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合肥產投+國能低碳基金領投北航系企業踏歌智行獲4億元C2輪融資

合肥產投+國能低碳基金領投北航系企業踏歌智行獲4億元C2輪融資

新火種    2023-09-21

《科創板日報》9月6日訊(記者 李明明) 近日,礦區無人駕駛領跑者踏歌智行完成4億元C2輪融資,這是今年礦區無人駕駛賽道的最大一筆融資。

該輪融資由合肥產投、國家能源集團旗下國能低碳基金聯合領投,黃山新時代文旅基金、魯信創投、清石資管集團、北京北航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合肥鑫城等跟投,這是今年礦區無人駕駛賽道最大金額的融資。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該企業也是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典型案例。踏歌智行創始人、首席科學家余貴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公司核心團隊也基本來自于北航。

北航教授創業 踏準無人駕駛風口

據公開資料,余貴珍從學生年代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教,一直圍繞無人駕駛車輛控制領域進行研究。當無人駕駛成為技術風口時,余貴珍也萌生了創業想法。

2016年10月,北京踏歌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一開始專注落在物流園區的無人駕駛場景,并和東風汽車的生產線物流園區合作,主要提供車架、底盤等無人運輸裝置。

2017年,踏歌智行團隊意識到礦區在運輸安全、人員招聘與管理、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痛點,開始專注礦區這一落地場景。同年10月,一個產業基金看中踏歌智行所選的方向,投資 2000萬元,從而讓公司有了相對充沛的資金去做研發投入,余貴珍也拍板將場景定位從園區轉向了礦區。

據相關技術測算,礦區實施無人駕駛方案后,相較傳統的有人駕駛,運輸效率可提升20%以上。即便是同樣的產出數據,無人駕駛方案綜合帶來的礦區毛利率也能實現15%-20%左右的增長。

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使礦山成為自動駕駛各細分賽道中唯一在國家層面明確產業落地時間的具體場景;2022年,行業呈現出大規模的商業化落地。

在政策與剛需的雙重驅動下,踏歌智行發展迅猛,打造了我國首個無人駕駛大型剛性礦卡、無人駕駛礦用寬體運輸車,與全球首個礦區5G+無人駕駛應用等。

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踏歌智行已將智能駕駛方案搭載至400余臺礦用運輸車,累計實施30余個無人駕駛項目。

合作企業多為國家大型央國企,包括國家能源、國家電投、中煤,包鋼、首鋼、,紫金礦業等一大批頭部礦企與主機廠,還打造了白云鄂博鐵礦、鄂爾多斯永順煤礦、勝利一號露天煤礦、海螺水泥等一系列礦業各領域的無人駕駛項目。

一位硬科技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踏歌智行研究的礦區無人駕駛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和競爭優勢。國家也在大力支持新基建、智能制造,將進一步推進無人駕駛的發展。且隨著智能化、自動化和新能源技術的高速發展,無人駕駛在礦山、公共交通、物流等領域有寬廣的應用前景。

7年融資超8億

據公開信息統計,踏歌智行7年經歷了多輪融資,總額已超8億元。主要有2020年的2億元B輪融資、2021年由盈科投資主投的約億元B+輪融資、2022年的超億元C輪融資等。

針對這筆投資,盈科投資創始人于光大此前曾表示,礦山封閉場景形成的復雜系統工程,對車路協同、車機協同等技術的考量十分嚴格,而踏歌智行在團隊、落地車型、應用環境、技術開發等多方面,針對這個場景做了很好的適應和變化。

回到剛剛完成的本輪融資,領投機構合肥產投集團總經理江鑫認為,礦區無人駕駛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于國家‘智慧礦山’、‘綠色礦山’的發展方向,能促進傳統采礦業的轉型升級。合肥產投遵循‘科創+產業+資本’的路徑,對礦區無人駕駛賽道的前景保持高度認可。踏歌智行在無人駕駛等創新技術研發與應用方面卓有成效,是礦業數字化浪潮的中堅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投資方之一為北京北航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該機構成立于2005年12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組建的國有獨資企業。

另一主投機構國能低碳基金,是國家能源集團旗下綠色產業投資基金,主要投資方向為低碳項目投資、國能集團主業和產業鏈上下游戰略性項目、國能集團重點科研項目轉化及產業化應用等領域。

據悉,國能集團擁有16個千萬噸級露天煤礦。目前,踏歌智行服務國能集團6座露天煤礦,其中國能北電勝利能源率先實現國內首個安全員常態化下車并達到人工作業效率。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