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一律的TWS耳機,是時候革新了
11月26日,華為推出了新一代旗艦耳機華為FreeBuds Pro 4。除了在傳輸、調音、算法三個維度大幅升級之外,華為FreeBuds Pro 4還是首款搭載鴻蒙NEXT操作系統的TWS耳機,由此被賦予的一系列智慧體驗和想象空間,被業內視為未來可能的演進方向——讓AI常駐耳邊,隨手可得。
原生鴻蒙賦能TWS,或將開啟一個新紀元。
搭上鴻蒙NEXT,耳機有了新使命
對比前代的FreeBuds Pro旗艦耳機,不難發現,華為FreeBuds Pro 4和傳統TWS耳機最大的差別在于,它不僅將耳機本身的聲學功能發揮到極致,更是依托HarmonyOS NEXT為其賦予了新的價值延伸。
時間拉回2016年9月,第一代蘋果AirPods拉開了TWS耳機時代的序幕。從此TWS耳機火遍了大江南北,但卻始終沒有走出配件的角色。它是手機的附庸,用途也大多局限在基本的降噪和音頻播放上,沒有顛覆性的創新功能完成普及。
但耳機的使命必然不止于此。正如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所說,所有的產品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長時間佩戴、小巧輕便的耳機,無疑是最適合被AI改造的硬件產品之一,而這也的確成為了許多AI硬件公司當下的努力方向。
人工智能技術迭代之后,一些廠商為耳機增加了更多智能體驗,例如支持會議紀要、實時翻譯、甚至大模型問答等功能,拓寬了耳機的使用場景。但多數廠商不具備系統底層動刀的能力,生態體驗難以從底層打通,往往存在多設備系統體驗割裂的問題,無論是設備間的一體性還是服務流轉的連續性,都難以達成最理想的效果。
華為FreeBuds Pro 4作為首款搭載HarmonyOS NEXT的TWS耳機,成功突破了這一桎梏。HarmonyOS NEXT將 AI與操作系統深度融合,是首個實現一個系統,統一所有設備生態,打通多設備、多場景的萬物互聯操作系統。在純血鴻蒙的加持下,華為FreeBuds Pro 4與升級至單框架系統的華為旗艦手機強強聯合,帶來顛覆性的新體驗,打造鴻蒙智慧生態的新入口。
搭配同樣升級至HarmonyOS NEXT的華為手機使用,在原生鴻蒙系統和盤古大模型5.0的加持下,華為FreeBuds Pro 4直接接入小藝智能體,讓小藝從手機到你的耳邊,小藝耳邊待命,耳機成為了用戶與手機以及大模型交互的一種更簡便的方式。
只需發出語音指令,就能操控手機里的小藝進行接打電話、播放音樂、降噪、導航、鬧鐘、設置事件提醒、生成通話摘要、控制智能家居、智慧問答等操作,且這些高頻出現的場景將不再需要打開手機,只用稍稍動口,就可以實現生活和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在解放手眼的同時,也進一步放大了耳機本身的效用。成功將手機和生態的功能延伸到耳機上,讓耳機成為一個重要的新的生態入口。
耳機小藝翻譯功能同樣是一種體驗躍遷。不僅支持包括俄語、英語、法語等在內的21種語言的面對面翻譯,能夠讓用戶與外國友人無障礙溝通,更解決了傳統翻譯場景的尷尬。過去手機的翻譯功能需要一人輸入,再展示給另一人,輪換交接才能完成對話。華為FreeBuds Pro 4可讓一人佩戴耳機,一人持手機,讓溝通變得更加流暢自然。
而同聲傳譯功能更是打破了以往只能手機顯示翻譯文字的局限,在手機端自動顯示翻譯內容的同時,耳機可同步播放翻譯語音。
更具想象空間的是,由于原生鴻蒙系統獨特的跨端特性,無論是華為FreeBuds Pro 4,還是今后所有搭載原生鴻蒙系統的耳機、PC、平板乃至其它一切設備,都有可能實現類似的體驗。隨著其AI功能的不斷擴充,一副小巧輕便的耳機、一句簡單的語音指令,就有可能讓整個原生鴻蒙生態聯動起來,實現便捷的服務流轉。
當AI與硬件的結合進一步加深,耳機變得越來越智能將是一種必然趨勢。華為的創新之處在于,它不僅僅是單一智慧功能的疊加,而是通過具備大模型能力的操作系統在底層的支持,重構耳機的使用體驗。它讓耳機不再單純是音頻輸出設備,而成為了用戶與AI互動的高頻入口,甚至隨著后續功能的升級,逐漸轉變為一種生產力工具。
