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特斯拉股價大跌15%:Robotaxi離落地還差一個蘿卜快跑

特斯拉股價大跌15%:Robotaxi離落地還差一個蘿卜快跑

新火種    2024-10-15

美國當地時間10月11日,特斯拉在10日晚“歷史性”發布包括Robotaxi的Cybercab、Robovan在內的三款機器人產品后的第一個美股交易日,特斯拉盤中大跌超10%,算上發布會前的夜盤上漲5%,意味著,特斯拉這個“歷史性”的發布會導致股價大跌15%。

投資人如此看空特斯拉Robotaxi的原因,在于馬克斯在這場約18分鐘的特斯拉史上最短發布會上,并沒有拿出讓投資人信服的產品、以及更為重要的對特斯拉財報改善預期的商業化進程時間表。

是的,無論是Robotaxi的Cybercab、Robovan,還是Robo本身的Optimus,對于現在特斯拉面臨的銷量方面增長乏力、利潤壓縮的財務現狀,短時間內(至少3年)是毫無幫助,甚至可能會因為研發投入加大而惡化,難怪投資人會以腳投票選擇拋售離場。

投資人更期待的量產就能馬上走量的車型,如一直期待的更小型車Model 2(或者是Model Q),或者是在2024年Q2財報電話會提到的小號的Model Y,都沒有看到影子。現在只能寄希望于煥新版的Model Y,能夠挽回特斯拉目前在歐美下滑的銷量、以及保住在中國被圍攻的市場格局(9月份上新了至少6款車要搶Model Y市場,小米SUV也蓄勢待發)。回到特斯拉定義為“見證歷史”的發布會上最重要的Robotaxi,Robotaxi的落地離不開區域化。馬斯克也表達了特斯拉Robotaxi想到中國來。這意味著特斯拉也必須要和美國同行Waymo,以及中國同行蘿卜快跑等公司一樣,需要各地去考Robotaxi的牌照,然后才能正式上路。

01 特斯拉Robotaxi規模商業化至少還要3年

在發布會上,馬斯克對特斯拉Robotaxi的商業化進程談得很少。但從兩個點可以推測到規模商業化的時間:1、Cybercab的規模量產最早是2026年,也有可能推遲到2027年;2、無人監督版本的FSD,明年開始在美國德州和加州進行測試。這意味著,特斯拉Robotaxi的硬件Cybercab量產還需要2-3年,而Robotaxi所需軟件的無人監督版本的FSD明年才能開始測試。

或許,到了Cybercab量產時,能獲得美國監管部門,如在加州的加州車輛管理局(DMV)、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CUPU)的批準,才能提供無人駕駛、可收費的Robotaxi收費服務。或許,在這個期間,馬斯克可以通過和更高級別的政府溝通,可以減少需要花費在美國不同州、不同城市分別獲得運營Robotaxi批準的時間和金錢。2-3年的時間,對于特斯拉Robotaxi要面臨的競爭對手,如在美國的Waymo,在中國的蘿卜快跑來說,已經有了充分的時間去應對特斯拉Robotaxi帶來的挑戰。畢竟,Waymo在美國數個城市早就實現了Robotaxi的可無人、可收費的商業化運營、蘿卜快跑在中國數個城市也已經實現了Robotaxi的落地服務。在Waymo、蘿卜快跑最需要的車輛硬件方面,早在10年前的2014年,Waymo的前身,谷歌X實驗室無人車組,就發布了沒有方向盤、沒有踏板、沒有后視鏡的螢火蟲。但最終該車并沒有量產,2017年進入了博物館。

目前,Waymo現在還是采用改裝車在運營,Waymo和極氪、沃爾沃合作的前裝車型一直沒看到量產,而百度Apollo前裝量產已經迭代了兩次,早在2022年就迭代到了第六代車型ApolloRT,可支持無方向盤和有方向盤兩個版本。有方向盤則是為了滿足現有的法規要求,無方向盤則是為新法規做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而今年5月發布的蘿卜快跑第六代無人車價格僅為20.46萬元,比第五代車型成本降低了60%,和馬斯克宣稱的Cybercab低于3萬美元的制造成本相當(按照現行匯率計算)。這意味著中國智能汽車產業鏈的優勢再次凸顯,大規模的應用降低了硬件的成本。

在軟件層面,馬斯克在發布會上并沒有進行過度的解讀,現行的有人監督版本的端到端FSD,在存量特斯拉Model S3XY系列上運行是驚艷的,但是,無人監督版本的FSD,沒有了人類司機作為最后兜底的安全冗余,到底怎么樣呢?這是馬斯克需要回答的問題。但,發布會上沒有。

