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加緊構建新一代核心交易平臺,第四屆分布式轉型高峰論壇帶來哪些核心分享?
11月29日訊(記者 林堅)久違的“924”行情令人印象深刻,也對券商核心交易系統容量、性能、可靠性和擴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系統升級和采用創新技術的替代方案變得刻不容緩,尤其是構建具有強大競爭力的新一代核心交易平臺成為當務之急。在11月29日第四屆分布式轉型高峰論壇上,華銳技術攜手數十家券商、華為等機構再度帶來了最新的思考。
過去的三屆論壇,都對證券行業交易體系的變革之路進行了探討,尤其是核心交易平臺的發展進程(可參見2023年《金融信創正突圍:下一代核心交易平臺應具備哪些優勢?如何賦能數字化轉型?行業帶來最新思考》報道)。到了今年,隨著證券業需求端的驟然提升,新一代分布式信創核心交易系統大規模建設開始起步,這也體現在今年論壇的觀點輸出中。據記者在現場采訪并梳理,今年的核心觀點與反映出來的趨勢主要有:
如何持續優化交易系統,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確保在極端市場條件下仍能穩定運行,如何打造大行情下強競爭力的交易系統,成為IT系統正在統籌完成的課題。今年,論壇以“大行情下如何打造強競爭力的新一代核心交易平臺”為主題,圍繞“高可靠、高性能、全信創”的關鍵技術特性,探討如何應對市場挑戰、把握發展機遇,共同建設更加先進和穩固的交易基礎設施。
記者在近年來的跟蹤報道中感受到,證券行業正站在變革的十字路口,信創改造與數字化轉型已不再是一種選擇,而是關乎證券企業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然之路。
華銳技術專注于分布式低時延基礎技術的研發,是中國證券行業第一家專注于分布式低時延基礎技術研究的機構。在今年論壇上,華銳技術董事長鄒勝分享了他的觀察,他提出,新一代建設正當其時,與趨勢同行,要打造世界級核心交易系統。
趨勢何在?鄒勝總結為三個關鍵方面:分別是財富管理業務升級的需求、系統生命周期迭代的規律以及信創替代的要求。他認為,在這種驅動力下,當前證券行業分布式架構轉型技術路線競爭已經結束,邁入下一個發展階段,即工程化和產品力的比拼。
展望未來,鄒勝深感歷史上任何重大的轉型都離不開敢為人先的先行者,公司也將在未來與行業各方展開更深入、更全面的合作,通過架構創新,重構技術底座和核心應用,產業鏈深度協同,實現先進替代。
據鄒勝介紹,八年來,通過專業和專注的努力,華銳技術成功推動了證券行業向分布式架構的轉型,為客戶創造了強大的競爭力和商業價值。公司已與40多家機構交易柜臺合作,實現了對TOP20券商90%的覆蓋率,并推出了新一代分布式低時延零售核心交易平臺、全球交易平臺、新一代信創專業(機構)交易平臺。
作為證券行業IT投入大戶的代表券商之一,華泰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陳天翔表示,交易系統不僅關乎客戶體驗,更直接影響到公司的業務連續性和市場競爭力。如何持續優化交易系統,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確保在極端市場條件下仍能穩定運行,如何打造大行情下強競爭力的交易系統,是每一位證券人必須深思并付諸實踐的重要課題。在金融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只有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只有開放合作共享共贏,才能在未來競爭中占據先機。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上線的國泰君安證券、國信證券新一代信創分布式低延時核心交易系統交易速度提升二十倍以上,吞吐量提升了上百倍,華銳和華為都是共同承建方。在論壇上,華為公司副總裁、數字金融軍團CEO曹沖也分享了自己看法。
曹沖談到,數字化轉型已不再是一種選擇,而是關乎證券企業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然之路,這需要我們在戰略規劃,核心系統重構、數字平臺升級,敏捷響應與能力提升等方面,開展行動、做出努力。公司會不斷深入理解金融行業的業務挑戰,堅持在基礎設施硬件、云、大數據、AI等核心技術上的投入,持續創新,為金融行業的數智化轉型提供體驗更好、性能更優、競爭力更強的產品與解決方案。
本次論壇為行業內外的專家和從業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共同探討了在大行情下如何打造具有強大競爭力的新一代核心交易平臺。通過深入的技術解析、實踐經驗分享和創新解決方案的展示,與會者對下一代核心交易平臺的發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技術變革進入第三階段
整體而言,我國證券行業經歷了三次重大的交易技術變革。
第一次是營業部時代,第二次是集中式架構時代,第三次是以分布式轉型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變革。
目前來看,分布式低時延技術在全球資本市場漸成主流,而整個中國證券行業尤其是大中型的券商還是集中式主機系統占據主導地位。分布式技術可以使系統性能可以大幅提高50到100倍,成本可以降低三分之二,如果全行業把集中式主機系統全部替換掉,將帶來不可估量的價值。
