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兩個月內股價翻番!埃夫特更新人形機器人“進度條”,樣機尚未面世業績仍虧損

兩個月內股價翻番!埃夫特更新人形機器人“進度條”,樣機尚未面世業績仍虧損

新火種    2024-12-03

人形機器人概念已經在資本市場“造福”了不少相關企業,埃夫特就是其中一家。從今年9月底大盤瘋漲到現在,兩個月的時間里,埃夫特股價翻了一倍還多。11月25日,其股價再次乘著人形機器人的東風大漲超14%。上周,該公司剛剛公布人形機器人的研發進展,預計明年上半年發布樣機。

埃夫特屬于中國工業機器人第一梯隊企業,而這么多年來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形勢也是喜人的,尤其是國產機器人市占率迅速提高。但由于市場競爭激烈,研發投入高,虧損成了埃夫特多年以來的“心病”。如今,埃夫特進軍人形機器人市場,雖然符合當下的行業發展潮流,也意味著恐怕更高的研發投入和成本。

業績多年虧損

11月25日,人形機器人概念股拉升,埃夫特大漲14.16%,富臨精工漲7.75%,儒競科技漲8.79%,麥迪科技、軟通動力等走高。不過11月26日有所回調,其中,埃夫特跌5.2%,富臨精工跌5.05%,儒競科技跌2.77%,麥迪科技跌3.98%,軟通動力跌4.49%。

記者注意到,從今年9月底大盤瘋漲到現在,兩個月的時間里,埃夫特股價已經從9月25日的收盤價7.84元/股漲到11月26日收盤的16.58元/股,翻了一倍還多。這其中有大盤的因素,也有人形機器人和機器人概念的緣故。

埃夫特本身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機,以及系統集成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而我國從2013年起就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應用市場,所以該公司其實處于一個藍海市場。據MIR睿工業統計數據,中國2023年上半年和2024年上半年機器人銷量分別為13.4萬臺和14.1萬臺。

而近些年,隨著國產品牌機器人產品競爭力的不斷突破疊加新能源相關戰略新興行業帶動與傳統行業中政策推動的影響,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持續走高。2019 年,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為31%,到2023年增加至45%,2024年上半年,據MIR睿工業相關數據,國產機器人企業市場占有率已經突破50%。

然而,從埃夫特這幾年的財報數據來看,該公司的表現并不樂觀。不久前,埃夫特公布的2024年三季度財報顯示,當季實現營收3.38億元,同比下降36.49%,虧損2258.47萬元;前三季度營收為10.18億元,同比下降28.61%,虧損1.05億元。

據埃夫特公告,第三季度公司工業機器人出貨量較上年同期有明顯增加,但受市場競爭加劇和市場需求變化帶來的產品結構變化的雙重影響,以及公司海外系統集成業務受海外汽車主機廠客戶投資計劃推遲,及在手項目延期執行,以及上年末處置巴西子公司控制權影響,收入規模下降。

其實虧損已經持續多年。埃夫特2020年正式登陸A股市場,上市后發布的年度財報均顯示虧損,2020年-2023年,虧損額分別為1.69億元、1.93億元、1.73億元和4744.8萬元。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了這么多年,其實當下的應用范圍是非常廣泛的,但由于整體上還處于推廣和普及期,當前還是以獲得客戶和占領市場作為主要方向,所以各家的售價和投入不成正比;與此同時,工業機器人競爭也非常激烈,企業要獲取更多利潤還是要看規模及后續服務,服務和規模會是這個行業后續盈利的一個大方向。

在今年半年報中,埃夫特也指出,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正處于行業競爭加劇,國產品牌利用國產替代的窗口期與進口品牌搶占市場份額的階段,價格競爭極為激烈,若公司無法應對這種市場競爭,將面臨市場價格下滑、毛利率下降或市場份額下降、產能利用率不足的風險。

追逐人形機器人風口

多年虧損,促使埃夫特不斷調整自己的市場戰略。

2021年開始,埃夫特采用聚焦戰略,即公司所有資源圍繞戰略主航道機器人業務布局,收縮業務領域,不做短期行為和盲目擴張,明確機器人業務作為整個埃夫特的核心業務,不斷夯實機器人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看來,埃夫特的戰略調整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21年,埃夫特機器人整機業務的營收為3.99億元,到2023年,這部分業務的營收已經增長為8.55億元。

與此同時,埃夫特也在追逐風口。日前,埃夫特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與國家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蕪湖市科創基金共同出資,設立了啟智(蕪湖)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該公司的研發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自主人形機器人開發、靈巧手項目、IDE項目、EBOX項目等,其中,人形機器人樣機目前仍在研發中,預計2025年上半年會發布相關樣機。

其實不只是埃夫特,隨著人形機器人概念的爆火,不少機器人產業鏈端的企業紛紛將觸手伸向這一領域。在不久前舉辦的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兆威機電正式推出其最新科研成果——手指集成驅動的高可靠靈巧手;今年6月,億嘉和曾在回應投資者有關“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提問時透露,其已開發輪式、掛軌、輪足等形態的機器人,在“人形機器人”軟硬件及落地場景相關領域也已開始布局,并正在積極探索……

在張毅看來,對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本身就深耕機器人產業的企業來說,布局人形機器人還是有很大優勢的,一種是技術和人才積累的基礎,本質都是技術型和人才密集型行業,需要很強的技術和人才儲備;其次是客戶的前期沉淀基礎和市場的認可基礎,這些企業在前期布局市場的同時,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口碑和市場認知,對于拓展未來客戶有一定的沉淀基礎。

至于未來進入人形機器人市場,埃夫特的具體方向和應用場景是什么,《華夏時報》記者采訪了該公司方面,截至發稿,對方未給出回復。

“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比較多,總體來說基本上分為兩大場景,一個是工業場景,另外一種是服務場景。在工業級應用這塊,人形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理論上有一定的分工,人形機器人解決的更多是靈活性、個性化的問題,以及替代人工的方向,而工業機器人更多還是解決工業的底座基礎以及標準化的問題。”張毅說。

只是,埃夫特需要考慮的是,人形機器人同樣是高投入、回報周期長的產業,鑒于當前的虧損情況,該公司在業績方面要做好心理準備。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