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涌現?|從how到know這家深圳公司把AI大模型接入理科實驗教學場景
“同學你好,經過AI算法分析,你在實驗中出現了一些操作失誤。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操作要點,了解詳情?!贝丝棠戏截斀浫襟w記者面前的終端屏幕上跳出這樣一句話。
這臺終端機器的主體是一個15.6英寸的平板大屏,屏幕后方一左一右分別延伸出兩個攝像頭:右邊更高的攝像頭為全局攝像頭有著俯視超廣角,左邊稍低一點的細節攝像頭有著側視長焦。不久前,這兩個攝像頭正以400萬像素的超清分辨率,記錄了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完成的一系列配置100g 3%氯化鈉溶液的實驗流程,并在傳輸至云端后由AI給該實驗操作打分。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實驗操作有望在明年成為深圳初二生物考題中的一部分,并于后年正式納入深圳初三物理和化學的升學考試里。屆時將占相關科目考試總分的10%。
今年2月,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深圳市政協常委、碼隆科技CEO黃鼎隆時,他曾提到,中國學生在實驗操作上動手能力差的問題,將進一步制約創新型人才的培育。
而造成上述原因在于,實驗操作難以納入升學考量中。理由是,以往實驗操作考試僅依賴人工評分,面臨著人力成本高、效率低,無法大規模推廣的問題。同時,傳統的實驗教學中,老師難以了解所有學生的操作情況,從而難以進行針對性指導。
7個月后,近日,在第五屆深圳教育裝備博覽會上,碼隆科技正式發布了智能教育終端“慧瞳I3”。該產品在今年3月和5月在珠海全市依次實行了實驗操作模擬和正式中考AI評分之后,近期接入了清華ChatGLM大模型,大幅提升了實驗操作練習場景的智能化水平。
在覆蓋全珠海市2.7萬考生的規模下,由AI閱卷(人工抽查復核)的實驗操作考試,做到了3天內輸出成績,并且從考試到公布成績,零投訴。這使得實驗操作納入初中升學考量這件事,正在被大灣區其他城市提上日程。
從how到know,借AI大模型之力細化課堂顆粒度
作為大灣區里率先將AI大模型應用于實驗教學場景的公司,碼隆科技在全面接入珠海理科中考后,目前已經將設備鋪設進了深圳20余所中學,其中包括“深圳四大名校”中的兩所——深圳外國語學校、深圳高級中學。
碼隆科技副總裁(VP)趙從志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設備普及規模上,目前深圳市將按照物理、化學、生物各一個實驗室,并且每個實驗室配置25臺設備的最低標準來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在現場使用設備的時候發現,“慧瞳I3”不僅能夠記錄和指導學生做實驗,還能通過系統內的AI大模型教學助手解答學生概念上的困惑。例如,記者提問“解釋一下牛頓定律”之后,AI助手10秒鐘內將相關知識點梳理清晰后,生成了約200余字的回答。
趙從志表示,碼隆的產品理念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即做到老師不在的時候,人工智能可以幫助學生完成自動化學習的閉環。因此,碼隆給產品取名“慧瞳I3”,意指借AI大模型的能力,讓2個冰冷的攝像頭像人一樣有“靈魂”,達到高度集成的(Integration)、智能的(Intelligence)、洞察一切的(Insight)的3I效果。
而要達成上述目的,碼隆的產品將不再滿足于解決考試上的問題,還將在今后深入課堂,成為每日課堂必備的基礎教學設施。趙從志表示,雖然現階段設備的使用還停留在最終考試上,但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此外,當大模型植入終端以后,還能起到“認知放大器”的作用,將課堂的顆粒度切割得更加細。原本學習只發生于上課的短短1小時里,但未來課堂最起碼可被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并有望被細化為更多節點。
以三段式的“翻轉課堂”為例:課前,學生可以通過提前向AI提問,完成智能導學;課中,學生可以通過實驗中發生的錯誤,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課后,終端可以生成一個學習報告,讓學生在家對課堂上的實驗操作進行復盤。
“未來我們的產品也將更加便攜化,例如,我們正在計劃開發小程序和APP給學生在家使用。因為我們相信,當所有學生的學習過程,如學生的表現、學習的記錄過程、大小測成績等都線上化以后,產品自然可以往家庭延伸。這將是個必然發展的路徑?!壁w從志說。這意味著碼隆的產品未來有望像英語口語考試那樣,向C端延伸。
在AI大模型與教育的結合上,碼隆科技采用的發展路徑是,從“how”到“know”、從實驗操作考試往課堂概念教學走,甚至還將在未來往C端的家庭走。趙從志表示,“最終我們要做的是,把知識和動手能力之間的隔閡打通,讓知識不僅停留在應試,而是幫助學生構建深度思考的習慣。”
技術找準場景,“AI+教育”還在白紙化階段
研發出如此新穎AI教育終端的碼隆科技,一開始并非一家做AI教育的公司,而是將AI識別技術運用到了自助結賬系統里。碼隆科技CEO黃鼎隆表示,此前有消費者利用自助結賬系統的監控死角,將紅酒的條形碼替換成口香糖的,或是故意漏掃貴重物品。而碼隆科技曾就這項技術與沃爾瑪海外超市進行合作。
2020年,受國際市場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碼隆科技拓展海外市場的進程受阻。但隨后,碼隆科技團隊發現了教育市場里實驗操作考試上的技術空白,便將這項利用AI識別手部動作和物品種類的技術,與中考理化生實驗操作場景進行創新融合。
更有意思的是,趙從志作為“慧瞳I3”產品線主要負責人,在轉戰教育行業之前,曾從事金融科技相關的技術開發。他以橫跨多個領域的自身經歷為例,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在AI大模型產業化的進程里,技術很重要,但卻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技術要找準場景,尤其是剛需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同為AI賦能產業,金融大模型雖然也備受關注,但卻被部分產業人士認為較難突破,理由是各家機構因在相關系統上沉淀多年,導致數據標準較難統一,同時金融數據也更為敏感,難以匯聚。
然而,教育行業在大模型的開發上,則不存在相關問題。趙從志在采訪中也提到,教育在AI化上,還處于白紙化的起步階段,因此行業標準可以迅速起量并對齊最新技術。
另一方面,從合作意愿上而言,趙從志表示,學校方面在與他接觸過程中,紛紛積極表達了擁抱AI大模型的意愿。因此,他認為碼隆科技產品未來將是一種剛需化存在,并稱只有通過技術快速實現教育產品的標準化、規?;?,才能朝著個性化、定制化方向做進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標準化和規?;厦妫饲坝谢ヂ摼W大廠采用“大力出奇跡”的模式,進攻過教育賽道。
對于今后是否將面臨與大廠同臺競爭,趙從志表示,教育行業是一個需要耐心的賽道,碼隆科技此次選擇與清華大學GLM大模型合作,也正是因為看重清華在中學教育上的knowhow。但他也表示,未來在更大規模的推廣上,不排除與大廠做更進一步合作。
近期,網易有道的AI口語老師“子曰”、學而思的數學大模型“MathGPT”、科大訊飛的星火認知大模型,以及字節跳動、騰訊等公司紛紛聞風而動。AI大模型“戰火”正在燒向教育領域。
“‘AI+教育’一定會是一個新風口,用行為數據幫助理解學生所思所想是大勢所趨,并且數據上面的門檻會越來越高。而在這個門檻樹立后,往后在個性化和定制化上將存在大量爆發性機會?!壁w從志說。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