不出意外,這將成為未來耳機廠商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廠商希望期望已久的場面:豐富耳機的功能和價值,進一步放大產品生態的協同效應。甚至可以說,耳機功能的質變也讓手機的體驗變得更加豐富。
悅彰賦能,音質和智慧“全都要”
一直以來,一款耳機最基礎的功能無疑是聽音,而音質向來是華為FreeBuds Pro系列耳機的王牌。而今年更新的華為FreeBuds Pro 4,對TWS耳機音質的追求又爬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在麒麟A2芯片和星閃技術的加持下,華為FreeBuds Pro 4的傳輸速率大幅提升53%,且得益于華為自研L2HC 4.0智能無損編解碼協議的支持,華為FreeBuds Pro 4成為業界唯一支持2.3Mbps無損傳輸的TWS耳機,至高可暢聽48kHz/24bit的高品質無損音樂。無論是從音頻傳輸速度還是穩定性來看,都已經處于業界領先水平。
華為FreeBuds Pro 4對音質的極致追求,也離不開悅彰品牌的賦能。11月26日,華為宣布其終端產品的標志性聲學品牌HUAWEI SOUND全面升級,并正式啟用了其中文品牌名“華為悅彰”。作為首款華為悅彰耳機,華為FreeBuds Pro 4正是華為在音頻硬件、算法和專業調校上創新的最新成果。
如果說傳統音響廠商能夠脫穎而出,都是在一到兩個方面擁有獨特優勢,但如今傳統的單一的技術優勢已經無法日益升級的音頻產品需求,要實現業界最佳音頻體驗,就必須在全鏈路做到盡善盡美,堅持在聲學技術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創新與突破。
自2008年開始,華為便投身于音頻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在積累深厚的技術能力的同時也完成了系統性的創新,構建了從拾音、編解碼、傳輸、放音到生態的全鏈路智能聲學技術體系,也是目前少有的、具備這一能力的廠商,這決定華為能夠更快地對技術趨勢作出預判,從而作出正確的投入。
在音效體驗上,華為悅彰并不遵循傳統的音效「玄學」,而是通過研究心理和生理聲學,從對清晰度、層次感、大動態、強低音、空間感、氛圍感等不同維度,構建出一套完整的音效體驗客觀化標準,涵蓋了外放、通話、錄音等全聲學場景。
為了在音效體驗上進一步提升,華為從FreeBuds Pro 3就開始邀請中央音樂學院等頂尖專業院校人才進行音效設計,這些人才覆蓋鋼琴、聲樂、民樂、管弦、作曲各專業藝術方向,深度參與產品音效表現及曲風調測,在FreeBuds Pro 4中,華為悅彰與央音首席調音團進一步合作,讓藝術和技術各自發揮優勢,打造出央音大師古典和央音大師均衡兩種全新獨特音效。
展望未來,AI時代的TWS耳機將更具智能化,而大模型無疑將在耳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這要求包括華為在內的終端廠商在AI技術、算法優化、用戶個性化體驗等方面持續創新和突破。
隨著大模型能力的與日俱增,未來的耳機將不僅具備翻譯功能,更能發揮耳機隨身的優勢,成為用戶的外語陪練或全天候的情感陪伴,或者與手機最基礎的通話功能相結合,在通話過程中直接進行翻譯,以及豐富語音操控手機的玩法,讓用戶進一步解放手和眼。
市場調研機構IDC預測,隨著終端算力提升和AI加速引擎逐漸在處理器上集成,終端市場上的AI部署逐漸從云向端側擴展。尤其是模型推理和數據存儲,將伴隨終端性能的優化更多在端側實現。2024年,中國市場上搭載AI功能的終端設備將超70%,AI終端占比將達55%。明年,這一數據的增長將會更加迅猛。
而得益于華為的分布式能力在底層打通了耳機和其他設備的交互,華為FreeBuds Pro 4耳機能夠與其他設備連接成一個超級終端,實現設備間的無縫協同、資源共享,而這也是華為在智能耳機領域獨特的護城河。它讓耳機重新發揮了價值,甚至搭配上耳機使用,才能讓手機的智慧體驗更加完整。
可以說,華為FreeBuds Pro 4為AI耳機的落地打了個樣。在原生鴻蒙的加持下,TWS耳機不再僅僅是TWS耳機,而是智能設備與生活方式結合的新物種。拉長時間線看,這可能僅僅只是耳機革命的序幕。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