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強化“三投”能力引導資本向優質科技產業集聚

強化“三投”能力引導資本向優質科技產業集聚

新火種    2024-12-03

11月22日,在2024年證券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金圓集團杯·證券業金牛獎頒獎典禮上,興業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華輝發表了題為“積極踐行金融報國使命 促進‘產業-科技-金融’良性循環”的主旨演講。楊華輝表示,在當前形勢下,為推動科技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資本市場需更有效地利用其投資融資功能及促進價值發現的獨特作用,同時增強在“投行、投資、投研”三個關鍵領域的專業能力,從而引導資本更多地向優質科技產業集聚。

科技創新離不開金融助力

楊華輝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取得明顯成效,創新發展正展現出強大動能和廣闊前景。與此同時,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還需要“產業-科技-金融”良性循環、久久為功。

“從歷史發展來看,科技創新離不開金融助力。”楊華輝認為,與其他融資方式相比,資本市場可以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今年以來,隨著新“國九條”出臺,特別是近期一攬子增量政策的積極效應持續顯現,各方預期和信心明顯增強,資本市場回暖向好,展現出很強的韌性,為資本市場進一步發揮獨特功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條件;同時,科創“十六條”等政策加快落地實施,也為資本市場更好服務科技強國指明了方向。

在楊華輝看來,新形勢下,服務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資本市場更好地發揮投資與融資、促成價值發現的獨特功能,提升“投行、投資、投研”三個方面的專業能力,引導資本更多地向優質科技產業集聚。

首先是提升投行專業能力,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工具,幫助科技創新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擴大融資規模、降低融資成本,并最終促成整個產業升級轉型。

其次是提升投資專業能力,發揮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產業引導基金的作用,著力培育和壯大耐心資本,引導更多有著較高風險容忍度且對資本回報有著長遠期望的長期資本陪伴科創企業成長。

最后是提升投研專業能力,發揮估值、定價專長,在有效甄別遴選優質科創企業的基礎上,引導資本向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領域傾斜配置,同時提升投資者的投資回報率與積極性。

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擔當

“證券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主體、資本與實體經濟之間的橋梁,在促進‘產業-科技-金融’良性循環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楊華輝表示,興業證券作為國有證券金融機構,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擔當,主動服務科技創新類企業高質量發展。在會上,楊華輝分享了興業證券踐行金融報國使命,立足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服務科技創新企業的實踐經驗。

楊華輝介紹,在投行業務方面,興業證券已累計幫助科技類企業實現股權融資規模超過1200億元,幫助58家科技型企業實現上市,有13家在科創板上市,包含全國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福光股份,全市場第五家“A拆A”上市企業廈鎢新能,全國首批北交所上市項目龍竹科技,全國首單采用“QFII基金+境內資管計劃”模式進行IPO戰略配售的臺資企業廣東中山華利集團,全國首家標的未退市的“A并A”佛山照明,創業板注冊制實施后全國首家詢價發行的電商服務商青木股份等多個代表性項目。已累計完成科技類企業債券融資規模800多億元,累計承銷知識產權ABS項目13個,融資規模接近25億元,包括全國首單專利許可知識產權ABS,這是我國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的成功案例,獲評去年交易所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典型案例,開辟了全新的知識產權證券化融資服務模式。公司利用“金種子”計劃培育潛力科創企業,設置“精選池”和“金種子池”對企業進行分層培育,調動集團內外資源,陪伴企業成長。同時,公司負責經營的海峽股權交易中心近年來著力建設的“專精特新”專板于今年4月正式開板,精準聚焦創新型小微企業提供針對性服務,截至目前累計入板企業已達269家。

在股權投資方面,興業證券積極響應國家“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優化產業投資基金功能”號召,截至目前,興業證券集團旗下私募股權投資管理平臺累計管理與服務基金35只,基金認繳規模超200億元,累計投資新能源、計算機、先進制造等領域優質項目138個,幫助16家高科技成長型企業成功上市。興業證券還分別與福建省內的莆田國資、漳州國資以及山東省國資合作設立3只母基金,不斷聚攏和吸引耐心資本,發揮“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此外,創新性地設立了系列專精特新股權投資基金,摸索出一條助力福建各地“專精特新”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和對接資本市場的路徑。目前已分別與寧德、龍巖、福州等地合作設立了三只專精特新系列基金,后續將和更多的地市合作推廣該模式。同時,2020年以來,興業證券運用自有資金,以直投形式投資科技類企業33家,躋身2024年新質生產力投資機構軟實力知名榜單,這是興業證券以實際行動詮釋金融對新質生產力之服務價值的重要體現。

在投研支持方面,公司將資本市場專業研究能力作為服務科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023年以來累計完成新質生產力領域相關行業報告2400余篇,為300多家科技型上市公司提供行業深度研究服務,獲得客戶一致好評。同時,公司著力研究前沿產業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形成智庫專報,對未來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助力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

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楊華輝表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需要金融行業擔當盡責,更需要各界共同關注和參與。各行業機構應攜起手來,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專業優勢和功能,各盡其責、通力合作,共同構建“產業-科技-金融”良性循環,凝聚創新型國家建設合力,為金融強國建設發揮中國資本市場應有作用。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