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三季報盤點:理想擴大盈利蔚來小鵬深陷虧損
近日,蔚來公布的三季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收190.7億元,虧損45.6億元,環比二季度虧損收窄,至此,“蔚小理”三家新勢力車企第三季度財報全部出爐。橫向對比可見,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三家新勢力差距進一步拉大,理想實現連續盈利,蔚來、小鵬仍難擺脫虧損困境。
理想營收狂飆蔚來小鵬掉隊
財報顯示,理想第三季度交付10.51萬輛,營收346.8億元,凈利潤28.1億元,自由現金流132.2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理想實現營收821.2億元。
對比來看,新勢力車企正在加速分化。蔚來第三季度共交付5.54萬輛,小鵬為4萬輛,就第三季度而言,理想一家的交付量已經超過蔚來和小鵬兩家之和。在營收層面,蔚來、小鵬第三季度營收分別為190.7億元、85.3億元,與理想已產生數量級上的差距,且凈利潤仍未擺脫虧損。
今年第三季度,理想共交付10.51萬輛,同環比增長296.3%。今年9月,理想汽車向用戶交付第50萬輛,成為中國首家達成這一規模的新勢力車企,在理想L9月交付突破一萬輛之后,理想L系列三個車型月交付均突破萬輛。
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30萬元以上SUV車型銷量中(按上險量統計),理想以9.98萬輛排名首位,市占率36.58%,蔚來、騰勢分別以3.9萬輛、3.27萬輛分列第二、三位;從今年前三季度總銷量來看,理想也以24.42萬輛領跑,理想豪華新能源汽車銷量已超過BBA、特斯拉等車企。今年前三季度,蔚來和小鵬分別交付新車11萬輛和8.14萬輛。
在營收、交付領跑“蔚小理”三家造車新勢力之后,理想汽車已面臨與比亞迪、特斯拉正面交鋒的新局勢。通過三家交付量對比可以看出,比亞迪在30萬元以下,尤其是15-25萬元區間具有非常大的競爭力,超過特斯拉;而理想在主打的30萬元以上豪華車這一市場區間排名首位。
當然從絕對數字上來看,理想的交付體量和比亞迪、特斯拉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今年第三季度,理想銷量10.5萬輛,同比增長296.3%,實現營收346.8億元,同比增速271.2%;同期比亞迪銷量82.4萬輛,同比增長52.9%,營收1621.5億元,同比增長38.49%;特斯拉43.51萬輛,同比增長27%,營收1712億元,同比增長9%。
不過,從毛利率和凈利率來看,這三家車企已經非常接近。比亞迪、理想、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分別為22.12%、22%、17.89%。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是目前中國新勢力車企中第一個也是唯一實現連續季度盈利的車企,從2022年第四季度凈利潤轉正開始,目前已連續四個季度盈利,蔚來、小鵬仍大幅虧損。按照目前營收和交付數據看,理想全年營收大概率將超過千億元。
量價齊增引領全領域高速發展
理想三季度營收保持高增長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兩點。一是銷量的增長,這是季度營收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單季營收346.8億元,同比增長271.2%。
二是銷量增長的同時,產品售價區間也在提高。理想去年三季度的銷量主力為理想ONE,價格區間在35萬元左右,理想L9在9月開始快速上量。而今年三季度銷量主力為理想L系列,價格上探至46萬元區間;在交付量和產品價格的雙重作用下,總營收大幅增加。
交付規模的高速增長,帶動營收大幅提高;同時經營效率的持續提高,以及運營能力、運營效率的不斷提升,帶來單車型均攤成本不斷下降,使得理想汽車不斷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時,可以長期投入研發,包括新技術的軟硬件投入以及人才的招募等。
財報顯示,理想今年前三季度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8.5億元、24.3億元、28.2億元,研發投入主要集中在高壓純電、增程電動、智能駕駛、智能空間4大技術平臺,以及系統研發和前沿項目的技術開發。
增程電動技術方面,理想主要是全棧自研三合一(減震器、后驅動電機和電控)、全棧自研五合一驅動系統(增速器、發電機、減速器、前驅動電機、雙電控);在純電領域,研發主要集中在5C麒麟電池、800V高壓平臺、5C超級充電站等方向。
同時,理想也在和供應鏈積極合作,共同推進新技術的研發。比如在電池領域和寧德時代合作,通過升級電池包提升電池安全性,打造了汽車行業第一個5C充電倍率的純電車型——理想MEGA。
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方面,理想汽車基于大模型打造了首個不依賴高精地圖的城市NOA方案,并用BEV大模型打通高速和城市。9月,理想L系列向用戶推送了OTA 4.6版系統,圍繞智能座艙體驗,新增25項功能和優化10項體驗。
此外,理想還計劃在今年內向用戶推送AD Max 3.0的正式版軟件,提供全場景的NOA能力。以及在明年上半年向用戶推送AD Pro 3.0的軟件,輔助駕駛的能力將大幅提升。
財報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理想超充站在全國已有109座投入使用,預計到今年年底,理想超充站將達成300座,覆蓋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川渝四大經濟帶。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