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AI進入“戰國時代”,技術正向場景讓位

AI進入“戰國時代”,技術正向場景讓位

新火種    2023-09-29

打算激情下單iPhone 15?不妨先等等,全球最知名的AI創企OpenAI,要造硬件了——很有可能是一款新手機。

據媒體周四報道,OpenAI和被譽為“iPhone之父”的前蘋果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維(Jony Ive),計劃從軟銀那里籌資10億美元,攜手開發一款新的AI硬件。

具體是什么設備還不清楚,不過有分析人士推測,考慮到Ive的參與,OpenAI可能是想開發某種消費電子產品,比如手機。

這件事情背后,也透露著AI競爭格局的變遷:隨著開源模型遍地開花,技術的權重正在下滑,取而代之的,是應用場景。

ARM的芯片+蘋果的硬件+OpenAI的軟件?

據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推測,OpenAI可能正在構建自己的底層操作系統,類似iOS或安卓,有望靠AI功能,打破ChatGPT對手機硬件制造商的依賴,也可以進一步擴充OpenAI的收入來源。

暢想一下,世界上最著名的設計師+明星AI創企CEO+財大氣粗的科技投資教父強強聯合,最后會不會給消費者呈現ARM的芯片、蘋果的硬件、OpenAI的軟件的三合一?

考慮到OpenAI CEO 阿爾特曼的履歷,轉向硬件也說得通。他曾經投資過多家硬件公司,比如由前蘋果員工創立的神秘初創公司Humane,該公司正在開發AI驅動的可穿戴設備,以及正在開發人形機器人的挪威初創公司1X Technologies。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指出,布局AI硬件也許可以讓OpenAI在未來數年間這場“AI改變消費者生活”的大賽中取得競爭優勢,但值得注意的是,歷史也表明,許多大型科技公司都曾嘗試過制造熱門消費終端,但都失敗了。AI競爭格局生變 技術不如場景香

更值得關注的是,新技術周期,正在催生讓人眼花繚亂的商戰。眼下,生成式AI熱潮里急于搶奪市場的科技巨頭與AI創企們,已經掀起了一場合縱連橫的大戲。

試想一下,如果Jony Ive和OpenAI打造的這款產品,最后變成了Surface系列的競爭對手,OpenAI的大靠山微軟會作何感想;與此同時,微軟也在打自己的小算盤,本周有報道稱,它正開發一款算力需求較低的AI產品,減輕對OpenAI技術的依賴;再比如,開發Claude的大模型廠商Anthropic,剛剛拿到了亞馬遜的40億美元投資,而Anthropic最大的股東和合作伙伴之一是谷歌,谷歌云和亞馬遜AWS在云計算領域競爭激烈。

The Information記者Jessica Lessin指出,和過去的移動互聯網革命非常不同的是,生成式AI浪潮的參與者們,都傾向于多頭下注,而不是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里沒有鐵板一塊的聯盟,只有精心算計的戰略家。

幾年前,事情還不是這樣。巨頭間的商戰博弈往往帶有排他的性質,沃爾瑪選擇了微軟Azure作為云服務商,因為亞馬遜是它最大的競爭對手;微軟和Facebook(后來的Meta)曾經為了對抗谷歌而強強聯手。

在移動互聯網的早期,商業競爭一度無比單純——你跟我好,就不能再跟她好了。但今天,市場已經對多偶制聯姻見怪不怪,一家公司可能會同時和好幾家彼此利益沖突的企業合作。

AI領域的競爭,已經進入混亂的戰國時代。初創企業爭奪資金、流量和算力,巨頭則希望能藉新技術實現產品的迭代升級。

Jessica Lessin認為,從現在的市場環境來看,技術的重要性正在降級。她指出,開源LLM的質量正在快速提升,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在未來12個月內,開源LLM的能力將與GPT-4不相上下。

到那個時候,想要入局生成式AI的企業,還需要再花大價錢采購尖端LLM嗎?

取而代之的,是能夠創造利潤和終端價值的應用場景,換句話說,那些手握渠道和現成工具的軟件開發商,會成為AI競賽的贏家。

微軟的例子已經證明,如果對LLM的炒作逐漸平息,那么更多的公司可能會尋找更便宜的替代品。

這么看來,OpenAI要自己造硬件這個想法,也就不難理解了。如果未來GPT-5或者6的競爭優勢不再明顯,或者由于開源LLM質量提高,GPT系列LLM的市場需求下滑。那么OpenAI,肯定需要一個能抓住消費者的第二增長曲線,才能不被這場巨大變革甩下船。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