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勛最新演講:機器人時代即將到來粵港澳大灣區條件“得天獨厚”
《科創板日報》11月25日訊(編輯 宋子喬) 日前,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現身香港,出席2024屆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授予儀式。黃仁勛被授予工程學榮譽博士學位并發表演講,談及人工智能的變革和展望,并提到了機器人和AI Agents兩大趨勢。
黃仁勛身著紅色學士服黃仁勛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掀起科學革命,它打開了一個新的計算時代,將影響每一個科學領域,每一個行業,“我很高興看到如此多的精力被投注在AI科學的進步上,并樂于見到AI推動香港科技大學乃至整個中國的科學進展。”
他強調,由于物理人工智能的全新突破,重工業和制造業領域對機器人技術的投資正在激增。隨著認知智能基礎模型和物理智能基礎模型的快速發展,機器人時代即將到來。
授予儀式結束后,在與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沈向洋的對話中,黃仁勛特別指出,未來有三種機器人有望實現大規模生產,而且幾乎僅限于這三種,歷史上出現過的其他類型的機器人都很難實現大規模量產。這三種機器人分別是:汽車、無人機和人形機器人。
他認為,由于我們構建了一個適應汽車的世界,汽車能夠成為大規模生產的候選者;無人機因其能在幾乎無限制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而展現出巨大的生產潛力;而人形機器人則因為人類為自己打造了一個完全適應人類生存的世界,為人形機器人的大規模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產量最大的將是人形機器人,因為我們為自己構建了一個世界。”
黃仁勛稱,大規模生產至關重要,因為它能驅動技術飛輪效應。高投入的研發(R&D)能帶來技術突破,從而生產出更優秀的產品,進一步推動生產規模的擴大。
另外,他還提及了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球范圍內的獨特優勢。他指出,大灣區是唯一一個同時擁有機電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地區,這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另外兩個機電工業強國是日本和德國,但它們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卻存在明顯的短板,亟需加大投入以迎頭趕上,“在這里(大灣區),我們擁有獨一無二的機會,我會緊緊抓住這個機遇。”
對于AI Agents(AI助理/AI智能體),黃仁勛說道:“世界各地的企業和公司都在競相采用人工智能來加速創新和提高生產力,很快,AI Agents將融入公司的每個團隊,這些團隊包括營銷、銷售、供應鏈、芯片設計、軟件開發等各部門。”
當下,對科技圈影響力最大的兩個男人一致看好人形機器人。
黃仁勛一直是人形機器人的擁躉,在今年6月份的一次采訪中,黃仁勛將汽車誕生后的普及程度與未來人形機器人的擴散進行了比較。他預測,未來人形機器人將變得像汽車一樣普及,他還預計機器人技術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取得重大進展,“我認為100年后,我們將隨處可見人形機器人。”
對于這則采訪視頻,馬斯克表示贊同黃仁勛的說法,他還稱,“它們(人形機器人)的普及程度將比汽車高出10倍。”
6月,馬斯克也在一次直播中也曾表達過自己的想法,他預測世界上人形機器人的數量總有一天會超過人類人口,“我認為,從長遠來看,人類與人形機器人的比例將超過1:1。也就是說,一個人可能會擁有兩個人形機器人,或者更多。”
就在上周,特斯拉CEO馬斯克介紹了其Optimus機器人和Robotaxi智駕出租車的定價愿景,其聲稱目前特斯拉正努力以低價向消費者提供相應產品。馬斯克聲稱,Optimus將以2萬至3萬美元的價格提供,而Robotaxi的售價也約為3萬美元,這兩款產品有望于2年內正式向消費者推出,但也有可能根據具體情況跳票到2027年乃至2030年。此外,馬斯克稱為了讓產品價格與銷量達到平衡,Optimus機器人和Robotaxi智駕出租車需要超過100萬/年產量,從而保證用戶的可負擔性與投資者的回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