能力,匯智控股在底層技術方面為騰訊云提供基礎組件。
此外,在某市超腦數據中臺項目中,匯智控股與騰訊云合作后,在短短三個月內完成了56家委辦局的數據對接,入庫了27億條核心的平臺數據。
由于與巨頭的合作,匯智控股業績快速增長。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4年前6月,匯智控股營收分別為10.43億元、12.69億元和14.62億元、5.65億元;相應凈利潤分別為-25.02億、16.38億、3.18億和-0.99億元。
與此同時,2021年-2024年前6月匯智控股毛利率高達50%以上,分別為61.05%、53.24%、50.11%、50.63%。但公司凈利率則有波動,分別為-239.83%、129.02%、21.78%、-17.46%。
估值達15億美元,旗下明略科技曾陷裁員風波招股書顯示,截至IPO前,匯智控股經歷了6輪系列融資 ,2024年1月最后一輪的投前估值為15億美元,為行業獨角獸。與此同時,最高入股成本高達23.9695美元/股。
匯智控股創始人為吳明輝,擁有北京大學數學學士學位、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目前正在北京大學攻讀電子與信息博士學位。招股書顯示,他在軟件開發和算法研究領域有20多年的經驗。
不過,15億美元獨角獸之下,《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10月,匯智控股控股的明略科技曾陷裁員風波。
據藍鯨財經報道顯示,明略科技2022年以來已進行了多輪裁員,多部門人員砍半或全線被裁,其中不少員工被裁員后在當時未拿到賠償金,已有多位員工向明略科技提出勞動仲裁。
藍鯨財經曾聯系到明略科技員工核實了該事件,該員工稱自己因遭到裁員,正在向有關部門申請裁決,裁決結果會公布。其透露,已知與自己情況相似的還有幾十人。
另據報道,明略科技走向裁撤之路,背后的核心原因是在經濟逆風影響下,多年積累的消費級、企業級客戶最終選擇減少數字化的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騰訊投資的數據服務商“匯智控股”(明略科技)啟動裁撤計劃之后,面臨業務調整,推遲上市計劃。
而在2020年完成5億美元E輪融資后,匯智控股(明略科技)就進入上市籌備階段,計劃沖刺 IPO。彼時,匯智控股(明略科技)稱 “上市地點還未確定”。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