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AI大模型……海曙科技成果亮相“互聯網之光”
11月19日,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拉開帷幕。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藍卓數字科技、可之科技、綠色理想4家海曙科創平臺及科技企業赴會,涵蓋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數字化轉型等領域。
人工智能是本屆“互聯網之光”博覽會的展示重點。借助這一平臺,聚焦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高科技企業可之(寧波) 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攜最新款大語言模型產品“EnableMath教育大模型”,進行全球首發亮相,并入選本屆博覽會十大首發成果。
據介紹,EnableMath教育大模型基于可之科技獨創的計算精確、邏輯嚴謹、可在線學習自主迭代的Symbolic Pretrained Transformer (SPT) 技術而打造,具有AI批改、AI講題、AI答疑、AI命題四大核心能力。
當面對教育領域特有的復雜版面手寫文字識別、復雜圖形解析、數理邏輯等場景時,該教育大模型將為學習者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與服務,由此滿足學校和家庭等場景下的日常學習與考試等需求,為教育事業提質優化賦能。
“你好NAVIAI,我想要一個盲盒。”另一邊,由海曙科創平臺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自主開發的人形機器人,通過抽盲盒這一備受當下青年群體歡迎的方式,與觀眾進行互動。現場,身披綠色“皮膚”,身高、體重皆與普通人接近的人形機器人,在聽到指令后,當即從貨架上取出一款盲盒產品,隨后穩穩地放到桌上。
這款名叫“領航者2號NAVIAI”的人形機器人剛于3個月前發布。在算法、AI等技術支持下,它的AI算力達到275Tops,即每秒擁有275萬億次運算的能力,同時具有環視多目、深度相機、六維力力矩、觸覺、慣導等多模態感知能力,具備全身協調穩定行走、通用高精智能操作等能力,由此可開展包括人機自然交互、環境語意導航、復雜場景操作、動態伺服控制等方面的具身智能作業。
據悉,本屆博覽會設置五大活動板塊,包括展覽展示、新產品新技術發布、產業人才引智、產業合作對接、“新光”系列推介,通過“線下實景+線上云展”的方式,全面展示全球互聯網的最新發展成果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吸引來自53個國家和地區的665家中外企業與機構參展。
(全媒體記者崔寧 通訊員蔡尚容)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