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財通資管李晶科技投資“作戰地圖”:聚焦通用性環節看好AI產業鏈大機會

財通資管李晶科技投資“作戰地圖”:聚焦通用性環節看好AI產業鏈大機會

21世紀經濟報道    2024-11-15

  9月底以來A股迎來久違的火熱行情,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科創相關主題迎來爆發。數據顯示,截至11月3日,光模塊指數、半導體指數、AI算力指數等漲幅居前,近20日漲幅均超過29%。而這些都是財通資管基金經理李晶深入研究和布局的方向。

  李晶是賣方研究出身,先后在申銀萬國證券、民生證券從事TMT相關行業的研究,擁有16年證券從業經驗和3年證券投資經驗,不僅對TMT行業有深入的理解,還建立起基于基本面深度研究的價值投資理念。2016年7月她加入財通資管,曾任權益研究部負責人。

  長期深耕科技成長賽道的李晶,完整經歷了上一輪互聯網大周期,從早期的4G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到硬件創新、智能手機的蓬勃發展,再到應用的指數級爆發,見證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大浪潮。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領域都涌現出層出不窮的機會。

  在她看來,當前或許正處于新一輪科技創新周期的起點,科技成長領域有望迎來全球半導體上行周期與國產替代周期共振的機會。那么,哪些科技細分賽道機會更大,如何把握這些機會?近期我們對李晶進行了專訪,深入了解其投資方法和投資觀點。

  產業鏈全景投資,尋找中上游通用、普適環節

  產業視角,是李晶科技成長股投資方法的重要一環。她更青睞產業縱深長、規模容量大的行業。基于對產業的深度研究和理解,并結合自己多年的投資經驗,李晶繪制出一張科技制造產業投資框架圖。

  有別于傳統的上游、中游、下游產業鏈的劃分方式,這張框架圖更多是從產業價值的角度進行劃分,上游環節更通用、更普適(上圖左側),周期性較弱、穩定性更好,對應的產業價值也往往越高;相反,下游環節可以簡單理解為應用端(上圖右側),涉及的細分子行業多且變化較快,行業波動大,把握難度也較大。

  在實際操作中,李晶會從產業全景出發,結合行業景氣度和中觀層面自上而下的行業比較,篩選出整個產業鏈中成長確定性較高、更有價值的環節,然后通過自下而上的方式,借助行業空間、技術壁壘、商業模式、盈利能力、估值水平等指標,挑選出這個環節中相對更好的公司。

  相對而言,李晶更偏好產業投資框架圖中產業鏈偏上游、通用性強的公司(上圖左側)。一方面,此類公司的抗風險能力相對更強,由于下游對接的產業較分散,下游某一個行業出現風險并不會對這類公司業績造成大的沖擊,基本面確定性更高;另一方面,由于下游觸點較多,意味著這家公司基本面情況可驗證的途徑也較多,借助下游不同行業數據的交叉驗證,更有利于提升投資勝率。

  以 “機械設備”行業為例,作為李晶產業投資框架圖中一個重要的交叉點,它也是很多下游企業無法繞不開的環節。對于大多數科技制造產業來講,生產前都需要采購設備,于是通過跟蹤“機械設備”環節數據的變化,能夠大致了解下游相關行業的資本開支進度和景氣度變化,同時通過下游企業設備采購的計劃和數據,也可以推導或驗證上游環節的景氣度情況,從而提升投資判斷的準確性。

  在李晶看來,上游環節產品通用性較強的公司,因為不需要針對一些特殊行業去做定制化的開發,產品復用性較強,因此往往可以實現更高的利潤率和ROE。這也是她更青睞上游環節公司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我來說,這個產業投資框架圖就是一張‘作戰地圖’,篩選交叉點優質公司就好比占領‘交通要塞’。這些要塞作為鏈接上中下游、多個行業的重要節點,既是機會匯聚的地方,也是重要的信息交叉驗證節點,攻下它們就等于抓住了產業全景投資的核心。”李晶表示。

