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晶泰科技:“AI+機器人”搭建未來產業與創新研發橋梁|新質生產力看張江

晶泰科技:“AI+機器人”搭建未來產業與創新研發橋梁|新質生產力看張江

科創板日報記者陳美    2024-11-15

《科創板日報》11月1日訊(記者 陳美)在張江科學城的心臟地帶,晶泰科技的AI機器人實驗室猶如一座智能蜂巢,悄然運作。

這里是晶泰科技位于上海張江的創新研發中心。整棟建筑從北往南延展,東西對稱,俯瞰猶如大寫字母“H”。走進大樓,迎面而來的是整墻綠植和寬敞明亮的玻璃門,科技感十足。

image

晶泰科技位于上海張江的創新研發中心

位于一樓的公共區,一面放滿獎狀、獎杯的榮譽墻尤為醒目,這是各方對晶泰科技在科研創新和產業探索上的肯定,一身白色太空服的吉祥物“晶尼斯”則聳立一旁,象征著晶泰科技對生產力躍遷的無盡探索。

研發實驗室則依次分布在各個樓層中。位于一樓的,便是晶泰科技的AI機器人實驗室。在這片“機器人叢林”中,一排排精密運作的機器人實驗工作站,在玻璃幕墻后高效運轉。在系統的調度和指揮下,該實驗室實現7x24小時不間斷運作,可被實時監控。在AI的賦能下,兼具不同功能的實驗工作站,可自動推進實驗步驟,并同時產出全過程、標準化的高質量數據。

近日,《科創板日報》記者走進這座生物醫藥“機器人叢林”,晶泰科技副總裁王明泰一身白衣,他向記者侃侃而談:“這里是公司在上海張江規模化部署的AI機器人實驗室,也是晶泰科技全球化業務的重要展示窗口。”

image

晶泰科技副總裁王明泰

2022年,晶泰科技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閉幕式上,正式簽署“晶泰科技上??偛俊甭涞貜埥膮f議后,便擴建其自主研發的AI機器人實驗室。2023年下半年,晶泰科技位于張江的AI機器人實驗工站集群首次亮相,并已在生物醫藥、精細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領域中落地應用。

截至目前,晶泰科技AI機器人實驗室,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物醫藥機器人自動化實驗工站集群,是賦能藥物發現的源頭和面向未來產業的創新型研發平臺。

晶泰科技牽手上海張江,共筑科技創新高地

回憶當初與上海張江的“牽手”,王明泰仍記憶猶新。

他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之所以選擇張江,一方面源于張江科學城是上海乃至全國的科技創新高地,擁有豐富的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產業資源。“晶泰科技落戶張江,可以更好地與周邊的產業集群相互交叉融合,形成完善的產業生態,從而推動公司從研發到業務的協同發展。”

另一方面,上海擁有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為晶泰科技提供了豐富的人才資源。據介紹,晶泰科技團隊擁有物理、生物、化學、計算、機械工程等多學科背景,并在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自動化等產業領域有豐富經驗。學科交叉融合的復合型人才團隊中,研發人員占比超70%。

國際化也是吸引晶泰科技選擇張江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科研學術交流方面,高水平、國際化的學術活動和跨學科的學術氛圍,以及產學研用創新協同,為張江創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和生態。

隨著晶泰科技的落地扎根,張江AI新藥研發聯盟(以下簡稱AI聯盟)也進入新的發展期。《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張江AI新藥研發聯盟成立于2021年,由陳凱先院士、蔣華良院士、饒子和院士創始倡議,發展至今已有近50家成員單位,包括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等科研院所,羅氏、恒瑞、翰森等創新藥企,晶泰科技、英矽智能、深勢科技等AI藥物研發頭部企業,藥明生物、美迪西等CXO公司,百度等互聯網企業等,形成強大的集聚效應。

2023年AI聯盟成功換屆,晶泰科技聯合創始人、CEO馬健成為新一屆聯席主席,同時增設聯盟秘書處,晶泰科技副總裁王明泰擔任秘書長。

王明泰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在產業落地方面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晶泰科技也攜手AI聯盟各成員,打造了一系列科技創新活動,以新工具、新領域、新模式推動前沿技術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應用和深化,為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助力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貢獻“AI”力量。

創新型研發平臺,業務擴張至新材料、新能源、石油化工等

今年6月,晶泰科技(QUANTUMPH-P,2228.HK)正式登陸港交所主板,成為香港18C規則下“特??萍肌逼髽I上市第一股。

這份榮譽的背后,是晶泰科技多年來對于“科技創新”的堅守和錨定。據介紹,晶泰科技是一家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賦能和機器人驅動的科技公司,利用前沿技術自主研發搭建了面向未來產業的AI機器人創新研發平臺。

image

“該平臺融合了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實驗技術,本質上是共性技術的集成,滿足微觀分子世界探索的共性特征和要求。該平臺不僅在生物醫藥行業取得了顯著效果,其產生的溢出效應也流向了其他產業,如新材料、精細化工、新能源、中醫藥等領域,為未來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蓖趺魈┓Q。

