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密集透露投行、財富、資管業務新動向,10月來14家券商發布投資者活動關系記錄表
11月18日訊(記者 陳俊蘭)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深化和政策的積極引導,券商業務也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同時投資者對券商業務條線的發展表現出全面而深入的關注。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10月以來,至少已有14家券商陸續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就當下投資者關切的財富管理、投行業務發展、公募降傭影響、資管業務動向等情況等內容進行回復。
多舉措推動財富管理業務發展
隨著資本市場基礎功能的持續完善和資管新規的全面實施,券商財富管理業務也在不斷向前邁進。券商如何從傳統的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型,以及這一轉型如何打開新的局面與增長點。是當下投資者密切關注的問題。
招商證券表示,公司將從四個方面發展財富管理業務
財通證券在財富業務舉措方面有三個發力點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今年以來,公司深入領會各類監管新政要求,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與人民性。并從四個方向發展財富管理業務。
浙商證券針對財富管理新浪潮,推出了“研究+財富”的創新工程,以深度研究賦能,發揮協同合力,在強化傳統權益類資產配置的標簽的同時,向債券類、現金類資產衍生。針對權益類資產,采取精細化研究,針對債券類、現金類資產采取宏觀化研究。
IPO發行承壓,券商積極應對
2024年上半年,新“國九條”發布,從進一步完善發行上市制度、強化發行上市全鏈條責任、加大發行承銷監管力度三方面發力。在此背景下,多家券商也回應了未來投行業務的打法。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雖然在當前市場環境下,IPO、再融資等股權融資業務受較大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在資本市場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投資銀行業務可發揮重要作用,我們要順應市場變化,積極應對挑戰和機遇。公司投資銀行業務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開展業務,從以牌照類業務為主加快向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全產品綜合服務轉型。當前已做出一系列調整,如優化內部組織架構,布局并購重組、港股、國際化等業務方向,積極為客戶設計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構建國際一流投行和投資機構方面,中信建投證券表示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到“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公司深入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推動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在年初工作會議上,公司正式提出建設具備“一流文化、一流人才、一流能力、一流服務和一流成績”的一流投資銀行的目標。公司當前的經營戰略圍繞建設一流投資銀行整體布局,通過不斷優化業務體系和業務布局,提升公司綜合服務能力和競爭力。具體而言,
西南證券表示,公司投行緊跟新“國九條”等監管政策形勢,重點聚焦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耕重慶本地,緊抓北交所和國資國企改革機遇,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中心,積極做好重點客戶維護以及新業務開拓工作,深挖企業主營業務相關或帶有科技屬性的并購重組,持續夯實業務基礎,發揮公司并購重組業務特色。公司持續深挖現有債券發行人融資需求,穩定推進債券“借新還舊”業務,并進一步開拓鄉村振興債、科技創新債等專項債券品種業務,同時積極利用重慶化債機會,加深對市級平臺及各區縣級平臺的對接和服務。
廣發證券表明,公司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戰略及監管政策,堅持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公司聚焦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及國家戰略新興產業,深耕重點區域,深入挖掘專精特新企業,助力優質企業上市融資;高度重視債券業務服務國家戰略,助推科技創新類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踐行ESG,以債券融資業務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并且公司還將充分發揮集團綜合化金融平臺的優勢,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資本市場綜合服務,并持續強化投行業務全流程質量管控,切實履行資本市場“看門人”責任。
