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后插管打CS拼搶三殺!馬斯克腦機接口最新進展
來看這段CS游戲錄像,真·腦后插管玩家打的,來自馬斯克Neuralink公司的第二位志愿者Alex。
開局“轉角遇到愛”,反應很迅速,輕松拿捏。

正面對剛也不落下風。

當然了,錄像中的隊友和對手都是電腦操控的Bot,不是和真人玩家對戰。
不過怎么說呢,上個月他剛剛完成植入手術,現在就掌握到這個程度了,也是很厲害了。
在植入腦機接口之前,這位不幸癱瘓的游戲愛好者只能“用嘴”打游戲。
使用一種叫QuadStick的設備,幾根吸管當“搖桿”和“按鈕”,從移動切換到瞄準要松開吸管咬住另一根。

現在有了腦機接口可就方便多了,他最大感受是:
Neuralink這項研究的目的也并不只是讓癱瘓者能享受游戲這么簡單,是為了證明腦機接口技術在日常生活中是安全和有用的,主要以三大指標來檢驗:
開箱即用的體驗能實現的操作種類植入接線是否穩定5分鐘學會操控鼠標,打破世界紀錄從Alex將他的腦機接口連接到電腦的第一刻起,他花了不到5分鐘的時間就開始用思想控制光標了。
這是他玩的第一個游戲Webgrid,規則很簡單,就是哪里亮了點哪里。

但是取得的成果并不簡單:
在幾個小時內,他就超越了使用任何其他輔助技術所達到的最大速度和準確性。
并且在使用Neuralink的第一天,打破了之前的腦機接口光標控制世界紀錄。
第二天,用CAD改造自己的輪椅在脊髓受傷之前,Alex是一名汽車維修技術員,修理各種類型的車輛和大型機械。
從那時起,他就想學習如何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軟件設計3D物體。
在使用Neuralink的第二天,Alex首次使用CAD軟件Fusion 360,并設法為他的腦機接口充電器設計了一個定制支架,然后3D打印出來,裝在自己的輪椅上。

Neuralink團隊與Alex一起合作開發了一套方法,將頭腦中想象的動作映射成不同類型的鼠標點擊(左鍵、右鍵、中鍵等)來提高他的工作效率。
擴展他能做的操作,并使他能夠在CAD軟件中的各種模式快速切換(縮放、滾動、平移、點擊和拖動)。

后來在空閑時間,Alex繼續使用CAD軟件將他的設計想法變為現實。
Neuralink希望隨著時間的流逝,能幫助許多人在他們的興趣和專業領域進行創作,幫助他們重新找到自己的激情。
植入物穩定問題已緩解Neuralink的第一個參與者Noland出現了一點小故障:腦組織中植入的接線回縮了,導致整個設備的反應也變慢。
目前經過后續修復,Noland的情況已經穩定下來,腦機接口的性能也已經恢復——比之前的腦機接口光標控制世界紀錄高出一倍多。

為了降低第二個志愿者接線回縮的可能性,Neuralink做了許多改進措施,包括減少手術期間的大腦運動和減少植入物與大腦表面之間的間隙。
令人欣慰的是,第二位志愿者者Alex目前還沒有觀察到這種問題。
第一位志愿者Noland也是個游戲愛好者,他使用腦機接口在馬里奧賽車中擊敗手柄玩家,也喜歡玩文明6、殺戮尖塔這樣的策略游戲。

有網友表示“希望看到兩位志愿者在多人游戲中1v1對戰”。

接下來,為了進一步提升志愿者使用數字設備的體驗,Neuralink將繼續增加可用的操作方式:團隊正在努力解碼多次點擊和多個同時移動意圖,爭取實現完整的鼠標和游戲手柄操作。
腦機接口玩《黑神話》指日可待?
此外,團隊還在開發算法來識別手寫意圖,以便更快地輸入文本。
現在他們最快的打字方式是用光標點屏幕鍵盤。

這些功能不僅有助于恢復癱瘓者使用電子設備的能力,還可以讓無法說話的人恢復交流能力,例如患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等神經系統疾病的人。
最后,Neuralink計劃使腦機接口能夠與物理世界互動,比如讓用戶通過控制機械臂吃飯,或者控制輪椅移動。
馬斯克本人也剛剛發布了他的計劃:

參考鏈接:[1]https://neuralink.com/blog/prime-study-progress-update-second-participant/[2]https://x.com/neuralink/status/1826366877188456894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