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軌交業務承壓中國通號前三季度營收凈利雙降加速布局低空經濟

軌交業務承壓中國通號前三季度營收凈利雙降加速布局低空經濟

科創板日報    2024-11-16

《科創板日報》10月25日訊(記者 吳旭光)受城市軌道、工程項目等業務收入減少影響,軌道交通控制系統提供商中國通號前三季度營收、凈利雙降。

10月25日晚間,中國通號發布2024年三季報告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8.14億元,同比下降15.48%;實現凈利潤23.59億元,同比下降8.09%。

其中,該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5.64億元,同比下降17.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59億元,同比增長2.33%。

具體營收從終端市場來看,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在鐵路市場實現營收120.29億元,是其主要營業收入來源,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2.19%;城市軌道業務實現營收50.51億元,同比減少12.28%;海外業務實現營收17.70億元,同比增長65.90%;工程總承包實現營收19.17億元,同比減少67.76%;其他業務實現營收4763.71萬元,同比減少43.17%。

中國通號所屬行業為鐵路運輸設備制造業,主要業務為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設計集成、設備制造及系統交付等板塊,可提供軌道交通控制系統全產業鏈服務。

2024年1-9月,累計新簽外部合同總額291.2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2.76%。其中,鐵路領域新簽合同額146.2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城市軌道交通領域新簽合同額48.7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8.68%;海外業務領域新簽合同額3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5.39%;工程總承包及其他領域新簽合同額57.1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7.05%。

在從業人士看來,軌道交通市場中國通號的競爭對手增多,鐵路項目建設招標規則變化,城軌項目站前站后大總包模式增多,壓縮公司傳統業務空間。隨著軌道交通市場的競爭加劇,使得中國通號在新簽合同方面面臨更大的壓力。

“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仍將保持較大強度。”對于近期公司城市軌道訂單變化情況,中國通號獨立非執行董事姚桂清在10月14日舉辦的2024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新建項目方面,雖然國家政策收緊,部分地區受地方債務風險等影響導致城軌建設短期內趨緩,但全國在建與規劃在實施的存量項目較為充足,仍然可以支撐行業發展。同時,新建市域快軌比重逐年增大,已成為新的建設增長點。”姚桂清進一步表示。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中國通號在推進傳統業務發展的同時,近期已加速在低空經濟領域布局。

其中,今年10月24日,中國通號城交公司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通州區政府簽署低空經濟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中國通號將攜手城市副中心,聚焦文化旅游、城市管理等領域打造38個低空應用場景,以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統ID-Space為支撐,建設數字化低空飛行管控平臺等基礎設施,拉動低空經濟發展。

此前,在布局低空經濟方面,該公司已與南京、蘇州、合肥、廣州、成都等城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對于低空經濟產業化落地,姚桂清表示,目前多家子企業已取得《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等,預計低空經濟相關業務將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社保基金一一零組合新進中國通號前十大股東,持有3314.32萬股,當前持股比例為0.31%。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