在生物醫藥領域,在全球首款獲 FDA 批準上市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藥 PAXLOVID 的研發過程中,晶泰科技與輝瑞團隊聯手,僅用6周時間就確認了藥物優勢晶型,縮短研發周期,加速藥物上市。2023年,晶泰科技與禮來合作研發首創新藥,該合作預付款及里程碑總收益達 2.5 億美元,刷新了當年中國AI制藥單管線金額紀錄。

在化工領域,今年6月,晶泰科技與復旦大學化學系麻生明院士團隊完成順利交付,由晶泰科技自主研發的智能合成工作站正在用于某催化劑的合成篩選研究中,目前該設備已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投入使用。

在新能源材料領域,今年8月,晶泰科技與協鑫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利用其在人工智能(AI)與機器人自動化領域的創新優勢,為協鑫提供鈣鈦礦、超分子、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碳硅材料等領域的高科技新能源材料研發服務。

同時,晶泰科技還將為協鑫打造材料領域大模型驅動的AI+ 自動化數智創制系統,實現從新材料/復合物的快速設計、功能材料的高定制,到工藝的高效開發應用……

據介紹,新材料是晶泰科技業務拓展的一大方向,核心是依靠AI和機器人實驗的強大計算、設計能力,最終發現新材料結構,生產出更具市場競爭力、安全高效低碳的新一代新能源材料。對于未來,晶泰科技充滿信心。

2024諾貝爾獎,折射晶泰科技前進方向

近期,2024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分別頒給了在使用人工神經網絡進行機器學習的基礎性發現和發明、在蛋白質設計和蛋白質結構預測領域作出貢獻、以及在“miRNA”微小核糖核酸作出研究的科學家們。

對此,晶泰科技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人工智能領域一直是晶泰科技錨定的方向,基于量子物理的底層技術,公司將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前沿技術結合,應用于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相關的產業領域。諾獎陸續揭曉,不僅肯定了AI助力科研創新的積極作用和產業成果,也印證了前沿產業的創新方向。

王明泰告訴記者,科技創新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奥吠局校V定未來,鎖定方向,付諸行動是關鍵?!?/p>

在大分子設計領域,由于蛋白質是典型的大分子結構,晶泰科技開發的大分子藥物發現AI平臺,能夠基于生物大分子的序列信息,對其結構進行快速且準確的預測。這一技術特別適用于大分子藥物(如抗體)的發現與優化,為藥物設計和優化提供堅實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晶泰科技與美國強生公司下屬楊森制藥簽署大分子藥物發現 AI 平臺授權協議。這份協議背后,是晶泰科技多年來提前布局和積累蛋白質結構建模和大分子藥物發現設計等前沿技術,產業落地后得到了跨國藥企認可。

在“miRNA”方面,晶泰科技與香港長江生命科技的合作,結合人工智能(AI)算法與脫敏的癌癥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臨床診斷和生物標志物數據,共同探索并開發基于miRNA的癌癥預后風險預測分子診斷模型。

“該合作就是希望通過AI算法,有效挖掘miRNA組學數據中的潛在價值,發現新的疾病標志物,為分子診斷訓練高效模型,從而有效預測患者術后預后和復發風險?!?/p>

在人工神經網絡機器學習部分,晶泰科技在創新藥物發現平臺的算法上,通過深度學習對大量的生物醫學數據進行分析,以識別潛在的藥物靶點、優化設計藥物分子。同時借助機器人實驗工站集群規模化部署的優勢,高效并行,提升實驗效率和成功率,并進一步產生全過程、標準化的高質量數據,反饋給智能算法,不斷優化迭代。

種種探索與堅守,是晶泰科技打造新一代創新研發新基建,克服AI發展數據瓶頸,幫助生物醫藥、新材料等行業積累高質量數據的探索之心。“這種探索之心,始于2019年。隨著技術的成熟,晶泰科技將充當橋梁作用,將科學問題變為工程問題,有效連接技術與產業之間的需求。最終,通過創新的技術手段,賦能行業,實現新質生產力的飛躍。”

截至目前,晶泰科技已通過AI+機器人技術,與輝瑞、禮來、默克等知名藥企建立合作關系,并擴建海外實驗室,加速全球化進程。同時,基于前述核心能力,破局生物基新材料研發,賦能新能源電池材料研發,在前沿產業的創新方向上持續突破。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