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募資4.52億美元小馬智行美股IPO商業化拐點到來

募資4.52億美元小馬智行美股IPO商業化拐點到來

華夏時報    2024-11-29

  成立八年,小馬智行迎來了發展的關鍵拐點。北京時間11月27日晚,小馬智行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PONY”。

  在擴大發行規模后,小馬智行以每股13美元的定價,發行了20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每份ADS對應1份普通股)達到發行價格區間的上限。籌資規模總計2.6億美元。加之此次通過同步私募配售價值約1.534億美元的普通股,小馬智行本次IPO募資金額可達4.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9億元)。

  資本認可其商業前景

  2016年,前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首席架構師彭軍和樓天城共同創立了小馬智行。目前,其在硅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盧森堡等地設立了研發中心。

  小馬智行業務范圍有三塊,分別是Robotaxi(自動駕駛出行服務)、Robotruck(自動駕駛卡車)和技術授權與應用服務,其中Robotaxi是核心業務,也是小馬智行投入最多的領域。

  在核心業務上,小馬智行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運營超過250輛無人駕駛出租車。其中,北京、廣州、深圳已實現全無人駕駛服務商業收費。截至2024年6月30日,“小馬智行(PonyPilot)”移動App的注冊用戶數量超22萬,并通過高德地圖、如祺出行等第三方平臺提供服務。

  自動駕駛貨運服務(Robotruck)的業務場景以干線、專線物流為主,小馬智行提供了自動駕駛卡車技術和物流解決方案。目前,小馬智行的Robotruck已獲得國內首個跨省(京津塘)自動駕駛重卡示范應用許可、北京市首批自動駕駛卡車商業化運營許可、首批自動駕駛卡車編隊行駛許可、首批自動駕駛卡車測試牌照與高速公路測試等示范運營許可。

  小馬智行副總裁、卡車事業部負責人李衡宇表示,Robotruck業務已進入小規模商業運營階段,年總營收達上億元。

  此次招股書中顯示,2022、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小馬智行營收分別為6839萬美元、7190萬美元和2472萬美元。2024年前三季度,小馬智行整體營收同比增長85.5%。具體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小馬智行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收入為470萬美元,同比增長422.2%;自動駕駛貨運服務收入為2740萬美元,同比增長56.5%;技術授權與應用服務收入為740萬美元,同比增長155.2%。

  由于營收前景向好,加之三條業務線的清晰商業邏輯,小馬智行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此前,小馬智行已進行了多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13億美元,最后一輪投后估值超過85億美元。此次美股IPO后,小馬智行將獲得大量資金和資源。

  對于資金的使用,其招股書中顯示,小馬智行計劃將其用于投入技術發展、產業合作和全球布局,從而推動商業化進程再加速。具體來看,40%資金將用于自動駕駛出行服務,以及貨運服務的大規模商業化和市場開拓,包括生產、銷售、營銷、客戶服務和行業協作;40%資金用于自動駕駛技術持續研發和投入;剩余20%用于潛在戰略投資和收購,搭建產業鏈生態。

  迎來商業化拐點

  2024年,可謂是自動駕駛元年。上半年,百度蘿卜快跑在武漢等城市的運營,引發公眾對Robotaxi的普遍關注;下半年各大自動駕駛相關公司先后IPO,特斯拉也發布了其Robotaxi計劃。

  機構預測,Robotaxi全球市場規模在2025年預計將達到2.9億美元,到2030年達到666億美元,2035年達到3526億美元。

  盡管Robotaxi業務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商業價值,但在商業化進程中卻面臨著更為復雜和嚴峻的挑戰:技術成熟度與安全性、運營成本與盈利模式、法律法規與監管環境以及市場接受度與用戶體驗等方面的難題,都成為了制約其快速發展的瓶頸。

  “當前處于‘上市潮’的自動駕駛企業,普遍面臨因高昂的研發投入所帶來的巨大虧損壓力。這些企業雖然在技術上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在將技術轉化為商業收益方面,仍不甚樂觀。”華鑫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林子健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2024年上半年,小馬智行累計營收僅為1.65億美元,累計凈虧損高達3.24億美元。

  小馬智行CEO彭軍曾在談及IPO時表示,研發型公司其實很需要資本支持,融資就是和資本市場的共贏,有了資金支持,公司才能做得更好,創造出更多更優秀的產品,有了更好的產品才能獲得更多的投資人支持,這是正向循環。

  林子健也談道,自動駕駛企業要讓市場認可其商業價值和盈利能力,還需要看長期的發展情況。上市雖然光鮮,但首先還是要解決眼前的生存問題,將技術在輔助駕駛產品上先實現規模化量產,或實現在特定區域內的自動駕駛技術量產,以獲得持續的資金支持,確保企業可以正常運營。

  在量產方面,截至目前,小馬智行Robotaxi已累積超3350萬公里自動駕駛測試里程,其中包括近400萬公里無人化測試里程。2024年上半年,每輛全無人Robotaxi日均訂單量超15單。小馬智行副總裁、Robotaxi自動駕駛出行業務負責人張寧曾公開表示:“在像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中,當Robotaxi投放量在1000輛時,運營才會達到盈虧平衡點,越過這個點,每增加一輛車我們的成本會更低,毛利率會更高,進入正向的不斷自我造血的階段。”他預計,其Robotaxi業務將在2025年實現單車運營毛利轉正。

  此外,小馬智行下一代Robotaxi車型將搭載自研的第七代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研發重點是全無人駕駛的城市級落地,通過系統方案BOM降低成本,同時提高系統可靠性并滿足車規級標準。生產方面,其與豐田、北汽合作量產的車型將在未來兩年推出,預計將達到千輛級規模。運營方面,目前小馬智行已經搭建起全自動化的Robotaxi運營體系和全生命周期車輛管理流程。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