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AI為設計產業帶來百倍增長之日,人與工具將如何協作?

AI為設計產業帶來百倍增長之日,人與工具將如何協作?

新火種    2024-06-06

一、優秀的產品,就是優秀的設計

1979 年,喬布斯帶領蘋果團隊拜訪了施樂公司的 PARC 研究中心。在那里,他們看到了施樂公司研發的圖形用戶界面(GUI),這給喬布斯帶來了極大的震撼。當時,蘋果公司已經開發出了 Apple II,使用的是類似 DOS 系統的全黑屏幕,需要通過輸入指令來操作電腦。而施樂的圖形化界面則完全不同,它以一種可視化的體驗極大地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門檻,用戶們可以通過鼠標點擊電腦上一個個可見的 UI,操作更加直觀和便捷。

喬布斯意識到,這種簡潔的設計才是符合大多數人習慣的,這才是個人電腦的未來。回到蘋果公司后,喬布斯決定研發圖形化電腦,并從施樂公司挖來了一些關鍵人才,其中就包括復制粘貼 UI 設計之父拉里·特斯勒。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蘋果公司于 1983 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商用的圖形化電腦:Lisa。

喬布斯從施樂實驗室學習到的圖形用戶界面技術,為蘋果公司的發展帶來了重要的機遇,也推動了整個計算機行業的變革。圖形用戶界面的出現,使得計算機的操作更加簡單直觀,UI 設計從此也成為個人電腦公司最重視的業務部門之一。

據相關報告顯示,我國平面設計產業在 2015 年的總產值為 335.9 億元,這個數字到了 2022 年就變成了 538 億元,復合增長率約為 7%。如果把這個統計擴大到整個圖形設計領域,這個產業的總產值將達到數千億元。

在普通人的生活中,隨著智能手機、智能家居、自動駕駛汽車等個人終端的普及,各種大大小小的屏幕正在越來越多,UI 設計無處不在。設計軟件一直是一個非常可觀的增長型市場。

二、設計工具被 AI 重塑,這是時代必然

今年以來,Sora、GPT-4o等模型的相繼亮相,讓社會各界對AI發展的想象力進一步提升。隨著基礎模型能力增強,如何通過AI應用實現對各個行業的變革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

設計軟件作為創意工具的一部分,它也必然被 AI 重塑,現在看來至少有這三大驅動力。

其一、整個創意業態都在被改造,AI 設計大勢所趨。

從過去一年的應用創新來看,AI 寫作、AI 編程、AI 營銷、AI 繪畫等應用的創新都已經發生,這一切都讓人們看見了科技發展的新增長點,各行各業的人都對此保有信心與期待。AI 設計是必然的發生的。

不過這里面也有讓人警惕的地方,在上一輪互聯網技術爆發的時候,國內不論什么領域,都喜歡搞個“互聯網+”。不論行業合適不合適,無論產品合適不合適,反正廠家只要做一個 app,它就是“互聯網+”了。那一批“互聯網+”最終的結果就是不了了之。

由此反思,真正的 AI 設計工具,不能只是把 AI 加進去,它一定是能大幅度提升設計工具的價值,盡可能改變當下 UI設計行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為整個行業帶來 100 倍以上的價值增長。

6月5日,定位“AI時代設計工具”的Motiff妙多面向全球發布并公布定價,開創了界面設計行業的多個“第一”。Motiff妙多由看云軟件研發。發布會上,AI生成UI功能吸引了諸多關注,用戶只需要文字輸入一段話,Motiff妙多就能呈現一版設計圖稿。該功能采用了多模態大模型技術,以保證能生成符合用戶意圖的、美觀的UI界面。

如何讓AI技術真正全方位落地?Motiff妙多運營副總裁張昊然認為有三個關鍵因素,“一是關鍵的用戶場景提效,二是實現生產力和生產工具之間的關系變革,三是通過AI生成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基于此,Motiff妙多的AI功能從界面設計流程中的實際痛點出發,致力于打造企業級AI應用。

其二、設計軟件市場仍然潛力巨大。

從國內來看,一個高級設計師的平均年薪在 40 萬人民幣左右,他如果使用之前的設計軟件 Figma,每年將要付費 4000 元人民幣。在公司開銷的設計總成本中,人的成本占 99%,軟件工具成本只占 1%。如果這個設計師在歐美等國家,他的薪水至少要翻一倍,軟件開銷占比更低。這也是海外的設計軟件更掙錢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國內設計軟件的付費率本身就不高。可能有人要吐槽國內設計人員就連用畫圖都要用盜版軟件,但真正熟悉設計生態的人肯定知道,這里面有多少人是迫不得已。某大牌設計軟件在國內的收費設計騷操作太多,這么多年一直用著刻意刁難人的繁雜代理模式。盡管無數的設計師想要用正版,但總會被廠商的苛刻條件所阻礙。

