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在最高法發布,面壁智能&清華大學研發主力
11月15日,“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研發成果在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
“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定位為國家級法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作為法律行業的基座大模型,“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已于10月21日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未來將廣泛賦能法律行業創新發展。
面壁智能首席科學家劉知遠作為“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聯合研發團隊代表出席并就大模型技術回答社會各界提問。
“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基于清華大學與面壁智能科研成果轉化的千億參數通用大模型,投入最高人民法院“法信”等多個法律大數據平臺中,訓練語料是經過高質量專業標注的萬億字量級法律專業數據,在各級法院、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最終成功研發。定位為法律行業基座模型,“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既是一個為法治領域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底層能力的基座模型,也是一套為保障法律人工智能安全發展,配套安全治理機制,提供數據資源、算力資源、評測資源的服務體系。
人民法院出版社總編輯余茂玉在發布會上介紹:“研發建設’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是在數字時代提高司法效能,充分挖掘、發揮司法大數據資源價值助力審判工作現代化,更好滿足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的重要舉措。這一研發工作是落實國家安全觀的具體設施,是推動法律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創新引擎,是助推審判工作現代化的有效路徑。”
“展望未來,法治建設將在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保障下闊步向前。我們將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錨定‘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作為國家級法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這一關鍵定位,廣泛賦能法律行業創新發展。未來法院將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在審判執行、糾紛化解、法律服務等方面的應用。司法領域發展和法治建設進程將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數字化、智能化的未來司法文明正在向我們揮手。”
面壁智能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知遠作為聯合研發團隊代表,在被問及大模型的技術創新時說:“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法律基座大模型,其技術創新主要體現在探索如何遵循司法規律,將我國司法審判業務需求與大模型技術相結合,使大模型‘先通后專,通專結合’,最終實現對法律業務的可靠支撐。模型從‘通才’到‘專才’的轉變,類比于人類的知識學習過程,即先接受廣泛的基礎教育,再接受法律專業培訓,最后獲取特定任務的實踐經驗。聯合研發團隊在大模型訓練上,以高質量的數據配比、模型對齊和更加科學化的模型風洞工程手段,取得了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的研發成果。”
“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當前已有兩個方面應用成果:一是以“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作為底層支撐的深圳中院人工智能輔助審判系統1.0版上線全面運行后,有力提升了審判工作質效。二是以“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對最高人民法院“法答網”“人民法院案例庫”數據預訓練而研發的“庫網融合”智能檢索系統將于近期試點應用,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助推統一法律適用。
“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作為文本模型的法律應用場景和服務法律垂直方向,以大語言模型技術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為基礎。清華大學作為人工智能大模型產學研的國內龍頭單位,將大模型前沿技術成果應用在司法領域,提升司法系統運作效率、促進司法公正,讓中國法治建設邁向全新的水平。面壁智能擁有中國頂級的AI科學家與工程師團隊,核心研發骨干正好來自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自然語言處理與社會人文計算實驗室(THUNLP),在文本模型前沿技術跟蹤、模型算法和工程調校方面,淵源久遠,積累深厚。面壁智能以「高效」為第一性原理,推出了享譽世界的MiniCPM系列端側模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