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請做你自己丨AI時代的人類意見

請做你自己丨AI時代的人類意見

新火種    2024-01-01

親愛的讀者:

您好!

“AI(人工智能)時代”長期都是如臨奇點的命題。最近一年多,與很多研究者一樣,我和團隊也在走訪、對話和親身感受中,理解、敘述這場正在發生的“涌現”——在舊周期結束和新周期開始之際,它究竟處于何種位置刻度。我愿意在2023年底,以這樣一封信,陳述這一年來的種種發現與思索,作為AI時代的某種個人意見。

2022年下半年開始,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越過NFT(非同質化通證)、元宇宙、虛擬人,成為技術與商業的輿論新變量,引發行業大探討。直到11月底,ChatGPT發布。隨之而來的一系列迭代引發震蕩,“千模競渡”持續至今。那些繁花似錦不再贅述,一輪“新物種”涌現仍在眼前。

當時我的第一感覺,是梁永安教授的《梁永安:閱讀、游歷和愛情》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他說:“愛,不思考。我們想得太多就失去生活,抓住那一瞬,我們才有永恒。”每個人對于生活的理解似乎大相徑庭。AI時代的內容與商業,正在孕育怎樣一個史無前例的規則?

很多企業和媒體開始詢問我們的看法,我們自己也在尋求一個更清晰的視角與定義。2023年3月,在長江商學院授課時,我拋出兩個有關AIGC的“關鍵提問”,想驗證其作為工具的底層邏輯:問題一:是AI生成內容(Content),還是AI創造場景(Context)?需要理解AIGC生成的內容是基于場景的氛圍、語境,比人們看到的“結果導向的結論”更加重要;問題二:是“AI技術”生產內容,還是“AI場景”生產內容?即技術本身還是“技術構建的場景”在生產內容。

這時候你會發現,2023年討論AIGC,與2015年談論Context(場景)何其相似。如馬克·吐溫所說:“歷史不會重演,但有其韻律。”理解AIGC作為一個解決方案不是終極目的,而是要回到商業的重要原點:通過解決方案式的“場景化思維”,不斷地和用戶形成連接與激發。

不要只驚嘆新技術,我們更要關心“技術如何驅動更加精準的場景建模”,以在真實情境和商業原點中解決最具體的問題。ChatGPT的勝出在于具備“具體情境”與“過往對話”的聯系。AIGC本質是海量數據之上的涌現,但我更愿意把它定義為“新場景”的涌現。它對風格的理解、內容的判斷、認知的交互,讓內容、藝術、科技、商業回歸公平,以更加恰如其分的姿態理解其今天的職能。

有人認為這僅僅是生成內容,卻不能認識到這是“范式轉移”。我們總是低估它10年的變化,卻高估它2—3年的變化。所以歲末年初,我們的確感受到,一旦消除大模型幻覺,AIGC更應該是AIGS(Service),適老陪伴、生命醫療、智慧交通、全景旅行,體驗驅動的服務效率會因為智能效率,極大地拓展全社會的認知邊界和個體福祉。“凡夫畏果,菩薩畏因”,今天我們都是凡夫。ChatGPT即便是大事件,也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小浪花。線性增長機制與摩爾定律都在失效,而基于場景創建的語境、氛圍、風格比結果導向的結論更重要。

一切都變,但不用覺得瞬息萬變。AI的命題還在于“始終于人”。人是最大的差異化,也意味著人需要相互促進。當圍繞最具體的人展開時,即便人是“數字人”,因為有了數字身份的裝扮和需求,便可稱之為“數字時尚”。而身份切片的多元化,也提出了全新的AI價值觀思考——新世代的數字倫理怎樣從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進化到社交重塑與身份安全,甄別的被動性會不會在深度學習后成為新的數據主動性?

這里邊蘊含的商業啟迪是,越分享越獲得、越連接越獲取、越協同越增量。為全球輸出和提案全新范式,代表數字時代的優質生活,也是數字時代的美好生活。關于零售、策展、空間、美學,需思考模式創新怎樣與技術創新“互為表里”。要擅長憑借自身生態位形成連接,也要擅長在主動分享中創造新價值。

2023年8月,到了我的“新物種爆炸”年度演講,我們把2023年的主題定為“對話時代”。我覺得,這是ChatGPT給當下乃至更長周期的精神啟示。品牌們從宏觀敘事轉向一種“深入、平等、在場”的對話新姿態:建設對話界面,發明你自己。像GPT一樣更加精確提示詞,聚焦具體場景,學習建設“對話界面”:理解眼前面對什么樣的品牌、什么樣的創新者、什么樣的用戶。

這幾乎要成為未來商業的生存哲學——又何嘗不是“生存美學”?因為今天,對話比連接更重要。哪怕是一種匍匐的姿態,也要摒棄粗顆粒度,去探尋用戶價值的“真”。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就在12月,《自然》雜志公布了“2023年度十大科學人物”,ChatGPT也作為“人物”之一上榜。奧斯汀·王爾德曾說,“做你自己,因為別人都有人做了”。我想說的是,請做你自己,因為別人都有AI去扮演了。這一年觀念的冒險,也應該是重新出發后的生機涌現。所以最后,我理解《時代》雜志為什么把年度人物頒給歌手泰勒·斯威夫特,似乎在涌現之年,我們有更深的倔強。創造力、真實的魅力人格,才是人類遙寄霜冷長河的終極救贖,畢竟相信智能,究竟相信智慧。獨特性永是大模型時代的生存之道。

吳聲

2023年12月

(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場景方法論提出者)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