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開除奧爾特曼的董事發聲:OpenAI之亂跟AI安全沒關系
財聯社12月8日訊(編輯 史正丞)在上個月令全球科技圈震驚的OpenAI“內亂100小時”中,AI圈的頂流明星山姆·奧爾特曼在遭到董事會掃地出門后又迅速凱旋而歸。即便如此,由于事發后核心人物鮮少談及幕后的考量,整件事情至今還留有諸多疑問。
當地時間周四,已經離開OpenAI董事會的Helen Toner公開發聲,對于外界的諸多疑問和“知情人士消息”做出一些回應。
為何要開除奧爾特曼
Toner表示,董事會開除奧爾特曼的原因與AI安全沒有關系,而是“缺乏信任”。她進一步解釋稱:“我們解雇山姆的目的,是為了加強OpenAI并使其更有能力實現其使命。”
在面對OpenAI的律師試圖施壓董事會辭職時,她也堅持了這一立場。Toner介紹稱:“律師試圖聲稱,如果我們不立即辭職,將會違法。因為若公司因此崩潰,我們將違反受托責任。但OpenAI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組織,非營利使命——確保人工通用智能(AGI)惠及全人類——是最重要的。”
事實上,在面對律師強調“公司會因此崩潰”時,Toner回應稱“這樣也符合我們的使命”,令房間里的一眾公司高管感到吃驚。
對于這一點,Toner也補充道,這句話是對律師“恐嚇策略”的回應。她試圖表達的是:對于創建造福全人類的AGI這一使命而言,OpenAI的持續存在并不是必要條件。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場內亂的源頭是奧爾特曼與Toner之間的矛盾。今年10月,在一篇Toner作為共同作者的論文中,OpenAI推出ChatGPT引發了主要科技公司內部的“緊迫感”,導致他們加快研發AI產品;與此同時,OpenAI的競爭對手Anthropic通過延遲發布其聊天機器人,避免了“助長AI炒作”的現象。
文章發表后,奧爾特曼質問Toner為何要如此公開批評公司,隨后他聯系了其他的董事會成員,試圖炒掉Toner。
然而,一些董事會成員私下里交換了與奧爾特曼的聊天記錄,發現他在與一名董事討論時提供了誤導性的看法,即另一名董事也認為Toner應該離開。而在那個時間點,多名董事已經對奧爾特曼的誠實性感到擔憂。他的一系列行為一點一點地削弱了這些成員對奧爾特曼的信任,并最終導致了他被解雇。
在最新的專訪中,Toner并沒有回應她與奧爾特曼之間的事情,僅強調她的所有行為都是出于好意。
據知情人士表示,在奧爾特曼回歸OpenAI前,他已經向Toner就“論文事件”中的行為進行過道歉。
與有效利他主義的關系?
在這起事件中,奧爾特曼的支持者經常拿Toner和另一名董事Tasha McCauley與“有效利他主義”運動之間的關系發起攻擊。
舉例而言,OpenAI投資人柯斯拉(Vinod Khosla)就曾公開撰文稱,像“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戰略總監”這樣的華麗頭銜,可能會導致Toner對創新創業的復雜過程存在誤解。OpenAI董事會成員對“有效利他主義”的信仰及其誤用,可能已經阻礙了人工智能帶來巨大好處的世界進程。
不過近年來Toner也一直試圖與有效利他主義運動保持距離。她表示:“像任何群體一樣,自從2014年以來,這個運動和我自己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Toner于2014年從墨爾本大學畢業,獲得化學工程學位。之后她在Open Philanthropy等一系列公司擔任研究分析師,Open Philanthropy是一個基于有效利他主義哲學提供贈款的基金會。2019年結束在中國有關AI生態的學習后,Toner回到美國幫助創立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并一直工作至今。
2021年時,Open Philanthropy的聯席CEO Holden Karnofsky(他的妻子Daniela Amodei是Anthropic的聯合創始人)退出OpenAI董事會,隨后年僅29歲的Toner被任命為OpenAI董事。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