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交所國際投資者大會看哪些關鍵信息?科創板發展、ETF期權、外資如何看中國都擺在桌面上
財聯社11月9日訊(特約記者 王晨)2024年11月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投資者大會進入第二天議程,來自全球各地的金融領域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資本市場發展的多個關鍵議題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為推動全球資本市場的繁榮與創新提供了豐富的思路和方向。
上交所副總經理王泊:將科創板打造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排頭兵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王泊在主旨發言中強調,要深耕科創板改革試驗田,將科創板打造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排頭兵和生力軍。科創板承擔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試驗田責任,立足科技創新規律和新質生產力特征,持續推進融資、股權激勵、并購重組等各項制度改革完善。近期上交所正在中國證監會的指導下,加快推進,通過了科創板8條以及并購6條等創新改革舉措及典型案例的落地,在活躍并購重組市場,優化發行承銷機制,加快指數產品研發等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同時資本市場各項改革措施支持下,科創板、公司投資價值正在持續提升。
王泊還表示,在深化改革的基礎上,上交所將進一步發揮科創板的持續深化改革,全方位支持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分成四點落地。一是加快推動科創板8條落地見效,進一步發揮板塊提升經濟生產力領域資源配置效率的戰略性平臺作用,豐富股債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多層次資本市場制度問題;二是加大科創領域并購支持力度,支持上市公司用好用足并購重組工具;三是以深入推進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為抓手,推動上市公司從根本上轉變發展理念,內生增強公司探索創新發展模式,提升自身投資價值的責任意識,助力公司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四是持續推動科創板,公司深化與投資者,特別是海外投資人的溝通交流。
ETF期權:風險管理與市場發展的關鍵工具
在“交易所ETF期權:風險管理有效投資工具”圓桌討論環節,嘉賓們就ETF期權在資本市場中的重要作用展開熱烈討論。
沙特交易所集團上市發行部負責人NasserAlAjaji指出,ETF期權為投資者提供了必要的風險管理工具,不同市場的ETF產品相互交叉持有可實現風險對沖。由于市場本身流動性不足,引入做市商制度至關重要,這不僅適用于ETF,也適用于期權和衍生品市場。他強調,流動性是關鍵,通過做市商的積極參與,可以增強整個交易流程的流動性,從而推動核心衍生品市場的發展。
FlowTraders亞太區首席執行官FabianRijlaarsdam表示,ETF及其生態系統為投資者提供了精確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工具,尤其適合需要流動性的投資者。ETF期權的推出進一步拓寬了投資可能性,使投資者能夠構建更多元化的資產組合,有效對沖風險。期權不僅用于風險管理,還能用于投機或創造收入。
中信期貨公司總經理王小果表示,近年來ETF市場快速增長,成為服務機構資產配置和居民財富管理的重要抓手,作為與之對應的套期保值工具,ETF期權的市場容量也顯著增加,為期貨公司提供了服務中長期資金的新渠道和機遇,也為期貨公司充分發揮多元業務優勢打開了空間。與此同時,ETF期權在理解和運用層面的復雜性也對期貨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期貨公司需要不斷提升專業服務能力,持續加強投資者教育和投資者保護工作,更好地發揮ETF期權穩定市場、活躍市場的雙重功能,助力ETF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申萬宏源證券投資委員會副主任楊睿表示,期權在指數生態圈構建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期權作為風險管理工具,可穩定市場、提高定價效率、降低成本,增強投資者信心,平抑現貨市場波動;二是促進現貨與期貨聯動發展,投資者能構建對沖策略管理風險,做市商的操作也有助于活躍現貨市場;三是推動金融創新,可幫助設計場外衍生品、豐富投資策略;四是能引導金融資源向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傾斜,實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
博時基金于善輝對交易所期權市場發展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豐富品種,如推出科創100ETF 對應的期權品種及其他類型期權品種;二是提升結算效率,提供現貨和期貨雙軌結算;三是降低特定策略保證金要求,如套保策略保證金可更低,以讓更多投資者參與。我國期權市場在短短幾年發展較為健康,若能讓投資者更充分地使用這一工具,未來發展會更好。
