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將重構什么?多位大咖探討未來商業增量
11月28-29日,在第十一屆36氪WISE2023 商業之王大會上,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元羅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馬堃、創新工場董事長、零一萬物CEO李開復,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組總經理何俊杰,知名經濟學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星紀魅族集團聯合創始人、總裁蘇靜,自如COO梁占華,高德地圖副總裁董振寧,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元羅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馬堃等來自商業和經濟領域的30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投資人參加大會并發表演講,結合自身領域探討當下發展和未來趨勢。

AI作為近年來最熱門的話題,也是圓桌論壇的重點關注議題。在由馮大剛作為對話發起人,李開復與張亞勤作為對話嘉賓的首場圓桌論壇環節中,三位大咖以“AI的時代重構”為主題,圍繞AI的科技創新及未來落地場景展開深入探討。在關于AI可能會對人類帶來的影響的討論中,李開復表示,過去的每一個技術給社會帶來的好處遠遠大于它的壞處,它帶來的問題有可能被技術解決,我們應該把握這樣的心態讓AI良性發展。對于最看好的AI落地場景,張亞勤表示,未來5年,在大模型的推動下,自動駕駛和機器人領域可能會有一系列的公司出現。“因為大模型解決了一個特別關鍵的問題,我們過去和機器人對話的時候,覺得常識的問題很難解決,大模型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此外,他認為AI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將會有大的提升,“目前AI運用最多的是生產力和To C領域,未來To B會有很大的前景。”
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組總經理何俊杰圍繞“AI流經之地,大模型的創新與增長”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強大的基礎大模型是這場技術變革的1,基于基礎大模型所開發的海量AI原生應用是它的N,1是前提,但N的大小才是它能被量化的實際價值。知名經濟學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基于AI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從“變”與“不變”兩個角度分析了新技術對社會的影響。他表示,AI等新技術帶來了社會結構、全球化,以及看待問題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變,但技術的發展不會改變創造性與破壞性同時存在的客觀事實,也不會改變自由市場的基本規律。“技術的迭代不會停止,它帶來的創造性我們要用好。”
多位嘉賓圍繞大模型話題進行了深度分享,智源青年科學家、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副教授、面壁智能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劉知遠以“大模型驅動的自主智能體與群體智能:迎接智能的第二次涌現”為題,分享了大模型時代下人工智能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他表示,人工智能的第二次涌現,將實現比人類社會更加強大的智能能力,幫助我們探索一個不一樣的未來。此外,產業融合也是嘉賓們重點關注的方向,星紀魅族集團聯合創始人、總裁蘇靜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方面,解讀了消費電子和汽車產業深度融的合發展趨勢,分享了企業發展的新探索、新理念、新經驗。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編輯/樊宏偉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