為何當前要如此重視變革?綜合記者采訪來看,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系統更新周期,行業系統的生命周期約為20年,當前系統已到換代的階段;二是地緣環境博弈背景下,關鍵基礎設施的國產化至關重要,行業有相關指導時間要求;三是業務驅動力,大行情來臨之際,現有基礎設施對大行情的支持不夠,容易出現堵單等問題,尤其是證券市場總體交易規模快速提升,要求核心交易通道具有更大承載能力和擴展空間。
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統建設對證券公司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對于券商而言,當前,新一代交易系統的升級改造已是落實以客戶為中心、構建差異化競爭力的業務目標,以及建設一流投行、發展數字金融的導向目標,獲得業務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
截至目前,證券行業正逐步采用分布式架構以提高核心交易系統的處理能力和靈活性。這種架構轉型被視為實現金融核心系統自主可控的最佳路徑,并有望帶來規模效應。通過復盤華銳技術的發展史,成立八年以來,公司致力于推動證券行業的分布式轉型、低時延革命及國產化替代三大技術趨勢。
就在今年論壇期間,華銳技術也進行了最新核心交易平臺系列產品發布。這些產品旨在提升交易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同時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華銳技術首席產品官茅冬琳以“流暢交易,輕松運營,穩健運維-華銳T7新一代核心交易產品體驗”為題,分享了華銳T7的產品思考和建設進展,提出了華銳T7的目標不僅僅是老柜臺的信創替代,更要打造零售業務海量客戶、極大并發場景下的性能最快、運行最穩、成本最省、最好用的新一代核心交易平臺。
據茅冬琳介紹,華銳T7為投資者提供“快、準、穩、全天候”的交易體驗,通過“易用、透明、高效”實現輕松運營,同時大幅升級了運維功能,使得發布部署、升級擴容、每日運維、運行監控、應急處置等環節的效率和健壯性均有效提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穩健運維。
會上,華為數字金融軍團證券首席架構師毛飛也展示了華為自主創新數字底座,在計算、網絡、數據庫、安全防護等多方面服務證券行業深化交易升級。
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統建設路徑分享
2023年6月,中證協發布的《證券公司網絡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計劃(2023-2025)》要求,“積極從集中式專有技術架構向分布式、低時延、開放技術架構轉型”“加強核心系統的技術攻關,鼓勵有條件的證券公司積極推進新一代核心系統的建設”。在過去的這些年,行業也在不斷地摸索。綜合判斷,未來3到5年證券行業有望完成這種變革。
在今年論壇上,國信證券金融科技總部交易系統開發部總經理李鋒分享了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統建設的實踐經驗。他強調了在大行情下,核心交易系統的容量、性能、可靠性和擴展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國泰君安證券信息技術部系統架構師周星寶介紹了新一代核心交易平臺上線兩年來穩定高效運行的經驗和實踐,成功地應對了本次大行情的考驗。中信建投證券信息技術部高級副總裁李勝濱則分享了專業交易系統信創建設的實踐經驗。
華銳技術聯席CTO洪磊明主持了關于系統解耦與交易總線建設的專題討論。與會專家就如何通過系統解耦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和可維護性,以及如何構建高效的交易總線進行了深入交流;華銳技術CTO趙楠就高性能、高可用與故障恢復進行了深度解析。
新技術的革命和替代過程中,市場競爭激烈且慘烈。一些傳統供應商在轉型追趕,新的引領者憑借新的底層技術帶來更好的業務體驗。大行情來臨之時,交易量成倍提升,投資者開戶蜂擁而至,記者了解到,華銳技術所引領的分布式架構具有水平擴展的優勢,通過增加集群的節點數量,可以快速地實現在線擴容。華銳分布式技術實驗室主任何志東對新一代交易系統的部署、水平擴容與降本增效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基于這種技術的創新成果,華銳技術交易清算產品線負責人何磊在本次論壇上詳細介紹了華銳核心交易平臺的最新進展與路線圖。他強調,下一代核心交易平臺應具備以客戶為中心的實時交互與綜合服務能力,支持全量交易與非交易業務,以及個性化配置與服務,同時可擴展連接全球主流交易市場。
華銳技術基礎軟件技術總監曉鵬介紹了軟硬融合、極致性能的FPGA交易行情解決方案,該方案旨在通過硬件加速提升交易行情處理的速度和效率。華銳技術行情交付總監文愷提出了建設公司級行情平臺以應對大行情挑戰的解決方案。他強調了在大行情下,行情平臺的穩定性和處理能力對于證券公司的重要性。
華銳技術風控產品經理陳靜也介紹了新一代核心交易平臺與公司級異常交易監控建設的解決方案。她指出,隨著交易量的增長和交易復雜性的增加,風控系統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