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保深耕科技20年:硬核科技驅動保險生產力,四大創新成果今年加速落地
在金融+科技高速融合的趨勢下,深耕科技20年的中國太保充分體會到金融科技對保險生產力內在的推動力。
在過去一年,中國太保密集推出包括信創云、IFRS17智慧財務平臺、太數通、大模型戰略/數字勞動力實驗室等四大科技創新應用成果。
其中,中國太保與全球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領導者SAS聯手打造的“中國太保IFRS 17項目”,還在7月份榮獲《亞洲銀行家》頒發的2023年度“中國最佳合規風險技術實施”獎項。
近日,中國太保副總裁俞斌表示,“硬核科技”已成為公司發展重要驅動力之一。未來希望通過打造數字太保專業力量,引領太保的高質量轉型發展。
在中國太保“轉型2.0”戰略中,“科技賦能”被列為三大支柱之一。俞斌認為,推進科技治理“管、研、用”體制改革,不是心血來潮,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從國家戰略出發、從企業實際出發作出的戰略選擇。
與此同時,金融科技奠定中國太保業務發展升級基礎作用。
以中國太保壽險為例,通過優化產品服務支持體系,建設科技賦能平臺,實現銀保渠道業務高速發展。2022 年,銀保渠道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04.78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308.7%,其中新保收入 288.09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332.0%。
數字技術應用提升產服能力
金融科技具有投入大周期長,研發易應用難等特點,面對內外部的期待,中國太保在業務應用平臺狠下功夫。
從2002年開始已經連續實施了六輪科技戰略規劃,上線了一批重大科技基礎和應用項目。在中國太保眾多的創新應用成果中,必須要提IFRS17智慧財務平臺和太數通平臺。
作為首批應用《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又稱“中國版IFRS17”的保險頭部企業,中國太保早在2023年1月1日正式實施之前就著手研究用創設科技平臺的方式來適應監管政策、平滑新規影響。
由于中國太保子公司眾多,業務面廣,保險數據存在來源多、類型多,加工鏈條長、需要反復檢視等特點,因此該項目在實施初期存在管理難度高等難題。
中國太保早前表示:“我們利用前沿的數據分析和流程管理技術減少合規風險,并提升財精數字化、組織融合化和管理精細化水平,從而保持領先優勢并推動保險行業的精算轉型”。
《亞洲銀行家》評估認為,IFRS 17解決方案提供支持的合規管理技術滿足了IFRS 17準則的監管批露要求,并利用大數據計算和全自動化技術顯著提升了流程效率和核算準確性,同時減少了人工成本。這也是國內保險機構首批IFRS17 會計準則實施項目,賦予了中國太保更出色的合規及風險管理能力。
作為今年中國太保另一項重要創新應用的“太數通”是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和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數智一體化賦能平臺。
中國太保數智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太數通平臺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名字中的“通”字,平臺著重實現內外部數據的橫向打通和數智能力的縱向貫通,提升為業務系統和業務環節賦能的高效性和靈活性。
在橫向和縱向維度上,太數通平臺通過數據匯總層打通保險主業數據、生態關聯數據和外部合作數據等多類型內外部數據,并對內統一輸出,實現多業務場景下客戶、產品、服務的全面打通。
據了解,在業務應用層面,太數通平臺已接入中國太保超過1.6PB數據、超過1000項客戶刻畫標簽,在承保理賠自動化、智能風控、個性化推薦、智慧問診、數字員工等場景為業務提供數智化賦能。
技術創新賦能自主發展力
太??萍脊镜某闪⑹侵袊W灾餍缘闹匾w現。
據了解,太保科技一年來聚焦服務型、賦能型子公司的定位,數字管理、數字經營、數字科技三位一體的產品體系初步形成,建成全信創中國太保云,價值創造能力正在形成。
太保新云是“保險集團云”,也是行業首個國產信創云。
在中國太保自研科技產品體系架構中,信創戰略是關鍵。中國太保的三年(2021——2023年)信創建設規劃,核心在于四大策略:創建一個信創技術創新實驗室,打造兩朵多芯信創云——常規應用信創云和大數據信創云,實現三大分布式架構升級,沉淀四項技術標準。
在業務應用層面逐步去IOE(IBM、Oracle、EMC),全棧國產升級。早在2018年,中國太保就開始啟動了去“O”項目,即替換掉Oracle數據庫;2021年,正式開始信創規劃與實施。
值得關注的是,在研發應用過程中,中國太保信創戰略深刻嵌入了自主發展和業務升級的雙重功能。
據悉,中國太保在2022年底完成了80余個重要業務系統的全棧國產升級。太保新云上線首日,總請求量累計達到1300萬次,請求峰值25,800tpmC,有力支撐了公司業務的發展;“太保新云”已通過監管機構的信創驗收。
據中國太保相關人士介紹,在三年信創規劃實踐中,中國太保實現了從存儲、服務器、操作系統、虛擬化、SDN、到數據庫、應用中間件、應用的全棧創新,基本完成了技術國產化戰略轉型。
在自主研發體系基礎上,中國太保副總裁俞斌認為,“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體驗”是保險業下一步發展趨勢。中國太保將繼續以“數字勞動力”為突破口,探索保險領域可交易的數字化勞動力建設,提升生產力。
7月,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太??萍悸摵蠑抵茄芯吭赫桨l布數字員工,這是釋放普通腦力工作者的開始。
據介紹,中國太保的數字員工就是一個能夠完成真實員工崗位職責的基于大模型研發的科技產品,能夠處理通用問題和保險業務。目前,數字員工已在中國太保審計中心進行能力試點,與真實員工人機編隊共同作業。
據太保審計中心的員工反映,數字員工可以幫助處理包括答復審計相關規范的細節,搜集整理總結外部的信息,以及對相關審計報告的格式和內容做規范性檢查等問題。真實員工完成一份報告的質檢時間縮短到了原來的十分之一,問題的發現也變得更加精準和高效。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