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機器人與人類的比例將至少是2:1
1. 昨天,特斯拉通過X平臺的“Tesla Optimus”官方賬號,發布了Optimus機器人在工廠中分揀電芯的最新90秒演示視頻。配文:Trying to be useful lately!(最近在努力變得有用!)

2. Optimus項目負責人Milan Kovac發文介紹了具體進展: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我們杰出的生產團隊為我們制造了更多的機器人,并從它們那里收集人工智能數據!
我們已經訓練并部署了一個神經網絡,讓Optimus可以開始執行一些有用的任務,例如拾取從傳送帶上傳遞下來的電芯,并將它們精確地放入托盤中。
這個神經網絡完全以端對端的方式運行,這意味著,它只使用來自機器人二維攝像頭的視頻,以及機載的本體感覺傳感器,就能直接生成關節控制序列。它完全在機器人的嵌入式FSD計算機上運行,由機載電池供電。它的設計理念是,當我們在訓練過程中添加更多不同的數據時,單個神經網絡可以執行多項任務。
雖然還不夠完美,速度也還有點慢,但我們看到成功率越來越高,失誤也越來越少。我們還在訓練Optimus從失敗案例中恢復,我們已經看到了自主修正的發生。
我們在一家工廠部署了幾個機器人,每天在真實工作站對它們進行測試,并不斷改進!
現在,Optimus還經常在辦公室里散步,而不會摔倒。:)
我們還在進行進一步的工作,讓它移動得更快,并能應對更惡劣的地形——所有這一切都不會犧牲它與人類相似的特性。我們還在關注整個機器人隊伍的可重復性、訓練神經網絡處理動態校準,以及機器人之間的微小差異。
更多更新將很快發布!”
負責機器人AI的資深工程師Julian Ibarz也發帖:
“在不久的將來,特斯拉機器人將能完成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10年前,我在生產中部署了第一個深度學習視覺模型:https://tinyurl.com/3x2j5t6r。(注:當時Julian就職于谷歌)
10年后的今天,深度學習可以做很多新的事情。想象一下,10年后會是怎樣。我之所以加入特斯拉,是因為現在正是通用具身人工智能的時代。
我們開始將RL(強化學習)應用于Optimus,教它做一些原本很難遠程操作的事情。我們正在尋找幾名RL工程師加入世界一流的ML(機器學習)團隊,同時也在尋找幾名充滿熱情的軟件工程師幫助改進我們的RL仿真基礎設施:http://ts.la/optimus-jobs。”
?
3. Nvidia具身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Jim Fan發來賀信:
“祝賀特斯拉Optimus團隊的又一次出色更新!這段視頻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人類數據收集農場,我相信這是Optimus最大的領先優勢。建立這樣一條管道需要做些什么?Optimus做到了以下幾點:
a. Optimus的手是世界上最好的機器人五指靈巧手之一。它具有觸覺傳感功能、11個自由度(DOF),而許多競爭對手只有6-7個自由度。
b. 遠程操作軟件: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操作員戴著VR眼鏡和手套。要在保持極低延遲的情況下,將第一人稱視頻流導入,并將精確控制流導出,軟件的搭建是非常不容易的。自己的動作與機器人的動作之間哪怕有最微小的延遲,人類都會非常敏感。Optimus有一個自如的全身控制器,可以實時做出人類的姿勢。
c. 龐大的機器人隊伍:你需要不止一個機器人來并行收集數據,需要訓練有素的人類合同工每天輪流值班(最好是24/7全天無休),還需要隨叫隨到的維護人員來確保機器人始終處于忙碌狀態。這些都是學術研究實驗室想都不敢想的操作復雜性。
d. 任務與環境:確定應該遠程操作什么內容同樣重要。目前,大多數此類工作都是由演示驅動的:收集有關任務的數據,并將其制作成社交媒體視頻。但要解決通用機器人的問題,我們必須仔細考慮任務和環境的分布。在視頻的43"-51"處,我們可以看到工廠和家庭環境,如移動電池、處理衣物、將日常用品分類放入貨架。
這是一個開放式的研究問題:如果你只有預算來收集1000項任務的訓練數據,你會選擇什么來最大限度地實現技能轉移和泛化?
結束語:遠程操作是解決人形機器人問題的必要條件,但并不充分。從根本上說,它無法擴展。后續我將展開談談這一點。”
埃隆作出了兩個回復:
“今年晚些時候,新的Optimus機器人將有22個自由度。
執行器將幾乎完全移至前臂,就像人類的工作方式一樣。”
人類手掌的22個關節,不清楚是否會嚴格對應埃隆所說的新Optimus手的22個自由度
4. 2022年9月30日,特斯拉第二屆AI Day,在第一次展示了真正的Optimus原型機器人后,埃隆說:
“我們的目標,是盡快生產一個有用的人形機器人。設計這個機器人的時候,我們采用了和設計汽車相同的原則,也就是,為了生產而設計,這樣才有可能以高產量,低成本,高可靠性地生產機器人。這一點非常重要。
你們都看過非常震撼的人形機器人的演示,很棒,但它們缺少什么呢?它們缺少大腦,它們沒有足夠的智能可以自行在這個世界中漫游。而且它們還非常昂貴,產量也很低。
而Optimus的設計目標是:能力極強,同時產量極高,最終可能會生產數百萬個。而且預計它的成本會比汽車低得多,我想說,可能不到兩萬美元,這是我的猜測。它的潛力深不可測。
。。。
如我所說,它的潛力深不可測。因為你可以說,什么是經濟?經濟是開展生產的實體數量乘以生產力,人口乘以人均產出。一旦人口數量沒有限制,經濟究竟意味著什么,也就不那么清晰了,經濟會接近無窮大。
一旦能用良好的方式實現,那就意味著,一個富足的未來,一個沒有貧窮的未來。到那時,你可以擁有你想要的任何產品和服務,這的確是我們所知人類文明的一個根本性轉變。
。。。
如我所說,自動駕駛汽車肯定會對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我認為,它們將把運輸生產力提高至少半個數量級,也許一個數量級,甚至更多。我認為,在改善經濟產出方面,Optimus可能有兩個數量級的潛力,真正的潛力尚未可知。”
5. 4月23日,在特斯拉2024年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埃隆回答了“Optimus目前有沒有在執行工廠的任務,何時量產”的投資者提問:
“我們能夠完成簡單的工廠任務。或者至少應該說,在實驗室里完成工廠的任務。
事實上,我們認為,在今年年底之前,我們就能讓限量生產的Optimus在實際工廠中執行有用的任務。然后,我認為我們可能會在明年年底之前進行對外銷售。
這些只是猜測。
正如我之前所說,我認為Optimus比其他所有產品加起來都更有價值,因為如果我們能有一個智能的人形機器人,它能穿行于現實世界,并能按要求完成任務,那么經濟的規模將不再有任何限制。這就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認為,在所有人形機器人制造商中,特斯拉最有希望實現機器人的量產,并讓它自己進行高效的推理計算。”
6. 5月2日,X用戶Smoke-away發推問:
“你準備擁有幾個Optimus機器人,為什么?”
埃隆回復:
“我認為機器人與人類的比例將至少是2:1,也許是3或4:1,因為在工業領域將有許多機器人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通常是為供應鏈中的其他機器人提供服務”
5月5日,同樣是這個Smoke-away發了個暢想圖,并稱:“特斯拉Robotaxi中心樞紐將使用Optimus進行自動充電和清潔。”
埃隆給這個帖子點了贊。
本文作者:瓦礫老瓦,來源:瓦礫村夫,原文標題:《馬斯克:機器人與人類的比例將至少是2:1》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