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AI末日論”又來芝加哥大學教授:勞動力市場遲早會迎來清算!

“AI末日論”又來芝加哥大學教授:勞動力市場遲早會迎來清算!

新火種    2024-04-18

財聯社4月15日訊(編輯 黃君芝)芝加哥大學教授Eric Posner日前發出警告稱,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人工智能(AI)也會顛覆就業市場,而且對于那些面臨永久失業風險的工人來說,沒有社會保障體系。

他在最新專欄文章中指出,人們愈發擔心勞動力市場將越來越依賴AI,一些研究人員警告稱,未來幾十年,大量工人可能會被AI技術取代。

202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未來10年,90%工人的工作可能會受到人工智能的影響,9%的勞動力可能會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

一些科技評論人士表示,政府可以通過某種形式的全民基本收入等援助來補充這些失業。

然而,Posner警告說,這種援助并沒有解決人工智能驅動的勞動力所帶來的一個關鍵問題:許多以前有工作的人可能會因為認為自己沒有為社會做出貢獻而在情感上受到傷害。

“在一個重視工作、蔑視失業者的社會里,失去自尊和存在感是不可避免的。即使稅收或補貼可以讓他們勉強度日,也只是推遲了清算的日子。”他寫道。

近年來,隨著美國人(尤其是90后)工作環境有所改善,大多數有工作的美國人似乎都喜歡自己的工作: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2023年的一項研究顯示,51%的美國員工表示,他們對自己的工作總體上感到滿意。

Posner進一步解釋稱,較高的失業率與抑郁、酗酒、焦慮和其他心理健康疾病的增加有關。

他指出,根據加圖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一項研究,21世紀初美國因大量物美價廉的進口產品大量涌入,導致約200萬美國人失業。

另一項研究發現,這種沖擊使美國“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人越來越多。

“即使人類能夠適應長期的休閑生活,對人工智能生產力最樂觀的預測也預示著勞動力市場會出現大規模的短期中斷,類似于(低廉進口商品)沖擊的影響。”他寫道。

他總結稱,“這意味著大量失業,對許多人來說,是永久性失業。沒有足夠慷慨的社會保障網絡來保護人們免受心理健康的影響,也沒有足夠慷慨的社會保障網絡來保護社會免受政治動蕩的影響,而政治動蕩往往會隨著這種普遍性的失望和疏遠而產生。”

“AI末日論”又來 芝加哥大學教授:勞動力市場遲早會迎來清算!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