  總的來講,李晶的投資框架可以概況為:從產業維度出發,立足全局視角,尋找中上游通用、普適性環節中,估值合理且有高成長潛力的好公司。

  新一輪科技大周期啟動,看好AI產業鏈大機會

  AI成為2024年諾貝爾獎的最大贏家,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獲得者均為對人工智能有貢獻的科學家。AI正在掀起新一輪產業革命,以人工智能、分子工程、虛擬現實等為技術突破口,將會極大提升生產效率,促使生產力實現質的飛躍,或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AI可能是一個持續3-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長期投資機會。” 李晶表示。

  她解釋道,每一輪科技創新引發的產業革命,早期通常圍繞上游硬件創新展開,以硬件創新帶動軟件發展是歷史上的普遍規律。簡單來講,產業和技術的發展,先得有基礎設施的建設,但快速成長需要應用端的爆發。以AI為例,2022年至今行業主要的投資方向在算力,因為無論是數據還是算法,都離不開算力的支持。算力就相當于AI產業的基礎設施,只有算力足夠強大,才能支撐模型能力的增長。

  而一輪大的產業周期,最終需要在應用層面有大的爆發。這有賴于硬件的創新。上一輪互聯網產業浪潮中,應用爆發很重要的載體就是智能手機,因此也出現了消費電子板塊的大行情。

  “AI最終依靠何種載體實現大規模的應用,目前其實還不清楚,從這一點來看,AI的投資機會或許才剛剛開始。”李晶表示。不過她認為,AI在B端的應用可能會更早實現,比如在醫藥研發領域,可以借助AI技術縮短新藥研發的進程,提高研發效率。只不過,這種應用對行業帶來的變化是很多投資者感受不到的。

  “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機器人發展到一定階段,有可能成為重要的AI載體。”李晶認為。

  她表示,目前人形機器人已發展到智能化進階階段,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系統等先進技術的進步和突破,提升了人形機器人的感知和認知能力,使其不僅能夠更靈活、敏捷地適應外界環境,也具備通識理解能力,不但可以執行一些復雜的任務,還可以跟人類進行互動。

  目前國內AI發展受制于芯片等因素,步伐略有滯后,但李晶認為國內AI跟進海外速度遠遠比當時發展半導體時要快得多。AI是全球共振的大機會,其掀起的產業革命必將催生一批偉大企業。AI應用前景廣闊,不止C端,在B端也有越來越多的應用,比如在制造業、醫藥甚至軍事等領域得到應用。

  李晶目前關注點主要集中在AI上游算力類公司。此類公司有三大驗證點,首先可從海外龍頭GPU公司了解這類公司未來的規劃;其次,因其流片環節跟負責芯片制造的某公司合作,該類公司未來的排產計劃以及明后年的規劃可作為第二個驗證節點;此外,此類公司偏上游,下游有很多應用,形成供應鏈上的交叉關系,可以作為第三個驗證節點。

  以前瞻性研究堅定信心靜待“花開”

  科技成長股的投資有一個繞不開的風險點,那就是技術迭代復雜且快速,如果看錯了怎么辦?對此李晶認為,科技的發展一定是螺旋式向上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投資的過程也是不斷跟蹤和驗證的過程,如果技術出現瓶頸,或者出現困難,此時可能市場出現大分歧,有部分投資者開始因為懷疑而拋售,但如果研究做到足夠深度和前瞻,那么在把握大趨勢的前提下,分歧帶來的下跌反而可能是低位布局的機會。”

  由于科技股投資的高風險性,跟蹤企業發生的最新變化、持續不斷驗證自己的判斷、用數據交叉驗證推導企業和行業的發展路徑等,都是李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這既有助于她發現機會,也有助于她在發現風險時及時進行調整。

  在李晶看來,投資是認知的變現,而研究是投資的基礎。只有深度細致、前瞻性的研究,才能消除投資中的噪音,獲得堅持自己判斷的底氣。

  李晶相信,吃透產業鏈各個環節,厘清各環節之間的聯系,在找到可以互相驗證的節點后,以深度研究、前瞻性研究堅定信心,就有機會在行情啟動的時候領跑于市場,在市場分歧時堅定信心并做出理性決策,在價值投資、長期投資中靜待“花開”。

  風險提示:本材料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資料中的觀點和判斷僅代表財通證券資管當前的分析,財通證券資管不保證當中的觀點和判斷不會發生任何調整或變化。本材料中提及的策略為當前環境下的投資策略及其舉例闡述,基金將根據宏觀環境和市場情況,適時進行投資策略的調整。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