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發布算力發展計劃先進存儲再受矚目容量占比須達三成以上
《科創板日報》12月5日訊 根據“深圳工信”公眾號今日消息,《深圳市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5)》于日前印發。其中提到,到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空間布局科學合理,規模體量與極速先鋒城市建設需求相匹配,計算力、運載力、存儲力及應用賦能等方面與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綠色低碳和自主可控水平顯著提升的先進算力基礎設施布局,構建通用、智能、超算和邊緣計算協同發展的多元算力供給體系,打造“多元供給、強算賦能、泛在連接、安全融通”的中國算網城市標桿。
基本形成算力多元泛在、存力安全可靠、運力優質互聯、算存運協同建設的算力基礎設施技術體系。
存力方面,本次《計劃》提出了具體的定量目標——到2025年,存儲總量達到90EB。先進存儲容量占比達到30%以上,重點行業核心數據、重要數據災備覆蓋率達到100%。
落實到具體舉措上,《計劃》則從現金存儲技術、熱溫冷數據分類分級標準體系、關鍵行業數據容災備份三方面入手。
其中在先進存儲技術中,《計劃》提出,鼓勵存算并舉,規劃建設與計算相匹配的存儲體系。加速全閃存、藍光存儲、硬件高密等技術部署,構建基于先進存儲的存力基礎設施。推動存儲系統間數據流動能力建設,通過合理的存儲分級分層,實現存儲資源的高效管理和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10月初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中,也已強調存力發展:到2025年存儲總量需超過1800EB,其中先進存儲容量占比超過30%,重點行業核心數據、重要數據災備覆蓋率達到100%。
在具體存力技術上,其提出圍繞全閃存、藍光存儲、硬件高密、數據縮減、編碼算法、芯片卸載、多協議數據互通等技術,推動先進存儲創新發展。
▌存力已成競爭焦點之一
如今存力對算力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可以說,存力已成為算力的競爭焦點之一。
英偉達11月發布的最新AI芯片H200,其與H100算力基本相當,但性能卻大幅提升60%-90%,關鍵便在于存力的大幅提升——H100內存容量為80GB,帶寬為3.35TB/s;H200則是全球首款搭載HBM3e的GPU,內存容量高達141GB,帶寬為4.8TB/s,內存配置明顯提升。
總體而言,AI服務器用到的主要存儲器包括CPU內存、GPU顯存和硬盤NAND等,存儲器容量和價值量均較普通服務器有數倍提升。據招商證券數據顯示:
1)DRAM:總內存容量相較普通服務器有4-8倍的提升,僅CPU內存價值量預計有5倍的提升,GPU的HBM則為純增量市場;同時最先進的AI服務器已搭配DDR5或LPDDR5;
2)NAND:AI服務器的硬盤容量較傳統服務器提升2-4倍,另外傳統服務器同時使用機械硬盤和SSD,但AI服務器基本全部使用SSD,整體價值量較普通服務器預計提升10倍左右。
而六部門聯合印發的《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以及深圳市發布的《深圳市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5)》,也為算力基建中的存力發展指出了更為明晰的方向。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A股中先進存儲相關廠商包括: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