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人工智能衰老檢測獲國家級標準,深度甲基助力技術規范化

人工智能衰老檢測獲國家級標準,深度甲基助力技術規范化

新火種    2024-12-03

2024年11月5日,中國衰老研究領域迎來重要里程碑。由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和中國抗衰老促進會聯合發布的《衰老標志物人工智能數據模型建立與應用指南》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并于2024年12月1日開始實施。

衰老是一種復雜的生命現象,人工智能在衰老標志檢測領域的應用方興未艾。為規范新技術的應用與推廣,此次發布的《衰老標志物人工智能數據模型建立與應用指南》全面涵蓋了模型數據收集、特征提取、模型優化、應用場景及隱私與安全保護等關鍵環節。作為中國首個衰老標志物數據模型標準,它將有效規范和指導AI在衰老標志物篩選中的應用,確保科學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作為該標準的起草單位之一,深度甲基(DeepoMe)憑借在表觀遺傳學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方面的技術優勢,開發出基于DNA甲基化的多維度衰老檢測方案。該方案能通過唾液樣本實現對器官衰老和衰老標志特征的精確量化檢測,并借助AI提供個性化衰老干預方案。

衰老檢測技術如同一棵枝繁葉茂的"科技樹",深度甲基正在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2013年是關鍵的一年:科學家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發表了衰老標志特征研究,為衰老表征量化奠定了理論基礎。同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團隊發表了DNA甲基化時鐘算法,為生物學年齡研究提供了技術支撐。在這一階段,深度甲基原創團隊致力于全血與唾液DNA甲基化信息的比對和數據庫構建。2023年,斯坦佛大學團隊在Nature發表了基于AI的器官衰老框架技術,深度甲基隨后在國內推出了基于唾液DNA甲基化信息和衰老大模型的器官衰老檢測技術。2024年,哈佛大學團隊與深度甲基同步發布了基于DNA甲基化信息的多維度衰老檢測框架,成功將器官衰老分析擴展至信號通路等高維度特征。目前,深度甲基的解決方案是全球首個將衰老標志特征(Hallmarks)直接檢測技術實現產品化的系統。

近期,深度甲基在多個重要學術會議展示其工程化應用成果:9月22日,在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暨創新醫療峰會發表"人類衰老大模型:功能醫學應用框架";10月19日,在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中醫藥工程分會年會發表"人類衰老大模型:中西醫融合應用框架";11月1日,在西湖大學與《CELL》出版社聯合舉辦的衰老生物學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信號通路衰老時鐘:一種從分子、細胞器到器官的多維度衰老檢測系統"。在11月15日舉行的首屆國際抗衰老與康壽科技大會上,深度甲基發布了多維度衰老檢測與AI健康導航圖合作計劃,引發廣泛關注。深度甲基首席科學家熊江輝博士榮獲《康壽科技獎 匠心人物獎》,彰顯了公司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