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城入選“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更多升級政策將推出
11月19日,在2024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工信部正式發布2024年“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名單,南京、武漢、青島、深圳、蘇州、上海、寧波、廣州、沈陽、成都入選首批10大試點城市。
“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將聚焦打造“發展政策策源高地、技術創新引領高地、規模應用示范高地、融合產業集聚高地”目標,為全國“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構建新范式,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開辟新路徑,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新動能。
工信部副部長張云明在會上指出,接下來計劃推動出臺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形成新階段工業互聯網頂層設計,并出臺“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升級版實施方案,升級網絡設施、技術產品、融合應用、產業生態和公共服務,推動“5G+工業互聯網”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創新發展。
升級版政策將推出
當前,《“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已經實施五年,中國5G+工業互聯網正邁向高質量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408.9萬座,建設5G行業虛擬專網超過4萬個,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工業級5G產品研發推廣。5G模組價格比2019年商用時下降90%,培育了340余家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張云明表示,工業互聯網已經成為5G應用創新最活躍的領域。“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1.5萬個,實現41個工業大類全覆蓋,并拓展應用到90%的工業中類,有力帶動了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5年來,工信部已經推動建設4000個5G工廠項目,今年還將發布第二批高水平5G工廠共400個,推動“5G+工業互聯網”在鋼鐵、裝備、電子、采礦、港口等重點行業率先發展。
近年來,工信部陸續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張云明介紹,目前兩項專項工作已圓滿收官,新的升級版政策將會盡快發布實施。接下來工信部將推動出臺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形成新階段工業互聯網頂層設計,出臺“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升級版實施方案。工信部還將持續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打造以5G為引領的新型工業網絡體系,穩步推進工業5G獨立專網試點,滿足大型、特大型企業個性化的網絡需求,扎實開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建設,引導地方破解“5G+工業互聯網”發展面臨的真難題和新課題,打造創新驅動、先行先試樣板。
在應用牽引方面,工信部將開展工業互聯網與重點產業鏈深度融合“鏈網協同”行動,分行業分領域推進5G工廠建設,促進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遴選優秀典型案例、重點企業,樹立樣板標桿,推動更多企業“看樣學樣”,推廣個性化定制、精細化投融、可視化治理、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工業互聯網+綠色低碳等新模式新業態。繼續培育“小快輕準”的普惠性數字工具產品,切實降低中小企業應用門檻。
工業互聯網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田玉龍表示,要進一步發揮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關鍵樞紐和牽引作用,推動我國5G+工業互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5G融合應用縱深發展
大會上,工信部發布了《2024年5G工廠名錄》(下稱《名錄》),來自煤炭開采和洗選、汽車制造、儀器儀表制造、食品制造、醫藥制造、紡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39個行業的400家5G工廠項目進入《名錄》。
這是2023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第二次發布5G工廠名錄。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王鵬介紹,與去年相比,2024年入選的5G工廠地域分布更均衡,行業應用更廣泛,企業融通更深入。
具體來看,東部沿海地區繼續保持引領,中西部地區快速崛起;5G工廠在國民經濟大類的分布由2023年的25個拓展到39個;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民營企業占比提高近十個百分點;基礎電信企業與工業企業合作持續深化,設備預測維護、生產能效管控、設備故障診斷、設備協同作業等十大場景工廠實踐超過70%;400個5G工廠帶動總投資超過220億元,各工廠平均投資同比增長近180%。
按照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5G全連接工廠建設指南》,“十四五”時期,將推動萬家企業開展5G工廠建設,建成1000個分類分級、特色鮮明的工廠,打造100個標桿工廠,推動5G融合應用縱深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在大會上表示,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支撐。從現在到2035年,我們國家智能制造的發展總體可以分成兩個階段來實現。第一個階段是數字化轉型,要深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重大行動”,同時要推動新一代智能制造的技術進行科研和攻關,取得重要突破性進展,試點和示范都要取得顯著成效。第二個階段是智能化升級,要深入推進“制造業智能化升級重大行動”,到2035年,中國的規上工業應基本實現智能化升級,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在全國的工業企業基本普及,中國制造業實現智能升級,走在世界前列。
周濟認為,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是“新基建”的重中之重。今后十二年是新一輪工業革命核心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制造工業要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以創新為第一動力,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也在演講中提到,人工智能是新一次的工業革命。大模型在制造、能源、金融、公共服務等各個領域都有了非常實用的應用方向,不斷賦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
“今天很多關于大模型,關于生成式AI的討論,都在拿它和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進行類比,但我們更多應該參照蒸汽機革命、電力革命和信息革命的發展過程,從中借鑒發展過程當中一個國家、一個公司,或者一個個人,怎么從中盡可能多地獲益,怎么能夠避免有可能產生的負面作用。這樣,我們才可以真正利用好這次新的工業革命,利用好大模型,為各行各業賦能,為社會生產效率提升,為人的美好生活做出更好的貢獻。”李彥宏說。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