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瓜分”谷歌、百度背后:AI搜索的爆火與焦慮

“瓜分”谷歌、百度背后:AI搜索的爆火與焦慮

國際金融報    2024-11-30

  智能硬件風靡一時之后,炙手可熱的生成式AI概念又在搜索引擎領域尋求落地。

  近日,繼搜狗輸入法基于混元大模型推出AI搜索功能后,360緊跟步伐,上線全新的生成式AI搜索產品——“納米搜索”App。

  時間再往前推,10月底,谷歌宣布將其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Gemini整合到谷歌地圖應用中,以更好地處理開放式搜索查詢。相隔不到一分鐘,OpenAI宣布ChatGPT增加AI搜索功能。與此同時,以知識問答社區起家的知乎也在“知乎直答”產品中上線了“專業搜索”功能。

  搜索引擎作為互聯網世界的流量入口,歷來是互聯網企業爭奪的戰略高地。在此之前,微軟、谷歌、百度、Perplexity、字節跳動、Felo、Kimi、昆侖萬維、阿里夸克、智譜等眾多國內外企業已競相推出AI搜索產品,以搶占市場先機。

  “到2026年,傳統搜索引擎的數量將下降25%,而AI聊天機器人和其他虛擬代理將搶占搜索營銷的市場份額。”今年初,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曾給出這樣的預測,其副總裁兼分析師Alan Antin指出,自然搜索和付費搜索一直是技術營銷人員的重要渠道,但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崛起,這一格局即將發生深刻變革。

  現如今,無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眾多搜索領域的巨頭與新興創業公司均將AI搜索視為未來發展中的關鍵賽道,一場屬于AI時代的搜索新戰役正以前所未有的熱度席卷而來。

  這也引發了一個亟待探討的問題:在大模型時代的大背景下,AI是否會顛覆現有的搜索引擎市場格局?如果這一變革確實會發生,那么它又將如何重塑這一市場?

AI搜索成焦點

  “截至目前,全球有多少家企業正涉足AI搜索領域?”在月之暗面的Kimi智能助手上提出這樣的疑問,數秒之后,基于對44個頁面的深度分析,Kimi迅速回應道:“鑒于AI領域的蓬勃發展與投資的激增,我們可以合理推測,全球范圍內致力于AI搜索布局的企業數量或許已達數百家之多。”相比之下,昆侖萬維的天工AI面對同樣的問題,并未直接揭曉答案,而是列舉了當前中國境內正在積極籌備的相關企業。

  圖片來源:Kimi

  鑒于AI搜索當下正受到大模型落地應用的熱烈追捧,業界已逐漸形成“無AI,不搜索”的共識。在國內,AI搜索市場正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無論是360、科大訊飛、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百度等互聯網巨頭,還是月之暗面、智譜清言等AI大模型新興勢力,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布局,紛紛推出了各具特色的AI搜索產品。

  回溯過往,美國科技公司仍然走在前列。2023年2月,微軟公司推出了全新的AI搜索引擎Bing及Edge瀏覽器,集成了OpenAI的最新技術。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稱,Bing的日活躍用戶數已突破1.4億大關,一年內活躍用戶數增長超過4000萬。同年5月,谷歌也不甘落后,推出了由生成式AI技術驅動的搜索引擎,并宣稱這是其搜索引擎多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革新。與此同時,諸如Perplexity、Glean等AI搜索領域的初創公司也開始嶄露頭角,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在中國,早在2023年4月,360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祎就曾公開表示,360公司的AI發展戰略將是“兩翼齊飛”,一方面繼續全力自研生成式大語言模型技術,造自己的發動機;另一方面將占據場景做產品,盡快推出相關產品服務。他還指出,360將推出國內首家AI搜索引擎,并基于搜索場景推出人工智能個人助理類產品,將顛覆傳統的搜索模式,為用戶提供更智能和便捷的搜索體驗。

