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持續看好人民幣債券配置價值提升信用債流動性“呼聲高”——專訪富達國際亞洲固定收益主管朱蕾
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托管規模和機構數量實現穩健增長。隨著市場廣度和深度的提升,境內債券市場對境外發行人及投資人的吸引力顯著增加,跨境投融資逐漸活躍。
針對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外資參與境內債市交易策略、可持續金融與綠債產品投資、跨境投融資新趨勢與人民幣國際化新機遇等話題,新華財經近日專訪了富達國際亞洲固定收益主管朱蕾。
中長期堅定看好人民幣債券外資呼吁提升境內信用債市場流動性
今年以來,隨著市場環境的優勢轉變,多數外資交投策略出現調整,海外機構紛紛表達其對于人民幣債券的配置熱情,最新的官方數據印證了其入市規模的相對穩定與交易結算量的增長。
朱蕾表示,“年中的數據表現積極,由于美聯儲緊縮政策周期接近尾聲,疊加中國貨幣政策的持續穩定,海外配置熱情呈現回暖跡象,我們也中長期看好人民幣債券的投資價值。其實,今年以來,新興市場債券的整體吸引力都在提升。”
“對于海外投資者而言,目前人民幣債券的定價是票息+潛在漲幅,近幾個月來配置需求有所增加?!敝炖僦赋?,人民幣債券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多樣的投資選擇,有助于分散其投資組合的風險。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多元化配置的需求,以及海外央行控制通脹的力度有所放緩,中長期來看,國際資金預計將呈現出凈流入的特征。
談及目前外資參與境內債券市場的品種和偏好,朱蕾介紹稱,“一般來講,由于政府與政策性銀行的高信用保障,多數海外客戶率先選擇配置國債、政金債等利率債,這樣可以確保安全性與流動性。此后,隨著介入市場的投資策略有所加深,高資質信用債也會被逐漸納入配置組合?!?/p>
“不過,也有部分外資機構希望參與的債券從發行人和行業兩方面更加分散,目前的信用債擇券多數還停留在金融機構和城投企業等,未來外資對于信用債投資的產業分散程度還有待拓寬?!敝炖傺a充道。
一直以來,信用債對外開放程度的不足多數被歸因于信披和評級的有效性。朱蕾認為,“國內信用主體評級相對集中在中等偏高水平,對風險的甄別和預警效果還有待提升,對于眾多AAA評級主體,如何篩選出更優質的個券,常常令不少外資機構面臨困惑。同時,信息披露的材料也絕大多數為中文,對外資來說也是一個難點?!?/p>
朱蕾還指出,“除此之外,信用債流動性無法滿足外資需求,成為另一項‘困難’。從境外投資人角度上來講,尤其是公募基金或者是一些體量偏大的投資人,對市場流動性要求很高。信用債的息差無法覆蓋外資要求的流動性溢價,而被迫擴大息差會使得個券性價比更低,因此,不少外資呼吁監管部門進一步提升信用債市場流動性。”
中短期日債吸引力有所增加分流美債市場配置資金
從整體新興市場債券投資策略來看,人民幣債券獲得明顯看多,同時,鑒于美國和日本貨幣政策周期的錯位,日元不斷下挫令機構開始押注日債收益率拐點的到來。
朱蕾解釋稱,“由于息差的原因,近期以日元計價的債券在兌換為美元計價標準后,能達到較高的收益率水平,尤其是受利率影響更敏感的短期日債,擁有更高的吸引力。全球投資者普遍關注日本央行在收益率控制政策(YCC)方面的‘風吹草動’,不少機構在等待收益率回調帶來的‘入場信號’?!?/p>
“另一方面,未來隨著日債性價比的回升,或分流不少美債市場配置資金,尤其是日本本土投資者,他們可能會選擇回歸國內投資?!敝炖俜Q。
對于富達國際在中國境內債市的投資策略,朱蕾表示,“受益于近年來監管部門不斷提升債市開放的便利性,我們積極參與境內債市的投資,比如久期交易、信用息差交易等,在行業研究方面我們也有比較成熟的發展?!?/p>
據富達國際的入市體驗,目前中國債券市場從屬性上來看可能更加接近發達國家債券市場,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新興債券市場,中國債市的獨立性較高,基本以本土環境作為主導因素,對海外市場的依賴度較低,這也使中國債市明顯優于其他新興國家市場的表現。
朱蕾還介紹稱,富達國際同時服務于境內和境外的主體參與中國債券市場,投向主要是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今年以來,海外投資者紛紛看好境內債券市場,在做多利率和久期等方面,信用債息差有所收窄,上半年外資在該方面整體收益水平以人民幣計價在2-3%左右。如果海外投資者對沖匯率后,以美元計價和換算,收益水平可以達到4-5%左右。
從拓展投資品種的角度來看,近年來監管部門提及將建設中國高收益債券市場,該領域的發展也將對吸引外資參與提供支持。朱蕾表示,“境內債券市場主要還是投資級為主,且集中在銀行間市場,與海外的高收益債不同,中國目前的高收益債券標準不盡相同,多數為正常發行的投資級債券存續期出現風險事件后轉變而成,亦或為弱資質主體高定價吸引市場投資者而設立?!?/p>
為了建設更加健康的信用債乃至高收益債市場,提升市場流動性刻不容緩,這其中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支持做市商隊伍的高質量發展。朱蕾舉例稱,“在實際操作中,部分個券在遭遇風險事件后,價格常常出現‘斷崖式’縮水,在流動性欠缺的情況下,市場或出現‘踩踏’,價格也無法實現平滑波動,對于投資相關債券的不少公募產品而言,無疑是一項重大風險。因此,以做市商帶動信用債市場流動性水平提升,對于吸引更多外資來說,是一項必要的舉措?!?/p>
此外,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綠色債券市場,中國綠債市場發展成效顯著。朱蕾表示,“不論是離岸還是在岸的基金,均有配置中國綠色債券的需求,尤其是在債券通和CIBM等渠道的支持下,部分以美元計價的基金十分看好境內綠債投資價值。作為積極參與中國債券市場多年的資產管理機構,我們不斷推出涉及ESG等創新領域的基金產品,并主動定期與境內外機構溝通,助力其在可持續發展上做出改變,推動全球經濟向更加可持續增長的模式轉變,促進中國金融市場的轉型實踐。”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