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涂鴉智能:能源領域AI需求將翻倍增長,四維度助力新能源發展|1.5°CTalk

涂鴉智能:能源領域AI需求將翻倍增長,四維度助力新能源發展|1.5°CTalk

21世紀經濟報道    2024-11-2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德尚玉、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盧陶然實習生馬榕麟巴庫、北京報道

  波士頓咨詢公司報告數據顯示,到2030年,AI將助力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至10%。另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26年,能源領域對AI的需求將較目前翻番。

  “現實來看,新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不能一蹴而就,但節能減碳刻不容緩。”11月15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COP29)上,涂鴉智能市場及戰略合作副總裁兼CMO那競丹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那競丹對記者表示,減碳是未來三十年人類面臨的最緊迫的全球性任務,關注家庭用能側的節能應用,將AI技術融入各行各業發展中,能有效助力低碳減排。

  關注家庭用能側的節能應用

  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PCC)的第六次評估報告顯示,居民消費產生的碳排放量占中國碳排放總量的40%~50%,全球約三分之二的碳排放與居民家庭活動有關。

  “想要智能在節能減碳上發揮更大的作用,需要將智能深度融入應用端。”那競丹向記者表示,終端設備的智能化能帶來更智能、有效的節能策略執行。例如,智能燈的人來燈亮、人走燈滅,只在人有需要的時候使用能源,減少能源不必要的浪費;人們借助智能插排隨時隨地操作電器開關等。

  讓智能融入家庭能源管理,能源可視化、分配和使用智能化是關鍵。那競丹解釋稱,在社會最小單位“家庭”能源管理中,需要構建實時互動的新型供電關系,讓家庭用電從被動檢測轉向主動的、智能化的管理與執行,覆蓋發電、儲能、用電、計量等在內的智慧能源設備生態。

  同時,要根據實時電價、儲電情況和用戶習慣,通過App等方式設定能耗限額,終端智能設備執行節能決策,從而幫助用戶降低電費支出。

  那競丹介紹,以新加坡的家庭節能項目為例,在家庭能源管理解決方案之下,新加坡家庭用戶平均節能可達25%,部分家庭的電量減少了54%。減碳是未來三十年人類面臨的最緊迫的全球性任務,想要減少居民家庭活動產生的碳排放,需要一體化結構的萬物智聯。

  AI大模型能顯著提升新能源發電預測的準確性

  “AI的作用貫穿了能源管理的始終。”那競丹表示,在家庭能源管理中,節能減排有四個關鍵問題,一是設備如何連接和管理,二是哪些設備可管理,三是發送何種指令,四是如何智能化地長久執行。

  由此,家庭能源的管理系統也需要四步走。第一步是洞察,通過云平臺實現設備的連接和信息的收集,能夠給到C端和B端直觀的能源使用情況報告;第二步是執行,通過設備管理實現包括智能照明、智能暖通、智能用電、智能用水等功能;第三步是優化,通過分析具體場景的能源使用情況,預測用電行為,提供可視化低碳計劃;第四步是預測,通過能源使用情況,結合支持調控的智能設備和AI,推導出節能的潛在措施和能力,智能化給出節能策略并執行。

  那競丹總結稱,AI在能源上的應用是涵蓋了發、儲和用全鏈路,不止是預測,而是收集、分析、預測和執行。

  首先,AI大模型顯著提升了新能源發電預測的準確性。通過信息整合與分析,AI大模型能夠全面處理氣象、地理信息等數據,為預測提供有力支持。同時,深度學習算法的優化使得模型能夠精確學習發電量的復雜模式和趨勢。此外,實時更新功能保證了預測的時效性,以應對天氣變化等外部因素。

  其次,AI大模型優化了電力系統的運行。在資源調度方面,基于準確的發電預測,電網運營商能夠更好地平衡傳統能源和新能源資源。在儲能管理上,預測結果指導充放電策略,提高儲能利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需求側管理方面,用電預測有助于實現供需平衡,減輕電網壓力。

  第三,AI大模型助力新能源并網。通過預測數據,模型能夠制定合理的并網計劃,確保新能源電力順利接入電網。同時,模型還提升了新能源發電與電網的兼容性,減少并網技術問題。

  第四,AI大模型為政策制定提供依據。政府可根據預測數據合理規劃新能源產業布局,避免資源浪費。此外,準確的數據支持政府制定更有效的補貼政策,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

  現實來看,新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節能減碳刻不容緩,因此,AI技術應該更快地融入千行百業中,無論是新能源還是傳統能源,都能借助AI快速在節能上取得顯著的實績。

  「1.5℃ Talk」專欄介紹: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綠色金融60人論壇(GF60)在COP29上發起「1.5℃ Talk」專欄,通過專訪與對話為行業及公眾提供關于《巴黎協定》十周年和1.5℃目標挑戰的深入見解,助力提升氣候雄心,推動行動落地。

  《巴黎協定》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里程碑,其核心目標是控制全球溫升2℃以內,力爭1.5℃。去年在阿聯酋迪拜召開的COP28是《巴黎協定》生效后的首次全球盤點,全面“考核”了全球落實《巴黎協定》的進展與差距。盤點結果表明,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到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再到為脆弱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所有氣候行動領域的進展都過于緩慢。隨著《巴黎協定》簽署即將進入第十年,國際社會期待各方進一步加大行動力度,實施更嚴格的減排措施和可持續發展方案,力爭實現控制溫升1.5℃的目標。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