對于特斯拉Robotaxi的中美競爭對手,Waymo和蘿卜快跑來說,其Robotaxi軟件從開發的第一天開始,就是奔著純無人駕駛去的,現在也做到了,也有了自己的技術特點,例如Waymo在8月份發布的全新迭代版本人工智能系統Driver,以及百度Apollo的全球首個自動駕駛大模型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接下來就看各企業在全球各地的落地情況。在2024年4月,馬斯克突然到訪中國推動FSD的落地,并且表示希望特斯拉Robotaxi落地中國。這也給了中國車企以及Robotaxi公司壓力,華為為首的智駕系統正準備在國內和特斯拉FSD一較高下,而蘿卜快跑為首的Robotaxi公司,已經在謀劃出海和特斯拉展開競爭。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蘿卜快跑正謀求在新加坡、中東等地測試和部署其無人駕駛出租車,上述區域也有來自中國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在測試和部署,這對蘿卜快跑來說會減少很多的談判、法規適應等方面的成本。

為了配合出海服務全球用戶,有消息顯示蘿卜快跑正準備發布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 10.0版本,將會搭載百度最新的自動駕駛大模型ADFM,在安全性、智能化和易用性方面將會得到大幅升級。

02 落地細節更是魔鬼地獄的挑戰

在發布會上,特斯拉對Robotaxi運營細節上的思考,反映到Cybercab的設計主要是有3點:1、無線感應充電;2、機器清掃車輛;3、鷗翼門設計。無線感應充電,顯然就是為了解決Robotaxi在無人狀態下的充電補能,但無線感應充電的方式對于馬斯克口中的希望提高車輛使用時間5-10倍,甚至達到每周一百六十多個小時(一周168小時)來說,短時間內效率應該是不夠的,功率應該是不夠。

相比之下,在補能方面,Waymo One現在運行的Pacific是油電混動主要是燒油、捷豹I-Pace則是插電,蘿卜快跑第六代無人車則是采用了換電模式。從補能效率來看,換電應該是最快的。至于鷗翼門設計,除了炫酷,難道不是一個感應電動門就可以解決的嗎?

更多的運營細節,還是要到實際運營后,才能真切感受到哪些細節需要增加,哪些細節需要改進,甚至包括乘客和車輛交互的流程,包括車輛上下客的停靠地點,包括遇到緊急情況、車輛故障情況的處理等等。

特別是針對乘客的用戶體驗層面,除了前面提到的交互、上下車、緊急或故障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車內的用戶體驗,例如,如何讓乘客更舒適,蘿卜快跑第六代無人車已經把按摩椅搬上車了,這對于中國汽車供應鏈來說,現在按摩椅上車的成本也不高,在美國上了Cybercab成本3萬美元可能就打不住了。

還有就是如何讓乘客在車內有更好的娛樂體驗,Cybercab的一個屏幕,以及Robovan車內基本上沒有屏幕,這些都可能有著更大的施展空間。更重要的是,包括娛樂體驗在內的車內服務的提供,也是提高運營方利潤的重要來源。

對于Robotaxi公司來說,除了可以賺取將乘客安全地從A點移動到B點的出行服務收入外,拓展車內服務收入,將來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甚至,要比出行服務收入更高。

對于特斯拉Robotaxi來說,現在還沒有到摳運營細節來降本的時候,目前,包括Waymo One、蘿卜快跑在內的所有Robotaxi公司來說,都在努力的降本增效。這個過程,并不比馬斯克當年在量產Model 3降本時提到的“便士游戲”更輕松。馬斯克表示,自動駕駛交通成本包含稅費和其他費用在內的價格可能最終達到每英里0.3-0.4美元,未來每個管理人員,可以管理10-20輛的Cybercab。這兩個指標要達標,也要真正運營后才能逐步實現。難怪馬斯克說Cybercab 2.0版本已經在規劃中了,畢竟,在無人監督版本FSD測試期間,還有就是試運營期間,必然還會暴露出大量的問題需要改進。特斯拉Robotaxi要規模商業化,Cybercab的發布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不管是車輛硬件本身,還是無人監督版本的FSD,不管是要通過監管機構的批準,還是服務乘客的運營細節,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甚至,馬斯克還要面對Buff疊滿的工會阻力。馬斯克,Robotaxi商業化要想準備好,如果想少走彎路,也可以向Waymo One、蘿卜快跑這些先行者學習。

原文標題:特斯拉股價大跌15%:Robotaxi離落地還差一個蘿卜快跑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