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絲路電商”為載體打造全球跨境電商生態鏈——黃仁偉教授在“跨境電商”專題論壇的演講
思想者小傳
黃仁偉,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上海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
近年來,世界經濟總體低迷、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盛行等因素對傳統商品貿易形成阻礙?!敖z路電商”的興起,是貿易業態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增長率和占比遠高于一般跨境電商,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以“絲路電商”為載體,中國已成為全球跨境電商生態鏈最為完整的國家。比如,以“絲路電商”為主體的貿易伙伴和銷售網絡覆蓋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倉超過2500個,電商獨立站超過20萬個,物流、支付、快遞等第三方服務商的全球客戶數十萬個;“絲路電商”產業園超過1000個,功能包括物流、支付、金融、報關、孵化、信息等綜合服務,貨物貿易、數字貿易、服務貿易“三位一體”新業態初步成形。
同時,相關企業主體數量呈高速增長態勢。2023年,商務部統計“絲路電商”企業有12萬家,海關統計為6.5萬家;廣東、浙江、山東、江蘇、福建、上海等沿海地區的“絲路電商”貿易額,都有3000億元至1萬億元的規模。
2023年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把“絲路電商”列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之一。新形勢下,“絲路電商”與“一帶一路”、電子商務、市場規模等優勢結合,將形成新的紅利、更大的機遇。
探索產業鏈、供應鏈和資金鏈“三合一”路徑
“絲路電商”為跨境電商提供強大動力,跨境電商為“絲路電商”開辟廣闊前景。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15.6%。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7578.3億元,占出口總值的4.1%。由此,形成打破貿易保護主義壁壘的兩把利劍。
“絲路電商”是“一帶一路”與跨國電商相結合的國際貿易新業態,是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與傳統商品貿易相結合的新模式,是產業鏈、供應鏈和資金鏈“三合一”的新路徑。從全球市場格局的發展趨勢看,“絲路電商”創新貿易規則,使發展中國家和“全球南方”獲得更加公正的國際貿易秩序,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近年來,在全球產業鏈重構和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下,中國在美國和歐盟市場的份額有所下降。以歐美市場為主要出口對象的上海口岸,遭遇多年未見的市場“寒流”。從全局發展的需要出發,國務院批復上海市率先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以下簡稱“先行區”)方案。
上?!跋刃袇^”方案包括擴大電子商務領域的開放度,營造先行先試環境,大力推進國際和區域交流合作,《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自由貿易協定(FTA)、《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和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國際經濟合作機制得到進一步落實。上海“先行區”的成功運行,有助于提升中國在全球數字貿易領域的話語權,把制度型開放具體體現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領域。
2023年以來,國務院辦公廳、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等有關部門連續下文支持“絲路電商”的發展,覆蓋退稅、知識產權和品牌保護、產業鏈和產業帶、拼箱作業、線上電子稅務、跨關區退貨、內外貿結合電商、先行區體制機制創新等多方面、多領域。在中央的推動下,各省也紛紛出臺有關“絲路電商”的發展規劃和激勵政策。概言之,“絲路電商”發展初步具備市場動力、良好環境、規范體系、政府支持等有利條件。上海需要承擔先行先試的歷史重擔,以“先行區”為全國乃至國際社會提供經驗和范例。
上?!跋刃袇^”的一個重要功能是提出“絲路電商”的行業標準規范,與制度型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同步并行。到去年底,在絲路電商領域出臺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等共計100余項,涉及風險評估、供應鏈安全、數字化通關、知識產權鑒定、海外倉運營、品牌出海、經營規范、售后服務、平臺服務、人員培訓、包裹檢測、物流信息等各領域規則和標準。對這些標準進行統一規范,可以為“絲路電商”規范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朝著更開放、高質量以及本地化的方向發展
盡管“絲路電商”取得積極進展,但仍面臨一些挑戰。
從宏觀上看,全球經濟復蘇艱難制約產業擴張,地緣政治風險的不確定性上升,貿易保護主義和國際資金短缺尚未好轉。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報告,2023年全球發布了3000項貿易限制措施。同時,各國數字貿易水平參差不齊、能力不平衡、利益訴求不一致,由此造成國際規則門檻抬高,跨境電商難以達成共識。中國雖然有最大的國內電子商務市場,但在國際市場上缺乏規制話語權,發展“絲路電商”難免受到壓力。
