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華峰測控:上半年完成去年全年訂單量持續發力海外市場|直擊股東會

華峰測控:上半年完成去年全年訂單量持續發力海外市場|直擊股東會

科創板日報記者吳旭光    2024-11-17

本期企業:

華峰測控

▍企業簡介

華峰測控作為國內最早進入半導體測試設備行業的企業之一,已在行業深耕近三十年,始終聚焦于模擬和混合信號測試設備領域。

▍企業亮點

在寬禁帶半導體測試方面,華峰測控量產測試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實現了晶圓級多工位并行測試,解決了多個GaN晶圓級測試的業界難題,并已成功量產。該公司在半導體部分測試領域實現了本土化替代,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半導體自動化測試設備本土供應商。

▍盈利模式

該公司專業從事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向集成電路設計、IDM、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領域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及配件,并獲取收入和利潤。

《科創板日報》7月11日訊(記者 吳旭光)近日,華峰測控2024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在該公司北京總部召開。

該會議采取現場投票、網絡投票審議并通過了《關于公司及其摘要的議案》等。

根據該公司最新公布的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同意其本次激勵計劃的授予日為2024年7月8日,并同意以授予價格56.00元/股向19名激勵對象授予21.90萬股限制性股票。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截至7月8日收盤,華峰測控的股價為87.97元/股,而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為56.00元/股。具體考核目標為:2024年至2026年,以2023年度的主營業務收入為基數,該公司完成營收入復合增長率為20%。

image

“我們有信心實現股權激勵計劃的挑戰目標。”對于實現股權激勵,公司董事長孫鏹對現場股東表示,通過賦予激勵對象權利義務,留住一批公司核心骨干及人才。

“從訂單收入情況看,今年上半年已經完成了去年全年的訂單量。”孫鏹表示,一方面,該公司測試機產品已從傳統模擬拓展到SoC、數模混合及功率等領域,無論從產品性能和市場占有率方面,在同類產品中均處于優勢地位;另一方面,該公司主營業務屬于半導體材料專用設備制造,服務半導體行業從設計到封測的主要產業環節。“從2023年底開始,(行業)處于從‘低谷’回升的階段。”

有從業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從近期該公司下游客戶擴產情況來看,同樣反映了其對市場需求的樂觀預期。

上述從業人士稱,以長電科技、華天科技等集成電路廠商為例,隨著下游消費者購買力的復蘇,對半導體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尤其是集成電路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細分環節表現較為突出。“一般情況下,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華峰測控所在的半導體測試設備公司,需要通過擴大產能來提升供應量。”

具體在產品拓展方面,華峰測控董秘辦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2023年,該公司最新推出了面向SoC測試領域的新一代測試系統-STS8600,主要應用于大規模SoC芯片的測試,“目前該類產品處于研發、客戶驗證階段,預計2025 年有望實現放量”。

“公司的產品策略是銷售一代、研發一代。比如:當年的STS8200產品形成穩定收入之后,開始研發下一代的STS8300產品,以此類推。”公司董秘辦人士表示。

在產品收入來源方面,華峰測控董秘辦人士表示,STS8200和STS8300兩大平臺是目前該公司的營收主力,覆蓋了從模擬到混合信號芯片,從寬禁帶半導體到功率模塊的測試。其中,STS8200營收占比更高,STS8300產品營收占總營收的比例在20%左右。

不過,從華峰測控訂單的主要推動力來看,國內市場目前是該公司營收主戰場,海外市場營收占比較低。

《科創板日報》記者統計發現,2020年至2023年,華峰測控海外市場收入占比分別為14.20%、7.74%、11.11%和12.73%,整體呈現震蕩徘徊的趨勢明顯。

“相對于國內市場,海外‘起量’相對要慢些,主要是因為海外市場測試的產品比較超前,比如測試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等產品,需要通過3個月至1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做驗證,之后才能夠進行批量生產。”華峰測控相關人士表示,“雖說客戶嚴格認證會拉長新進入的企業獲得訂單的難度,但同時下游客戶一旦選定不會輕易進行更換,這也能解釋得通,為什么公司下游大客戶一直比較穩定的原因。”

海外市場方面,據介紹,華峰測控核心市場包括美國、日本以及馬來西亞等。“去年公司在馬來西亞實施海外生產中心的建設,目前華峰測控在馬來西亞檳城的工廠已正式啟用。”

“海外生產中心之所以選址在馬來西亞,也是為響應下游客戶的海外業務需求,如:功率半導體大廠英飛凌、華天科技等下游客戶紛紛落子該地區。”華峰測控董秘辦人士表示,隨著市場轉暖,景氣度不斷回升,以東南亞等為代表的海外市場,也將陸續貢獻訂單。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