新興市場指數化投資:趨勢與機遇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ETF投資團隊主管及董事霍浩華在主題演講中分享了新興市場指數化投資的發展趨勢。他指出,新興市場在全球市場指數中的占比有望提升,其增速優勢和投資機遇吸引著全球投資者。以韓國ETF市場為例,其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中國ETF市場同樣發展迅速,資金流入不斷增加,交易量持續增長,且固收ETF等產品越來越受到投資者青睞。未來,新興市場指數化投資將在固收ETF、創新性方案以及主題增長等方面迎來更多發展機會,投資者對細分領域和主題化產品的需求將推動市場創新。
交易所基金市場創新與發展:合作與展望
在“交易所基金市場創新與發展”圓桌討論中,嘉賓們就ETF市場的發展現狀、境外投資者偏好以及市場創新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
瑞銀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詠輝指出,境外投資者對中國ETF的投資偏好逐漸多元化,未來應豐富ETF產品,在海外推廣不同類型的ETF,加強全球交易所之間的互聯互通,借鑒成功經驗,提升中國ETF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匯豐銀行環球股票業務中國渠道及戰略發展主管劉澤華認為,資金持續流入中國市場,投資者對多元化ETF產品需求增加,希望看到更多ESG基金和對沖工具,同時完善大宗交易機制有助于滿足機構投資者需求。
景順長城ETF與創新投資部總經理汪洋分享了公司在ETF領域的發展特色,包括降本增效、提供有溫度的投資服務以及布局科創板相關產品等,同時強調走出去戰略對吸引長期資金的重要性,如通過ETFConnect將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易方達基金指數研究部總經理龐亞軍表示,易方達參與ETF布局較早,近年發展迅速,管理規模超6000億。其對ETF發展有三點體會:一是得益于交易所尤其是上交所對指數業務 ETF產品的大力支持;二是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理念,注重精細化管理及指數解決方案體系構建;三是積極參與交易所創新。在科創板方面,已布局4支相關ETF,總規模約600億,還積極參與科創板新指數研發及產品上報等,以引導投資者參與科創板市場并完善產品線。
巴西證券期貨交易所顧社稷強調了ETF市場多樣化的重要性,巴西ETF市場在產品類型和投資者結構上具有一定特點,未來將繼續推動與中國在資本市場的合作,深化ETFConnect項目,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國際投資者參與度。
投顧業務助力耐心資本培育:長期投資新力量
在“堅信長期的力量:投顧業務助力耐心資本培育”圓桌討論環節,嘉賓們圍繞投顧業務在資本市場中的角色和發展趨勢展開討論。
德意志銀行賀慈耘指出,在資管行業中,亞洲家族辦公室興起和財富轉移趨勢明顯,下一代投資者需求變化促使投顧業務更加國際化和專業化。投顧應幫助投資者明確資本類別和投資目標,構建多樣化投資組合,關注主題化投資。
貝萊德中國董事總經理范華分享了美國投顧業務發展經驗,強調其受需求、監管和技術推動,ETF已成為投顧業務中重要工具,因其低成本、高透明度和良好回報而備受青睞。其認為,我國買方投顧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可以看到監管部門已經開始出臺一系列費率改革措施,推動財富管理行業向買方投顧模式轉型。
華泰柏瑞基金副總經理房偉力認為國內ETF快速發展得益于政策支持、市場環境變化、產品豐富和宣傳得力,ETF適合長期投資,與投顧結合是未來趨勢。
華寶證券零售業務總部聯席總經理王莽認為中國市場宏觀環境變化和降費趨勢影響資管行業,被動投資發展迅速,華寶證券在ModelPortfolio業務中注重采用標準配置方案,底層主要使用指數基金和ETF,中國市場與海外市場在固定收益資產重要性和組合顆粒度上存在差異。
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黃小薏表示,從海外成熟市場的投顧發展歷程來看,買方投顧已經成為培育耐心資本的有效途徑,但從賣方投顧向買方投顧轉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是由投資者需求變得成熟、相關立法及時跟進、財富管理行業不斷發展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場景化管理的理念、以及包括數字化和 AI 在內的科技發展等因素共同驅動的結果。近些年來,ETF 因其成本低、分散化、持倉透明、交易靈活等特點,逐漸成為買方投顧構建組合配置資本時的一個有力工具。
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為全球資本市場參與者提供了一個開放、高效的交流平臺,促進了國際間的合作與經驗分享。大會次日通過對科創板發展、ETF期權應用、新興市場投資、交易所基金創新以及投顧業務拓展等議題的深入探討,為資本市場的未來發展指引了方向,將推動全球資本市場朝著更加創新、高效、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助力全球經濟增長與繁榮。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