因此,海外的設計市場巨大,國內的設計市場遠遠沒有到飽和的程度,設計軟件發展仍然有著很大的空間。

其三、設計者需要新工具,解決需求必須要跟著時代走。

這一點最好理解。當一個人用慣了智能機上面的設置,他會期望用其他的工具時,也能有同類的設置。

當整個創意工具領域都被 AI 改造,習慣于 AI 技術的人去做設計,他一定會對設計軟件產生同等的需求。

因此,智能化趨勢使得 UI 設計需求持續增加,用戶為 AI 付費的意愿不斷提升,市場也會需要AI解決方案。

將AI 技術融合到 SaaS 生產工具中,是未來10年軟件領域新的機會。如果能找到合適的用戶場景,讓AI 適當地融入專業工具中,會在專業用戶的工具使用中產生效率變革。

三、設計市場需要的不止是新工具,更是新理念

去年年底,Adobe 終止了 Figma 的收購。因為終止了這次的收購,Adobe 賠付了 10 億美元的違約金。

那么 Adobe 高層,為什么要終止這次收購呢?他們對外界宣稱的原因是行業監管,相關的反壟斷法案,阻止了他們的收購。

但是業界的普遍看法并非如此。在此之前的 15 個月里,Adobe 和 Figma 談定的收購價是 200 億美元,當時Figma 的年營收是 1 億美元,在 SaaS行業領域普遍估值是 30 倍 Photoshop的情況下,Adobe 相當于給出了 6 倍多的溢價。

Adobe 本身就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其高層之所以愿意這么做,是因為 Figma 代表了一個協同設計的生態。如果說 Photoshop 代表的像素時代,Sketch 代表的矢量時代,那么 Figma 代表的就是協同時代。Figma 不只是一個簡單的 UI設計工具,它還有著非常強大的協作網絡,包括但不限于讓多個設計師一起設計、上下游協作交接所需要的工作提效。

Adobe 收購 Figma 與其說是一件收購或者投資行為,不如說是一件戰略行為,他們期待因此大大改革自己的生態現狀。但是去年年初 ChatGPT 的爆發改變了一切,整整一年的大模型創新熱潮,讓人們看見了新的科技發展方向。這也引起了 Adobe 高層的戰略動搖,UX 領域未來需要的或許不只是協同,而是人工智能。

Motiff妙多在此時應運而生,不僅具備強大的基礎功能,還在最全面精細的協同設計軟件基礎上,融合了先進的 AI 技術,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設計體驗。通過 AI 建立的諸多原創功能,如 AI 設計系統、AI 工具箱和 Motiff 妙多實驗室等,顯著地提高了用戶的工作效率和創意發揮。

例如AI 設計系統功能,它為中大型企業設計團隊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設計系統范式。該系統能夠創建、維護和進行一致性檢查,幫助團隊避免設計系統老化危機,將設計師從繁瑣的整理工作中解放出來。據了解,某大廠的子產品設計團隊曾有 10% 的設計師全職負責維護設計系統,而現在通過 Motiff 妙多的 AI 設計系統,這一工作變得更加高效。

此外,Motiff 妙多的 AI 工具箱也為基礎設計工具帶來了變革。其中的 AI 復制功能讓“重復”不再重復,大量的重復操作將由 AI 完成,為設計師節省了時間和精力。而 AI 布局功能則讓設計布局進入“簡單模式”,設計師可以在自由設計和結構化設計之間靈活切換,提高了設計的效率和靈活性。

在結合 AI 技術方面,Motiff 妙多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提升了設計工具的價值,還為 UI 設計行業帶來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變革。隨著 AI 技術的不斷發展,Motiff 妙多將繼續探索更多的應用場景,為用戶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設計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Motiff妙多AI功能將對所有用戶限時免費。“作為一款全新的科技產品,我們需要更多的早期嘗鮮者來體驗我們的AI功能,這是我們限時免費的主要原因。”張昊然在發布會上指出,Motiff妙多對“AI收費”并不會急于求成,AI設計軟件的前景極為廣闊,等到時機成熟時,AI功能的價格將會自然確定。

基于強大的原創AI功能,Motiff妙多從根本上顛覆了SaaS行業定價邏輯。發布會上,Motiff妙多面向全球市場公布統一定價,基礎功能收費分為三檔:除了免費版之外,專業版基礎功能價格為24元/月(國際版4美元/月),研發模式6元/月(國際版1美元/月);企業版基礎功能價格為90元/月(國際版15美元/月),研發模式18元/月(國際版3美元/月)。運營副總裁張昊然表示,未來,UI設計工具的核心價值在于AI功能,基礎功能將成為“標配”,因此Motiff妙多的基礎功能定價將率先回歸“標配”。

AI 為設計產業帶來百倍增長之日,人與工具將如何協作?

(Motiff妙多各版本定價)

改變行業定價規則的同時,Motiff妙多保持了強大的性能。Motiff妙多是國內首家自研Web端圖形渲染引擎的產品。這使得它在性能方面表現出色。無論是在流暢性、速度還是魯棒性上,Motiff 都優于其他同類工具。當下,Motiff妙多可支持圖層數量達到100萬級別,也是全球唯一在單畫布100萬圖層下仍可持續流暢編輯的高性能產品。

UI設計已經進入AI時代了。新技術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提效,而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對生產工具的革新。站在未來看現在,這個行業可能還處在“刀耕火種”式的工作方式,AI的到來,不僅僅是帶來了一個解放設計師生產力的機會,更是對行業的一次“工業革命”。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