  2023年8月,昆侖萬維正式推出國內第一款融入大語言模型的搜索引擎——天工AI搜索。兩個月后,百度將旗下的簡單搜索升級為AI互動式搜索引擎,在搜索頁面內置文心一言大模型技術。

  近期,在百度第三季度業績會上,據其董事長李彥宏透露,百度App AI功能已覆蓋其月活用戶的近70%,百度搜索上已有超過20%的搜索結果頁面涵蓋AI生成內容,該比例高于上季度的18%。在財報業績會上,百度管理層透露,在百度搜索中,已有約20%的搜索結果是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推算得出。而在今年5月披露的數據,這一比例則是11%。

  目前,除百度、昆侖萬維、360外,淘寶、抖音、B站等已紛紛入局AI搜索,結合自身產品和平臺生態推出AI搜索產品。

  盡管多款AI搜索產品紛紛亮相市場,但有業內人士仍持審慎態度,認為這一產品形態尚未達到成熟階段。知乎創始人兼CEO周源在近期公開場合坦言,當前AI搜索中的幻覺問題雖已顯著減輕,這得益于訓練模型策略的優化與RAG技術鏈路的提升。然而,他同時強調,現有的AI搜索遠未形成清晰定義的最終形態。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全球范圍內,從用戶的使用頻次、覆蓋的應用場景來看,AI搜索仍處于其發展的初級階段。

商業化言之尚早

  當前,多數研究報告傾向于將AI搜索劃分為四大細分領域:垂直領域的AI搜索、獨立的AI搜索平臺、綜合性的AI問答產品,以及嵌入式的AI搜索功能。

  “AI搜索不僅依賴關鍵詞,還具備生成內容、深度理解和場景連接的能力,各大公司紛紛推出自有AI搜索產品以適應市場需求。AI搜索的崛起不僅僅是對搜索算法的優化,更是對用戶信息檢索方式的一次根本性重塑。隨著新玩家先后入場,傳統搜索市場的‘寡頭效應’正在被逐步打破。”一個多月前,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正式發布《AI搜索行業發展報告》指出,AI搜索將重塑行業生態。

  隨著AI搜索成為科技領域的競爭焦點,傳統搜索逐漸退讓,AI搜索則強勢崛起,這一趨勢愈發顯著。回顧歷史,谷歌在上一輪的搜索引擎大戰中,憑借其創新的網頁排序算法和廣告模式,成功問鼎全球搜索市場,穩坐龍頭位置長達20年。然而,隨著用戶搜索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傳統搜索引擎的用戶群體正悄然流失。StatCounter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月,谷歌的搜索引擎市場份額已下滑至86.99%,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在中國市場,這一趨勢同樣明顯。作為搜索引擎領域的先行者,百度長期占據中國互聯網搜索的主導地位。然而,近年來,其搜索業務的市場份額正逐漸受到侵蝕。從財報數據來看,在線營銷收入一直是百度的核心收入來源之一,但近年來,這一板塊的收入增幅卻呈現出下滑態勢。

  百度正在推進大模型對搜索的重構。今年10月,百度宣布人事調動,原CFO羅戎與原搜索業務(MEG)負責人何俊杰角色互換,彼時百度在內部信中稱,未來羅戎將帶領MEG團隊進一步實現AI技術與前端產品的優勢結合,不斷探索開拓AI應用,而本次財報會也是他出任MEG負責人后的首次亮相。

  “我們目前仍處于探索人工智能搜索商業變現機會的早期階段,我們正在按照自己的節奏采取審慎的方式推進。短期內,我們會優先考慮提升用戶體驗,而不是急于進行商業變現。”在前不久的百度財報會上,被問及AI搜索何時能商業化時,羅戎如是回應稱。

  同樣,周源也在近期公開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指出,盡管知乎曾嘗試將知乎直答AI搜索進行商業化探索,但鑒于AI搜索仍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公司當前并未將商業化作為重點發展方向。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