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多地競逐無人駕駛公交車新賽道

多地競逐無人駕駛公交車新賽道

新火種    2024-11-19

日前,濟南BRT專線自動駕駛測試道路公示結束,意味著濟南即將在大運量的BRT公交線路上應用無人駕駛,這也是山東首次部署大車型的無人駕駛公交。此外,無錫、深圳等各地也布局無人駕駛公交車新賽道。

濟南引進無人駕駛公交

近日,濟南市在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據濟南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透露,濟南市已正式引進4輛無人駕駛公交,這些無人駕駛公交不僅將在市區主要地段進行測試和運營,更將在BRT公交線路上實現無人駕駛。由此,濟南將成為山東首個在BRT線路上應用無人駕駛技術的城市。

據介紹,此次引進的無人駕駛公交包括兩種車型:一種為5.5米長的小巴,共兩輛;另一種則為12米長的大型公交,同樣為兩輛。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類無人駕駛公交車在智能化水平上存在差異。5.5米小巴達到了L4級的高度智能,能夠獨立完成駕駛任務,無需人工干預。而12米長的公交車則屬于L3級,雖然也具備自動駕駛能力,但更側重于車路協同,需要在道路上架設監控、信號等智能網聯設備,為車輛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以實現更加安全、高效的運行。

據了解,12米長的L3級無人駕駛公交車目前正處于等待掛牌階段。一旦獲得臨時牌照,這些公交車將正式投入上路測試及后續應用,為市民提供更加高效、大運量的公交服務。

加速產業布局

在智能駕駛領域,濟南一直在做部署。

去年年底,濟南首條云巴線路開工,具備無人駕駛能力的云巴將為濟南東部新城的接駁帶來全新體驗;今年3月,濟南萊蕪區魯中快遞電商生態產業園測試無人駕駛配送快遞,裝好貨物后,無人車會按照指定路線行駛至指定的快遞驛站,展現了智能駕駛技術在物流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

為了推動智能駕駛技術的健康發展,濟南市政府積極制定和完善相關地方性法規。早在2022年,濟南就發布了《濟南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辦法(試行)》,為智能網聯汽車的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同時,濟南還成立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工作與示范應用聯席會議,由多個政府部門共同設立,負責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與示范應用區域的規劃建設管理、測試組織實施及安全管控,為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濟南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吸引了眾多高科技企業的關注。今年2月,濟南市市中區與上海仙途智能科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上海仙途智能華北總部項目正式落戶濟南。該項目將在山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和濟南中央活力區建設辦公研發和生產制造基地,將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到城市環衛場景,為濟南的無人駕駛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多地角逐新賽道

記者統計發現,在無人駕駛引起的智能交通熱潮中,除濟南外,無錫、海南、深圳等多地紛紛宣布推進無人駕駛公交車項目的落地運營,競相角逐這一新賽道。

“早在去年3月,無人駕駛微循環小巴就正式面向經開區居民實現常態化運營,至今已開通10條固定線路。”無錫市車城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秋介紹,這些小巴全車搭載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多種感知設備,最遠可以感知到200米范圍內的路面情況,作出提前響應。

7月16日,深圳巴士集團宣布計劃于2024年內在深圳前海推廣20臺自動駕駛公交車。此外,北京、上海等地也都提出推進無人駕駛公交車落地,促進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等相關規劃。

7月17日,海南機場也宣布,海南自貿港首個機場開放道路自動駕駛示范階段項目已上線,即日起,旅客可以通過搭乘無人駕駛公交車往返于??诿捞m國際機場T1、T2之間。

華西證券表示,近期全國各地商業場景、道路測試與制度建設的加快落地,將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優化和成熟。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中國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在2024至2029年間持續上升,2029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90億元。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