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人形機器人,站上風口

人形機器人,站上風口

新火種    2023-09-05


作為當前機器人領域的“流量明星”,人形機器人繼續狂奔,不少公募基金頻頻出手搶占風口!
近期,人形機器人板塊反復活躍,最近五個交易日漲超12%,其中涉及電機、滾珠絲杠、減速器、傳感器、控制器、輕量化以及集成等多個環節的核心部件公司走強,多家公司在8月獲得公募基金扎堆調研,不少頭部基金公司二季度已密集布局,其中包括多位百億規模以上基金經理及明星基金經理。
人形機器人大受追捧
近期,機器人概念股不斷走強。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日收盤,人形機器人指數最近五個交易日漲超12%,今年以來更是累計上漲近45%,包括聚焦人形機器人四足、核心部件制造龍頭的標的表現出色。
其中,電機股鳴志電器、步科股份,滾珠絲杠領域企業鼎智科技、恒立液壓,減速器公司雙環傳動、綠的諧波,傳感器和控制器個股漢威科技、華中數控,以及精工科技、三花智控、拓普集團、埃斯頓等涉及輕量化和集成等環節的公司,紛紛獲得市場追捧。
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早已盯上了這塊“肥肉”,廣發、富國、招商等多家頭部基金公司產品二季度已密集布局相關個股,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經理。
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三花智控、雙環傳動在二季度獲公募基金分別加倉了約4700萬股、1135萬股,而拓邦股份、拓普集團、博實股份、華中數控、鳴志電器、綠的諧波均被增持達數百萬股。
具體來看,明星基金經理趙詣、兩百億規模基金經理唐曉斌分別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廣發多因子分別持有三花智控約3232萬股、3140萬股,該公司在二季度還獲得國富中小盤、中歐悅享生活、易方達信息產業凈買入分別約586萬股、467萬股和416萬股。
廣發多因子在二季度還新進投資約884萬股雙環傳動,首次躋身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而百億基金經理勞杰男等管理的匯添富創新未來也買入了近400萬股,匯添富成長精選、廣發科技動力均持有雙環傳動約300萬股。
此外,百億基金經理史博管理的南方興潤價值一年持有大手筆買入約753萬股博實股份。電機股鳴志電器獲得百億基金經理王陽管理的國泰智能汽車持有422萬股。同為電機股的步科股份獲得黃珺掌舵的中銀主題策略、中銀收益合計持有約61萬股,這兩只基金均新進步科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
減速器公司綠的諧波獲得信澳新能源精選、百億基金經理黃興亮管理的萬家行業優選分別新進買入135萬股、200萬股,而兩百億規模基金經理董理管理的興全趨勢投資、新人翟相棟掌舵的招商優勢企業分別持有該公司約155萬股、139萬股。截至8月31日,僅有40億元規模的后者今年以來的凈值漲幅超30%。
信澳新能源精選、富國清潔能源產業分別新進約346萬股、310萬股拓普集團;拓邦股份獲得嘉實“名將”歸凱管理的嘉實新興產業新進797萬股,而百億基金經理王海峰管理的銀華鑫盛靈活也新進該公司近900萬股。同時,易方達創新成長新進約127萬股華中數控,泓德睿澤、泓德睿源三年持有合計新進近700萬股恒立液壓。
獲公募基金扎堆調研
8月以來,公募基金密集對人形機器人相關公司開展調研。從上市公司獲得公募基金調研的數量來看,博實股份、三花智控分別獲125家、101家基金公司調研,均位居8月調研榜單前列,兩家公司多被問及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問題。
博實股份主要業務包括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裝備及系統解決方案,不少核心技術來源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家電零部件企業三花智控則在仿生機器人領域,聚焦機電執行器,全方面配合客戶產品研發、試制、調整并最終實現量產落地。
具體來看,兩家公司在調研時主要被問及“未來的人形機器人量產目標”“人形機器人后續產業化的主要實施情況”“人形機器人的技術壁壘及技術優勢”“人形機器人零部件國產化情況”等問題。
博實股份在回答調研問題時表示,人形機器人當前處于項目研發階段,未來應用空間巨大,產業化階段要結合應用場景具體看,量產目標1000臺都不是很大的數字。哈工大在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具有深厚的技術基礎,且在人形機器人機構和控制的多項關鍵技術方面都具有較強技術儲備。
三花智控表示,仿生機器人行業目前處于快速發展期,是我國機器人產業的機遇,機器代人的市場前景廣闊,確定性高。公司主要聚焦機電執行器,通過自身優勢,全方面配合客戶產品研發、試制、調整,設計出滿足仿生機器人需求的機電執行器產品。同時,以配合客戶量產為目標,積極籌劃機電執行器海外生產布局。
基金人士問診行業走勢
人形機器人作為當前機器人領域的“流量明星”,潛在市場龐大,多家中國科技巨頭紛紛入局。工信部此前表示,將堅持頂層設計,指導產業創新發展,推動出臺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
上海某公募基金人士分析稱,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加速,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將人形機器人作為搶占科技產業競爭的焦點,我國也十分重視機器人行業的發展。預計2030年人形機器人需求量約177萬臺,全球市場空間有望達1692億元,未來七年的復合增長率達25%。
該人士表示,未來5年工商業場景率先應用,而中長期的個人場景應用空間大。因此,看好人形機器人產業化大趨勢,聚焦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制造龍頭。
由于人形機器人的產業鏈跟汽車產業鏈有著很強的重疊度,因此上述各個環節的企業在汽車行業均有豐富的經驗和布局。業內人士表示,很多汽車零部件的供應商,例如齒輪、軸承、減速器等領域,他們可以從技術和工藝上,切換到人形機器人的零配件供應商中去。
新華基金表示,傳統機器人是在固定的場所完成相對固定的工作,它的所有任務都被寫在了執行器里面,而隨著AI新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未來有望為人形機器人賦能更高智慧。目前有不少電動車公司開始做機器人,這一輪引領人形機器人潮流的并非傳統的機器人公司,恰恰是造車新勢力,而兩者產業鏈的高重疊度正是合作的重要基礎。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