從微觀上看,盡管中國電商“出海四小龍”(SHEIN、速賣通、Temu和TikTok Shop)增長迅速,但與亞馬遜等全球電商巨頭相比仍有距離。同時,“出海”平臺受到的歧視性監管有所增加。各國利用法規和市場準入原則查處所謂“漏洞”,如數據安全、危害青少年、信息操縱、沖擊本土市場等,對中國電商平臺進行有形或無形的壓制。
有鑒于此,“絲路電商”必須在現有的發展基礎上朝著更開放、高質量以及本地化的方向發展。未來幾年,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改變“中國制造—亞馬遜銷售”的模式,重構全球跨境電商發展格局。其中,最主要的是推動平臺出海與構建全托管模式。中國電商平臺面臨打壓是現實,我們必須奮力追趕,除此別無他法。比如,深圳創新全模式陽光化公共服務平臺;杭州擁有全國2/3的平臺,創新“一點退全國”的跨關區退貨新模式;寧波創新電商出口前置倉監管新模式;成都發布“跨境電商9810模式”退稅標準流程,等等。這些創新模式引導“絲路電商”市場迭代更新,促進供應鏈和產業鏈結合,降低企業出海的門檻和成本投入。
二是推進人工智能與“絲路電商”的結合,促進“絲路電商”生態賦能全鏈路。所謂全鏈路特指供應鏈端(設計、生產、倉儲、物流)、運營端(文案、營銷、廣告、客服、售后、直播)、消費端(選品、價格)的三端一體化。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迭代,賦予“絲路電商”創新勢能和潛力;人工智能技術引領“絲路電商”跨越式發展,以適應海量數據支撐的數字化新商業模式。“絲路電商”的新質生產力就在于數據化能力和數據供應鏈,能夠在所有環節共享數據紅利,從而形成從單點到多元化場景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
三是加快形成“絲路電商+產業帶”組合,打造新型跨國產業體系。“絲路電商+產業帶”是新業態和優質供應鏈的結合,有助于打造創新型產業體系。目前,B2B(企業對企業)運營方式正在促進傳統產業組團出海,加快園區建設,推動外貿數字化升級,發展“絲路電商”產業帶。自2015年杭州建立首個跨境電商綜試區起,到2024年全國共建有165個綜試區,形成各具區域專業化特征的電商生態。未來,應進一步加深平臺與產業鏈合作,制定產業帶規劃,結合本地特色產業,建立“產業帶企業”清單,形成一批跨境電商特色產業帶。
四是參與國際監管跨境數據流動治理。“絲路電商”離不開跨境數據流動。下一步,應擺脫數據跨境流動的困境,有序打破數據流動壁壘,縮小治理訴求差異,降低跨境數據判定難度,改變稅收征管制度滯后狀態,并扭轉國際規則碎片化的趨勢。
五是“絲路電商”亟須強化國際物流供應鏈控制力。物流集中度較低,大體處于散亂競爭狀態,海外物流控制力弱,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不足,成為“絲路電商”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中國在國際貨運物流市場上需求量大、對外依存度高,應進一步打造強大的國際物流網絡,培育一批具備整合全鏈條能力的物流供應鏈企業,提升物流供應鏈的國際組合能力,逐步取得國際物流定價權。
六是出海服務本土化是“絲路電商”獲得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本土化運營需要全鏈路資源,以“聯合艦隊”整體戰斗力拓展全球市場,需要跨境支付服務、出海合規服務、技術出海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耙粠б宦贰惫步▏以诤弦帢藴省⒉淮_定性、國際運營經驗、服務競爭力上存在差異,在海外用工、匯兌管制、稅務合規、平臺監管、知識產權與品牌等方面還存在各種風險。下一步,要深化跨境電商的全鏈路深度本土化趨勢,加強本土運營能力建設,包括前端運營、后端供應鏈、企業管理的深度融合、雙向滲透。
七是與“綠色絲路”并行發展,提升“絲路電商”綠色競爭力。綠色貿易正在成為國際貿易的發展方向,并與數字貿易相結合塑造出“絲路電商”的新賽道。目前,中國在世界市場上的新產品,如新能源車、小眾體育運動設備、可穿戴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綠色環保材料、綠色能源設備、電動工具套裝、柔性生產機械等,特別適合“絲路電商”的運營方式。要注重構建與完善“絲路電商”綠色供應鏈,包括綠色采購、綠色制造、綠色營銷、綠色物流、綠色回收等。
八是以“絲路電商”為尖兵,優化中國式跨境電商全球服務。全球化與本土化相結合的中國式物流服務商,應具備數字化信息系統、海外倉儲物流網絡、高效本土配送能力和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繼而形成供應鏈優勢、技術算法優勢、國內運營經驗、出海電商價值鏈等。這種主導地位會經歷從國內市場出發、經由“一帶一路”到全球市場的三段式階梯發展。它既有縱向深化,如跨境支付、營銷、產業帶等,又有橫向拓展,如平臺合作、對外投資并購等,進而形成縱橫交錯的電商貿易網絡?!敖z路電商”帶動內外貿一體化,包括形成全球市場與中國市場的紐帶,從貿易型企業到產業帶、企業群的轉換,從地方特產到全球知名品牌的升級,最終推動形成面向世界各大洲的產業帶。
概言之,“絲路電商”的發展路徑具有“五化”特征,即數字化、本土化、園區化、綠色化、全球化。這是“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可以帶動中國對外開放新格局向縱深發展。由此,“絲路電商”、企業出海和“一帶一路”將構成掎角之勢,成為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動發展的重要引擎。
(文章來源:解放日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