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生于AI死于AI”年薪百萬“提示工程師”失業僅需100多天?

“生于AI死于AI”年薪百萬“提示工程師”失業僅需100多天?

新火種    2023-09-21

《科創板日報》4月7日訊(編輯 鄭遠方)當ChatGPT橫空出世,當谷歌、微軟等接連開放AI搜索或聊天工具,延續了數十年的人機交互歷史終被顛覆。普通用戶下指令不再需要用Python、SQL等寫代碼,只要簡單打字說話即可。

這場AI風暴由此催生了一個全新的崗位——提示工程師(Prompt Engineer),有人甚至無需編程技能,便有望實現年入百萬人民幣。

在AI領域,特別是AI作畫領域,很多人難以借助AI獲得理想作品,而這時人與人的差距,或許就體現在提示(prompt)上。有時候,一行精準、專業且完美的prompt,甚至可以價值千金。

但短短4個月,“提示工程師”這個誕生于AI的崗位,或許也即將被AI扼殺。

去年12月史上首位正式提示工程師Riley Goodside入職,今年2月末提示工程師招聘熱潮涌起,而本月AI作畫工具Midjourney最新版本 V5上線新功能“/describe”,可以“看圖說話”,無需人類插手便可直接從圖片反推prompt。

在“/describe”功能中,用戶可以上傳任何圖片,Midjourney會自動分析圖片,并生成四個與圖片相關的prompt與對應按鈕。用戶可以直接點擊這些按鈕,快速創建出更多相似的圖片,或以這些prompt為基礎,生成新作品。這一新功能也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

例如,若將喬治?華盛頓圖像輸入Midjourney,便可生成4種prompt:

對此,Midjourney識別出了圖像主體華盛頓,給出的每一條prompt都頗為精細,涉及內容包括:畫作顏色、風格、年代、畫家、尺寸、應用場景等。

對應生成的圖片也各有不同:

(圖片來源:Matters)

還有用戶根據一張NASA登月任務中的宇航員合照,生成了一張足以以假亂真的新圖:

(圖源:Medium)

從Midjourney最近的更新來看,這一AI作畫“神器”的進步堪稱飛速。

英偉達AI科學家Jim Fan猜測,Midjourney一直在通過人類用戶反饋,進行大規模強化學習,這甚至可能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文本到圖像強化學習。

當用戶選擇放大一張圖片時,也暗示著相較其他圖片,他更喜歡這張。這個行為便可以當做一個“獎勵信號”,這些數據收集并不昂貴,且完全符合用戶群需求。當用戶越多,獲得的反饋就越好,還有助于反過來進一步提高用戶數量。不過Fan也強調,這些僅僅是猜測。

從最新的“/describe”功能可以看到,在沖擊了部分原畫師崗位之后,AI也開始在繪畫領域“代勞”提示工程師的工作。

AI會比人類做得更好嗎?這一功能未來會延伸到視頻或者其他領域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