東北證券的應對思路同樣也是積極響應監管號召,持續加強執業質量標準建設,加大資源型人才引進,不斷提高團隊綜合能力,加快由規范型向價值型執業理念的轉變,建立重實質、重成長、重價值的項目篩查和遴選標準,積極挖掘、培育具有高價值、高潛力、可發展為優質上市公司的標的企業,切實發揮好資本市場“看門人”作用,助力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未來,公司投行業務也會更加聚焦支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持續關注成長型中小企業,為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和支持。
多策略、多方向邁進資管業務布局
隨著2024年三季報的悉數披露,證券行業的業績表現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盡管投行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面臨一定的挑戰,但資管業務的強勁增長勢頭為行業帶來了一抹亮色。因此,投資者對于各券商資管業務發展情況也較為關切。
國信證券在談及公司資管業務快速增長的原因及資產管理子公司的發展思路時,表示發力點主要在三個方向。投研方面,充分發揮券商在投研上的積累和優勢,主要策略均取得了較好的投資業績,受到了客戶的認可。市場方面,公司建立了內外并舉的市場體系,對內積極與財富管理、投行等業務條線協同,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金融服務和業務解決方案,對外大力拓展銷售渠道,已與國內主要銀行、互聯網平臺等建立了常態化合作。產品方面,公司在做好傳統固收、權益等傳統策略基礎上,積極拓展了如掛鉤衍生品等新策略,建立起了覆蓋市場主流策略的完善的產品體系,根據客戶需要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
此外,資管子公司將延續公司資管業務“立足長遠、聚焦投研”的戰略方向
財通證券在談及未來是否會把資管業務作為重點發力的方向時表示,財通證券資管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盤活券商資管和公募基金雙牌照優勢,強化“一主兩翼”業務格局,在聚焦股票、固收、FOF、指數量化等主動管理能力的基礎上,拓展ABS、REITs等投融聯動業務和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員工持股計劃等創新類業務,積極探索差異化、特色化和多元化發展之路。
東北證券表示,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東證融匯經營證券資產管理業務。東證融匯積極應對行業變革和政策變化,堅持以實現規模高質量增長和保持業績穩定為導向,持續拓展銷售渠道,豐富產品布局,提升投資業績,完善運營體系,力爭樹立品牌形象、積累產品口碑,積極把握市場機遇,推動業務的健康良性發展。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公司權益類大集合產品業績位于全市場同類產品前列。
公募降傭大幕拉開,賣方研究業務回歸本源
隨著公募降傭大幕拉開,降傭將引導行業回歸研究本源、聚焦專業研究能力,因此,投資者也很關注基金費率改革將如何推動券商研究業務發展。
招商證券提到,《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費用管理規定》旨在引導證券基金經營機構進一步端正經營理念,專注提升投資者長期收益,提供更加優質的交易、研究和投資服務,促進形成良好的行業發展生態。對于證券公司而言,新規將提升證券公司機構投資者服務能力,推動行業回歸本源、高質量發展。公司計劃將研究業務做優做強,以支持機構投資者提升長期收益,助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
西南證券認為,2024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交易傭金降費改革是貫穿全行業的主線,“基金銷售換交易傭金”的商業模式正發生根本性變化。據有關機構統計,券商分倉傭金收入為67.74億元,同比下滑約30%,其中絕大多數券商分倉傭金收入出現下滑。
2024年上半年,西南證券研究業務推動“對外服務”+“對內賦能”常態化運行,建立并完善對財富客戶、產業客戶和機構客戶的研究服務體系,對外持續打造西南研究品牌,對內推動常態化交流機制,積極融入公司大財富和大產業條線,提升重慶上市公司覆蓋率,積極為地方政府、產業客戶提供咨詢服務,深挖研究業務的綜合價值。2024年上半年,西南證券分倉傭金收入也受到影響,收入下降情況與行業一致。未來,西南證券會更為關注研究實力的提升,加大研究投入,進一步提高投研能力和銷售服務能力,進一步鞏固提升市場份額。
湘財證券表示,公司整體傭金率和行業水平持平。湘財證券未來計劃按照以財富管理和金融科技雙驅動方式的戰略規劃,繼續推進降本增效。由于湘財證券在金融科技方面較有優勢,可以做到以較低的人力投入盤活存量客戶。
東北證券談到公募基金降費,認為對證券公司研究咨詢業務雖然產生一定影響,但是公司研究業務發展的方向不會改變,通過積極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提升核心公募客戶數量,擴大非公募業務的服務廣度和深度,持續優化業務收入結構。目前,公司對于研究咨詢業務的管理模式和舉措較為完備,通過持續培養優質人才、發揮業務特色、堅持規范管理,不斷打造核心競爭力,多年來取得較好成績。未來,公司將持續支持研究咨詢業務團隊的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整合公司資源,提高內部協同效能,夯實研究實力,全方位提升客戶拓展和服務能力。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